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离子导电性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纤维质形成用薄片,使用该薄片的高分子凝胶电解质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是关于离子导电性优良的、作为锂1次电池、锂2次电池、电气二叠层电容器等各种电气器件用电解质能使用的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纤维质形成薄片,使用该薄片的高分子凝胶电解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像LiCoO2、LiMn2O4、LiNiO2的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构成正极,以Li合金或具备贮存、放出锂的能力的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构成负极,以非水溶剂和电解盐的混合物作为电池用电解质的锂电池是高性能的,由于再充电特性也优良,因此作为个人用电子计算机、便携电话、小型组合式立体声音响、小唱机等电子器具用电源,得到大的发展,进而正在探讨容易在环境中作为电气汽车用电源而使用的问题。以往开发的非水电解质电池,作为电解液使用碳酸亚乙酯和碳酸亚丙酯等有机溶剂,因此在该电池暴露于高温氛围下时,以及在该电池中发生内部短路和外部短路等不良情况而使电池温度上升时,电解液挥发,有电池或爆炸或引起火灾的缺点。在像以上的背景下,高分子凝胶电解质比液体电解质是容易加工处理的,不引起来自电解质的溶 ...
【技术保护点】
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形成用纤维质薄片,其特征在于,使在非水电解液中可溶性或可塑性的有机聚合物制的纤维状物或者浆料状物形成厚度为10μm以上的纤维质薄片。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5-6 115770/97;JP 1997-9-29 264271/971.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形成用纤维质薄片,其特征在于,使在非水电解液中可溶性或可塑性的有机聚合物制的纤维状物或者浆料状物形成厚度为10μm以上的纤维质薄片。2.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形成用纤维质薄片,其特征在于,使在非水电解液中既非溶解又非可塑性的有机或无机的纤维状物或者浆料状物构成的支持相A、非水电解液可溶性或可塑性的有机聚合物制的纤维状物或者浆料状物构成的基质相B一体化,形成厚度10μm以上的纤维质薄片。3.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形成用纤维质薄片,其特征在于,构成支持相A的浆料状物或纤维状物构成多孔质结构的薄片状物或者长纤维织布。4.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形成用纤维质薄片,是在支持相A的至少一面上设置基质相B,进行相互交织结构的纤维质薄片。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形成用纤维质薄片,其特征在于,非水电解液可溶性或可塑性的聚合物由丙烯腈的聚合比例为50mol%以上的聚丙烯腈或丙烯腈共聚物构成。6.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形成用纤维质薄片,其特征在于,非水电解液可溶性或可塑性的聚合物是丙烯腈的共聚量是80mol%以上的丙烯腈系聚合物。7.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6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辉之,林省治,宝迫芳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