一种转炉渣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649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转炉渣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炉渣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研磨箱前部中端设置有出料箱门以及智能控制器,研磨箱上端设置有进料斗,研磨箱后端上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左端设置有转动轴、涡轮、蜗杆以及磁吸块,研磨箱内部设置有固定架、下料盘、电机固定架以及电机,电机左端设置有电机转动轴、第一齿轮以及传动带,传动带上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内部设置有研磨轴,研磨轴中部设置有研磨滚筒固定架,研磨滚筒固定架外部设置有研磨滚筒,研磨滚筒左上部设置有拆卸板,拆卸板下部设置有锁板,拆卸板上部设置有固定锁;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可利用高速离心力对转炉渣进行研磨,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渣研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转炉渣
,尤其涉及一种转炉渣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炉渣是转炉炼钢生产的副产品,它浓聚了炉料被氧化后所形成的氧物及硫化物,主要包括被侵蚀的炉衬及炉衬材料;金属炉料带入的杂质,如泥沙等:为调整钢渣性质所加入的造渣材料及助熔剂,如石灰石、铁矿石、萤石等

。在炼钢工艺中,每吨钢产生的转炉渣为80~120kg,转炉钢渣作为冶金工业的主要废弃物,每年排放量非常大。
[0003]一般来说,钢渣可利用的资源包括液渣显热、单质铁和尾渣矿物。现有的熔融渣处理工艺中钢渣冷却过程主要以水冷为主,产生的蒸汽量大、压力低、品质低,难以将产生的蒸汽加以利用,因此现有的各种钢渣处理工艺都没能实现液渣显热的回收利用,主要是考虑单质铁和尾渣矿物的综合利用。
[0004]目前的转炉渣排放量过大,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现今最普遍的处理方法是将转炉渣研磨成颗粒状或粉末状,以进行高效处理与利用,现今常用的研磨装置,难以将转炉渣进行高效研磨,阻碍了绿色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转炉渣研磨装置,旨在解决转炉渣难以研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炉渣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箱前部中端设置有出料箱门以及智能控制器,所述研磨箱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固定架,所述进料斗固定架上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研磨箱后端上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左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左端设置有涡轮,所述涡轮下端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下端设置有磁吸块,所述研磨箱内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上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左端设置有电机转动轴,所述电机转动轴左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部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部设置有研磨轴,所述固定架中上部设置有下料盘,所述下料盘低处设置有倾斜板,所述研磨轴中部设置有研磨滚筒固定架,所述研磨滚筒固定架外部设置有研磨滚筒,所述研磨滚筒左上部设置有拆卸板,所述拆卸板下部设置有锁板,所述拆卸板上部设置有固定锁,所述固定架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架以及第二固定架,所述固定锁与所述智能控制器无线协议控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电机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与外部电源以及控制器电连接,并受外部电源以及控制器控制。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锁内部设置有电池以及无线控制协议模块。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箱门与所述研磨箱左端通过荷叶可动连接,且另一端设置有锁紧装置。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固定架内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孔,且所述研磨箱与所述进料斗固定架通过螺丝紧固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研磨轴两端设置有第一稳定轴承以及第二稳定轴承。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研磨滚筒固定架与所述研磨滚筒焊接,且内部与所述研磨轴销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研磨滚筒整体覆盖有细小孔洞。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盘是采用倾斜板设计,与水平面持有一定角度。
[0014]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设置了电机、电机转动轴、第一齿轮、传动带、第二齿轮、研磨轴、研磨滚筒固定架以及研磨滚筒,所以可以很好的对转炉渣进行高速离心研磨,提高了实用性;其次,由于本技术设置了智能控制器、第二电机、转动轴、涡轮、蜗杆、磁吸块、拆卸板、锁板以及固定锁,下料时可通过智能控制器控制固定锁开关,从而实现自动化下料,节省了人力;最后,由于本技术设置了下料盘以及出料箱门,所以可以在研磨中期进行封闭保护,且可以在研磨后进行出料处理,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剖面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剖面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参照图1

图5,本技术为一种转炉渣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1,其特征在于:研磨箱1前部中端设置有出料箱门2以及智能控制器3,研磨箱1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固定架6,进料斗固定架6上端设置有进料斗7,研磨箱1后端上部设置有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左端设置有转动轴5,转动轴5左端设置有涡轮9,涡轮9下端设置有蜗杆10,蜗杆10下端设置有磁吸块19,研磨箱1内部设置有固定架11,固定架11下端设置有电机固定架12,电机固定架12上部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左端设置有电机转动轴14,电机转动轴14左端设置有第一齿轮30,第一齿轮30外部设置有传动带15,传动带15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16内部设置有研磨轴18,固定架11中上部设置有下料盘17,下料盘17低处设置有倾斜板25,研磨轴18中部设置有研磨滚筒固定架20,研磨滚筒固定架20外部设置有研磨滚筒21,研磨滚筒21左上部设置有拆卸板22,拆卸板22下部设置有锁板24,拆卸板22上部设置有固定锁23,固定架11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架26以及第二固定架29,固定锁23与智能控制器3无线协议控制连接,第二电机4以及电机13与智能控制器3电连接,智能控制器3与外部电源以及控制器电连接,并受外部电源以及控制器控制。
[0022]固定锁23内部设置有电池以及无线控制协议模块,可以远程无线控制固定锁23开合,从而防止因高速转动导致固定锁23卷线,从而产生故障。
[0023]出料箱门2与研磨箱1左端通过荷叶8可动连接,且另一端设置有锁紧装置,方便了
出料箱门2的开合与固定。
[0024]进料斗固定架6内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孔,且研磨箱1与进料斗固定架6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方便了进料斗7的固定与拆卸。
[0025]研磨轴18两端设置有第一稳定轴承27以及第二稳定轴承28,使得研磨轴18转动更加稳定。
[0026]研磨滚筒固定架20与研磨滚筒21焊接,且内部与研磨轴18销连接,连接紧固,提高了研磨效率。
[0027]研磨滚筒21整体覆盖有细小孔洞,可将研磨后的转炉渣颗粒滤出,提高了实用性。
[0028]下料盘17是采用倾斜板设计,与水平面持有一定角度,更好的方便了转炉渣颗粒的出料。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本技术时,将转炉渣通过进料斗7进行下料,通过智能控制器3无线控制固定锁23开闭,第二电机4启动,通过转动轴5、涡轮9以及蜗杆10调整磁吸块19位置,将拆卸板22拆下,以方便下料,下料后再将拆卸板22安装,电机13启动,电机转动轴14转动,通过第一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渣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箱(1)前部中端设置有出料箱门(2)以及智能控制器(3),所述研磨箱(1)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固定架(6),所述进料斗固定架(6)上端设置有进料斗(7),所述研磨箱(1)后端上部设置有第二电机(4),所述第二电机(4)左端设置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左端设置有涡轮(9),所述涡轮(9)下端设置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下端设置有磁吸块(19),所述研磨箱(1)内部设置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下端设置有电机固定架(12),所述电机固定架(12)上部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左端设置有电机转动轴(14),所述电机转动轴(14)左端设置有第一齿轮(30),所述第一齿轮(30)外部设置有传动带(15),所述传动带(15)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齿轮(16)内部设置有研磨轴(18),所述固定架(11)中上部设置有下料盘(17),所述下料盘(17)低处设置有倾斜板(25),所述研磨轴(18)中部设置有研磨滚筒固定架(20),所述研磨滚筒固定架(20)外部设置有研磨滚筒(21),所述研磨滚筒(21)左上部设置有拆卸板(22),所述拆卸板(22)下部设置有锁板(24),所述拆卸板(22)上部设置有固定锁(23),所述固定架(11)两端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良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鑫全鸿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