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11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一体式龙门、夹手横梁、加工组件及运料平台;其中一体式龙门为一体成型的矩形框架结构,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龙门横梁及下龙门横梁,下龙门横梁与机架固定连接,其设置有一体式的龙门并配置与其适配的其他加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稳定性强、上下主轴同心精度好、便于清洁。便于清洁。便于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市场逐渐普及六面钻铣加工中心进行板件的六个面的钻孔、上下两个面的拉槽、铣型工序的加工,大大的简化了加工工艺,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人们对六面钻铣加工中心逐渐认可,同时也对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方便维护,吸尘、除尘性能要好,所以市场亟待需求一款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六面钻,可以更好方便人们的使用。
[0003]如在先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208961458U、公开号:CN110103292A等所示、六面钻铣加工中心设置有上机头装置和下机头装置并且两者协同进行作业,其中上机头装置和下机头装置分别滑动设置在上龙门横梁或下龙门横梁上,但是由于上龙门横梁与下龙门横梁均是分别设置在机架上,因此在使用时会面临着其抗扭曲、弯曲性能差的问题,并且上下机头的主轴同心精度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校准、维护。且灰尘会集聚在龙门和机架不易清扫的空隙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强、上下主轴同心精度好、便于清洁的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一体式龙门、夹手横梁、加工组件及运料平台;
[0006]所述一体式龙门为一体成型的矩形框架结构,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龙门横梁及下龙门横梁,其中所述下龙门横梁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0007]所述夹手横梁呈垂直贯穿所述一体式龙门设置,且所述夹手横梁上设有若干可沿所述夹手横梁纵向移动的夹手装置,所述夹手装置用于水平夹持板材;
[0008]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能够沿上龙门横梁横向移动的上机头装置及能够沿下龙门横梁横向移动的下机头装置,其中所述上机头装置及下机头装置上均设有加工刀具;
[0009]所述运料平台包括沿所述夹手横梁纵向依次设置前进料平台、定位平台及后下料平台,其中,所述前进料平台及后下料平台用于承载板材,所述定位平台用于定位、限位板材、且所述定位平台及后下料平台之间留有可供所述下机头装置通过预留空间。
[0010]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接灰小车,所述接灰小车设置在所述一体式龙门的下方。
[0011]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阻挡气缸及避空槽,所述避空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阻挡气缸的活塞杆能够自下至上贯穿所述避空槽。
[0012]优选地,所述侧靠装置包括侧靠座、侧推气缸、侧靠轮组及U轴驱动装置,其中所述
侧靠座呈水平设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上,且其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平台侧沿及上龙门横梁,所述侧靠轮组设置在所述侧靠座靠近所述夹手横梁的侧沿,所述侧推气缸用于横向推动所述侧靠座,所述U轴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侧推气缸横向移动。
[0013]优选地,所述侧靠座的前后两侧均通过滑块导轨分别与所述定位平台及上龙门横梁滑动连接,且所述侧靠座位于所述定位平台的一侧向下弯折并包覆滑块、位于所述上龙门横梁的一侧向上弯折并包覆滑块。
[0014]优选地,所述前进料平台、定位平台及后下料平台均为气浮平台。
[0015]优选地,所述上机头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其沿上龙门横梁横向移动的上Y向驱动装置、用于安装加工刀具的上主轴组件、上钻包以及驱动所述上主轴组件上下升降的上Z向驱动装置。
[0016]优选地,所述下机头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其沿下龙门横梁横向移动的下Y向驱动装置、用于安装加工刀具的下主轴组件、下钻包以及驱动所述下主轴组件上下升降的下Z向驱动装置。
[0017]优选地,所述一体式龙门用于连接上龙门横梁及下龙门横梁的立柱上固定设有龙门支撑,所述龙门支撑用于与机架连接并为所述一体式龙门提供辅助支撑。
[0018]本工艺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0019]1.本专利技术利用一体式的龙门提高安装在上的上机头装置和下机头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并且可以使上主轴和下主轴相同心,可以减少校准所浪费的时间,提高加工精度;
[0020]2.上下龙门一体式设计更为简洁紧凑,能够使加工所产生的扬尘更易清理,从而使吸尘清理环节更方便加工中灰尘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整体立体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一体式龙门立体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机架立体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夹手装置第一立体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夹手装置第二立体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上机头装置第一立体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结构上机头装置第二立体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下机头装置第一立体图。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下机头装置第二立体图。
[0030]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定位装置立体图。
[0031]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的侧靠装置立体图。
[0032]如图所示:1、机架,2、一体式龙门,21、上龙门横梁,22、下龙门横梁,23、龙门支撑,3、夹手横梁,31、夹手装置,311、夹手盒,312、上夹手,313、下夹手,314、夹手传动机构,315、夹手双轴气缸,316、上下夹手辅助引导机构,317、夹手主滑块一,318、夹手主滑块二,319、定位柱,32、夹手横梁支撑,4、加工组件,41、上机头装置,411、上钻包,412、上主轴组件,413、主轴压板组件,414、上Z向驱动装置,415、上Y向驱动装置,416、集中润滑块,42、下机头装置,421、下钻包,422、下主轴组件,423、下Y向驱动装置,424、下Z向驱动装置,5、运料平
台,51、前进料平台,52、定位平台,53、后下料平台,6、定位装置,61、阻挡气缸,62、避空槽,7、侧靠装置,71、U轴驱动装置,72、侧靠座,73、侧靠轮组,74、大板辅助压轮,75、侧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4]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接下来以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进行详细介绍。
[0035]实施例1:
[0036]参照图1,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一体式龙门2、夹手横梁3、加工组件4及运料平台5;
[0037]机架1为一体框架结构设计,整体性好抗震抗扭曲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一体式龙门(2)、夹手横梁(3)、加工组件(4)及运料平台(5);所述一体式龙门(2)为一体成型的矩形框架结构,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龙门横梁(21)及下龙门横梁(22),其中所述下龙门横梁(22)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夹手横梁(3)呈垂直贯穿所述一体式龙门(2)设置,且所述夹手横梁(3)上设有若干可沿所述夹手横梁(3)纵向移动的夹手装置(31),所述夹手装置(31)用于水平夹持板材;所述加工组件(4)包括能够沿上龙门横梁(21)横向移动的上机头装置(41)及能够沿下龙门横梁(22)横向移动的下机头装置(42),其中所述上机头装置(41)及下机头装置(42)上均设有加工刀具;所述运料平台(5)包括沿所述夹手横梁(3)纵向依次设置前进料平台(51)、定位平台(52)及后下料平台(53),其中,所述前进料平台(51)及后下料平台(53)用于承载板材,所述定位平台(52)用于定位、限位板材、且所述定位平台(52)及后下料平台(53)之间留有可供所述下机头装置(42)通过预留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接灰小车,所述接灰小车设置在所述一体式龙门(2)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台(52)上安装有定位装置(6)及侧靠装置(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阻挡气缸(61)及避空槽(62),所述避空槽(62)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52)上,所述阻挡气缸(61)的活塞杆能够自下至上贯穿所述避空槽(6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上下龙门一体式六面钻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靠装置(7)包括侧靠座(72)、侧推气缸(75)、侧靠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迅数控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