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04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车。所述无人车包括主体车身,主体车身包括上装组件和设置于上装组件下方的底盘组件;上装组件包括功能区和与功能区相连的可拆卸的交互模块;功能区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快递柜模块、可拆卸的售卖机模块或可拆卸的配送柜模块;交互模块分别与快递柜模块、售卖机模块和配送柜模块电连接;底盘组件包括底盘车架和与底盘车架相连的至少一个防护模块。该无人车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使用需求配置相应的模块,以实现快递投放、商品售卖或大件货物配送,使用灵活便捷,可采用一个主体车身实现多个不同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底盘组件包括底盘车架和防护模块,防护模块可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模块可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模块可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车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驾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处。

技术介绍

[0002]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等,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落地,不仅将带来汽车行业及相关产业链体系的重塑,也会给人们创造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出行方式,减少驾驶压力,提高安全性,避免拥堵并降低污染。
[0003]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利用多种车载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GPS、摄像头等)感知车辆周围环境,通过控制系统对车辆实时路况进行动态路径规划,实现车辆自动、安全、可靠的行驶。因自动驾驶车辆上需要安装多种传感器且单个传感器的费用相对较高,导致无人车成本较高,且后期保养维修费用较高,这也成为限制自动驾驶无人车商业化量产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可以降低自动驾驶无人车辆研发和保养维修成本,提高无人车安全性成为所需解决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性差和费用高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车,包括主体车身,所述主体车身包括上装组件和设置于所述上装组件下方的底盘组件;
[0008]所述上装组件包括功能区和与所述功能区相连的可拆卸的交互模块;
[0009]所述功能区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快递柜模块、可拆卸的售卖机模块或可拆卸的配送柜模块;所述交互模块分别与所述快递柜模块、所述售卖机模块和所述配送柜模块电连接;
[0010]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底盘车架和与所述底盘车架相连的至少一个防护模块。
[0011]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快递柜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快递柜体和快递柜体控制器,所述快递柜体控制器与所述交互模块电连接;
[0012]所述售卖机模块包括售卖机体、售卖机体控制器、压缩机和取货箱,所述售卖机体和所述压缩机均与所述取货箱相连,所述售卖机体、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取货箱还均与所述售卖机体控制器相连,所述售卖机体控制器与所述交互模块电连接;
[0013]所述配送柜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配送柜体和配送柜体控制器,所述配送柜体控制器与所述交互模块电连接。
[001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模块包括橡胶垫圈、压感模块、压缩骨架、压缩弹簧、支撑管、压感控制器和急停按钮,所述压缩骨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
端,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橡胶垫圈和所述压感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压感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所述压感控制器和所述压感模块电连接;
[0015]所述支撑管与所述底盘车架相连;
[0016]所述急停按钮设置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压缩弹簧的外侧。
[0017]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垂直连接。
[0018]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盘车架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中央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压感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急停模块电连接。
[001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装组件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交互模块电连接;
[0020]所述交互模块包括触摸屏、语音控制板和语音喇叭,所述语音控制板和所述语音喇叭均与所述触摸屏相连;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显示模块相连。
[0021]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央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语音控制板和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
[0022]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盘车架内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导轨,所述电池导轨与所述底盘车架相连,所述电池组设置于所述电池导轨上,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
[0023]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装组件四周和所述底盘车架四周还均设置有自动驾驶传感器,所述自动驾驶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002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装组件上方还设置有可拆卸的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包括摄像头和预警灯,所述摄像头和所述预警灯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车的主体车身上包括上装组件和底盘组件,上装组件包括功能区和交互模块,功能区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快递柜模块、可拆卸的售卖机模块或可拆卸的配送柜模块,实际使用该无人车时,可根据使用需求配置相应的模块,以实现快递投放、商品售卖或大件货物配送,其中交互模块可用于在快递投放、商品售卖或大件货物配送时与用户进行交互,因而该无人车使用灵活便捷,可采用一个主体车身实现多个不同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底盘组件包括底盘车架和防护模块,防护模块可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车中主体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车在组装快递柜模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车在组装售卖机模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车在组装配送柜模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车中防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标:A

主体车身;A1

上装组件;A2

底盘组件;B

功能区;B1

快递柜模块;B2

售卖机模块;B3

配送柜模块;1

预警模块;2

交互模块;3

显示模块;4

底盘车架;5

悬架模块;6

控制模块;7

电池模块;8

车轮模块;9

防护模块;91

橡胶垫圈;92

压感模块;93

压缩骨架;94

压缩弹簧;95

支撑管;9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车身,所述主体车身包括上装组件和设置于所述上装组件下方的底盘组件;所述上装组件包括功能区和与所述功能区相连的可拆卸的交互模块;所述功能区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快递柜模块、可拆卸的售卖机模块或可拆卸的配送柜模块;所述交互模块分别与所述快递柜模块、所述售卖机模块和所述配送柜模块电连接;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底盘车架和与所述底盘车架相连的至少一个防护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柜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快递柜体和快递柜体控制器,所述快递柜体控制器与所述交互模块电连接;所述售卖机模块包括售卖机体、售卖机体控制器、压缩机和取货箱,所述售卖机体和所述压缩机均与所述取货箱相连,所述售卖机体、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取货箱还均与所述售卖机体控制器相连,所述售卖机体控制器与所述交互模块电连接;所述配送柜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配送柜体和配送柜体控制器,所述配送柜体控制器与所述交互模块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模块包括橡胶垫圈、压感模块、压缩骨架、压缩弹簧、支撑管、压感控制器和急停按钮,所述压缩骨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橡胶垫圈和所述压感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压感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所述压感控制器和所述压感模块电连接;所述支撑管与所述底盘车架相连;所述急停按钮设置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压缩弹簧的外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余王秀旭李川鹏王耀福贺宁宁张苏林靳志刚田小森谢蓉潘霞宗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