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916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钮开关,其具备可动接点(14)和驱动体(15),所述可动接点(14)具有:具有圆形中央孔(14A)的环状部(14B);从该环状部(14B)的外周端通过拐折部(14D)向斜下方倾斜而延伸设置的4个脚部(14C),且圆形中央孔(14A)侧为向上方鼓出的形状,所述驱动体(15)中,平板部(15A)的下端与可动接点(14)的比拐折部(14D)靠内侧的位置抵接,且直径比该抵接位置小的操作部(15B)设置在平板部(15A)上面,由此,即使在偏离中心的位置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也能够获得轻快、良好的咔嗒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位所采用的具有轻快的咔嗒感的 按钮开关
技术介绍
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位所采用的开关,多采用按钮开关,该按钮开 关使用了由能够确保在操作时有轻快的咔嗒感和低接触电阻值的弹性金 属薄板构成的穹顶状的可动接点。例如,利用图8 图10对特开2000-294079号所公开的、这种现有按 钮开关进行说明。图8是现有按钮开关的剖面图。在图8中,开关盒1为用绝缘树脂在 上面开口的凹部内底面进行嵌入成形,使中央固定接点2和夹着该中央固 定接点2的两侧两个外侧固定接点3露出。分别与中央固定接点2及外侧 固定接点3连接的端子4各自向外方导出。由中央部向上方鼓出的弹性金属薄板构成的圆形穹顶状的可动接点 5,其外周下端装载于外侧固定接点3上,穹顶状顶点部下面与中央固定 接点2空出间隔对峙。驱动体6具有向平板部6A的上面中央突出的圆柱 形的操作部6B和向下面中央突出的小圆柱形的按压部6C,下面的按压部 6C与可动接点5的穹顶状顶点部上面抵接。而且,现有按钮开关的结构为,使驱动体6的操作部6B从中孔7A 突出,并自平板部6A上面将上述按钮开关1的凹部上面覆盖而安装金属 板制的罩体7。下面,对以上构成的现有按钮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 使用将横轴设为按压距离即操作行程,将纵轴设为按压力的图9进行说明。首先,自未施加按压力的通常状态(O点),从上方向驱动体6的操 作部6B施加按压力,在下面按压部6C按压可动接点5的穹顶状顶点部。该按压力超过可动接点5的弹性变形力(P点)时,伴随着咔嗒感,穹顶状部分弹性反转成为向下方突出的形状,穹顶状顶点部的下面与对峙的中 央固定接点2接触。由此,外侧固定接点3和中央固定接点2之间经由可 动接点5导通,开关接通。其后,解除按压力,当按压力变得比可动接点5的自身复原力(Q点) 小时,己成为向下方突出的形状的可动接点5的穹顶状部分伴随咔嗒感弹 性复原成初始的向上方鼓出的穹顶状,并从中央固定接点2脱离,开关断 开。而且,当弹性变形力(P)和自身复原力(Q)的关系{ (P — Q) /P} 的百分率(咔嗒率)为35% 65%时,作为轻快的良好的咔嗒感是理想的 状态。就上述现有开关按钮而言,在按压可动接点5的穹顶状顶点部时能够 获得良好的咔嗒感。但是,在按压与设置有驱动体6下面的按压部6C的 区域对应的操作部6B的上面区域时虽然可以获得良好的咔嗒感,但是, 存在随着按压位置远离按压部6C的区域,咔嗒感变差之类的问题。利用图IO对该情况进行说明。图IO是将横轴设为按压位置自开关中 心(开关盒l的中心)的偏心量,将纵轴设为咔嗒率的关系图。偏心量的 0点为在开关的中心位置的按压,而且负侧表示向图8的左方向的按压位 置的移动量。另外,进行了图IO的测定的现有按钮开关中,驱动体6的按压部6C 的直径尺寸为L2mm,操作部6B的直径尺寸为3mm。而且,如果向操作 部6B的按压位置自开关的中心错开的偏心量为-0.6mm 0.4mm的范围, 则咔嗒率维持在35%~65%,但是,在达到超出了上述范围的偏心量的按 压位置,咔嗒率低,从而咔嗒感变得迟缓。另外,就上述结果而言,可推 断之所以偏心量的数值在正侧和负侧是不同的值,主要是因为开关盒1 与驱动体6组合在一起的状态时向水平方向的不吻合。而且,作为该咔嗒感变得迟缓的状态,可推测如下的原因。按压操作 部6B的位置比按压可动接点5的按压部6C位置更靠外侧时,与按压位置 相反侧的平板部6A的上面端部成为支点,驱动体6倾斜,可动接点5的 按压位置从穹顶状顶点部偏离。与此同时,可动接点5的穹顶状部分向下方的挠曲量(移动量)比驱动体6的压下量(操作行程)少,可动接点5 的按压位置下面与开关盒l的内底面抵接。由此,推断难以得到良好的咔 嗒感。对于该问题,有变更驱动体6的操作部6B和按压部6C的尺寸关系 的方法,为此而需要使圆形穹顶状的可动接点5大径化,因而需要使穹顶 状顶点部的尺寸增大,存在无法适应小型化这一问题。另外,操作部6B 的直径比按压部6C的直径小时,存在可按压操作部6B的区域变得过于狭 小而无法吸收所装载的电子设备中的不吻合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这种现有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 区域宽的小型的按钮开关,即使在偏离按钮开关中心的位置进行向操作部 的按压操作,也可获得轻快的良好的咔嗒感。本专利技术的按钮开关包括绝缘树脂制的箱形开关盒,其在上面开口且 在内侧壁设置有多个槽部的凹部的内底面,具有相对于所述凹部的中心配 置于点对称位置的多个固定接点,且将与各所述固定接点电连接的端子向 外方导出;可动接点,其由向上方鼓出的形状的弹性金属薄板构成,收容于所述开关盒的凹部内,且具备环状部和多个脚部,所述环状部具有中央 孔且与所述固定接点的上方对置配置,所述多个脚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外周端经由拐折部向下方倾斜而延伸设置且与所述多个槽部对应形成;驱动 体,其具有向平板部的上方突出的操作部,所述平板部的下端抵接在所述 可动接点的所述拐折部上或比所述拐折部直径小的位置上,并且,所述抵 接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与所述操作部的外径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所述 操作部的外径靠外侧的位置;罩体,其使所述驱动体的操作部从所述可动接点的中孔向上方突出且覆盖所述开关盒的凹部上面而固定。由此,在操作了开关时,用驱动体的下端按压可动接点的拐折部或比 该拐折部靠内侧的位置,使作为被操作部位的操作部的外径与可动接点的 按压位置相同或成为开关的中心侧。因此,不管向操作部的按压位置怎样, 按压可动接点的位置都不变化,从而稳定。因此,由于按压而弹性反转时 的咔嗒感的变化少,所以可以实现稳定获得轻快良好的咔嗒感的按压区域宽的小型的按钮开关。另外,本专利技术中,与所述可动接点抵接的所述驱动体的所述平板部的 下端为突出形成为环状的按压部。由此,由于环状突出的按压部与可动接点的环状部抵接,因此,可以 在宽范围内不变地按压环状部。因此,按压时能够使可动接点稳定地发生 弹性变形,由此,可以进一步稳定地得到轻快良好的咔嗒感。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经由所述可动接点的中央孔而对置的所述开关盒的 凹部内底面和所述驱动体的下面的间隔具有在所述可动接点的环状部由 于对所述驱动体进行的按压操作而与所述开关盒的固定接点接触后,阻止 按压的功能。由此,即使对驱动体施加过度的负荷,也可以在开关盒的凹部内底面 和驱动体之间阻止按压,从而可以防止可动接点的变形等,能提高按压强 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钮开关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3-3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2中的4-4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2中的5-5线的剖面图;图6是说明图5中的动作的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钮开关的按压位置和咔嗒率的关系图; 图8是现有按钮开关的剖面图;图9是说明现有按钮开关动作时的咔嗒感的图;图io是现有按钮开关的按压位置和咔嗒率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图l-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 施例的按钮开关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3-3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2中的B-B线的剖面图,图5是图2中的5-5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钮开关,其包括:    绝缘树脂制的箱形开关盒,其在上面开口且在内侧壁设置有多个槽部的凹部的内底面,具有相对于所述凹部的中心配置于点对称位置的多个固定接点,且将与各所述固定接点电连接的端子向外方导出;    可动接点,其由向上方鼓出的形状的弹性金属薄板构成,收容于所述开关盒的凹部内,且具备环状部和多个脚部,所述环状部具有中央孔且与所述固定接点的上方对置配置,所述多个脚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外周端经由拐折部向下方倾斜而延伸设置且与所述多个槽部对应形成;    驱动体,其具有向平板部的上方突出的操作部,所述平板部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可动接点的所述拐折部上或比所述拐折部直径小的位置上,并且,所述抵接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与所述操作部的外径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所述操作部的外径靠外侧的位置;    罩体,其使所述驱动体的操作部从所述可动接点的中孔向上方突出且覆盖所述开关盒的凹部上面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4-17 2007-1079391、一种按钮开关,其包括绝缘树脂制的箱形开关盒,其在上面开口且在内侧壁设置有多个槽部的凹部的内底面,具有相对于所述凹部的中心配置于点对称位置的多个固定接点,且将与各所述固定接点电连接的端子向外方导出;可动接点,其由向上方鼓出的形状的弹性金属薄板构成,收容于所述开关盒的凹部内,且具备环状部和多个脚部,所述环状部具有中央孔且与所述固定接点的上方对置配置,所述多个脚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外周端经由拐折部向下方倾斜而延伸设置且与所述多个槽部对应形成;驱动体,其具有向平板部的上方突出的操作部,所述平板部的下端抵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屋内康典八木义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