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59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包括外轮,所述外轮内部设有内轮,所述外轮内壁固定有多根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通过弹性机构与内轮连接,所述内轮上设有与活动杆配合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块,所述内轮上设有多个挤压腔与多个滑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当外轮受到的压力越大,活动杆进入活动腔的长度越长,所以压力越大挤压凸块的幅度越大,第一活塞挤压第二活塞的幅度也越大,最终滑块挤压第二弹簧的挤压力也越大,同理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也越大,最终缓冲力度也越大,利用设置的多级缓冲,不需要借助减震垫以及外部减震弹簧来实现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延长了轮毂的使用年限。延长了轮毂的使用年限。延长了轮毂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轮毂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

技术介绍

[0002]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
[0003]目前,现有的轮毂都是通过外部套设减震垫或者与汽车连接处设置减震弹簧来实现辅助减震的效果,在经过颠簸路段时,减震垫与减震弹簧的减震效果有限,减震能力差,汽车内的驾驶人员不仅驾乘体验差,且长期经过颠簸路段之后会对轮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降低轮毂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包括外轮,所述外轮内部设有内轮,所述外轮内壁固定有多根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通过弹性机构与内轮连接,所述内轮上设有与活动杆配合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块,所述内轮上设有多个挤压腔与多个滑腔,多个所述挤压腔内均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接杆,所述滑腔内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两根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缓冲机构与滑腔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套设与活动杆外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外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末端与内轮外壁弹性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设于滑杆外部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与滑块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滑腔内壁弹性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外轮呈圆形,所述内轮呈等边六角形。
[0010]优选地,所述活动杆与第一弹簧均呈锥形设置,所述活动杆与第一弹簧上半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直径。
[0011]优选地,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均贯穿挤压腔内壁并与凸块侧壁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末端均贯穿挤压腔内壁并与滑块侧壁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弹性机构,使内轮与外轮之间具有一个初步的缓冲力,外轮受到挤压的时候首先会通过第一弹簧来缓冲,能够适应小规模的颠簸,适应力强。
[0014]2、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接着缓冲第一弹簧不能承受的力,且外轮受到的压力越大,活动杆进入活动腔的长度越长,由于活动杆为锥形,所以压力越大挤压凸块的幅度越大,第一活塞挤压第二活塞的幅度也越大,最终滑块挤压第二弹簧的挤压力也越大,由于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同理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也越大,最终缓冲力度也越大,利用设置的多级缓冲,不需要借助减震垫以及外部减震弹簧来实现减震,并且减震效果更好,延长了轮毂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轮、2内轮、3活动腔、4活动杆、5第一弹簧、6凸块、7第二连接杆、8滑腔、9滑块、10滑杆、11第二弹簧、12挤压腔、13第一连接杆、14第一活塞、15第二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参照图1

3,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包括外轮1,外轮1内部设有内轮2,外轮1内壁固定有多根活动杆4,活动杆4通过弹性机构与内轮2连接,弹性机构包括套设与活动杆4外部的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上端与外轮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末端与内轮2外壁弹性连接,当轮毂受到颠簸较小的时候,外轮1受到压力较小,外轮1首先会带动活动杆4移动,使活动杆4末端伸入活动腔3内,套设在活动杆4外壁的第一弹簧5会受到挤压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反的,第一弹簧5的弹力会将较小的挤压力缓冲掉,辅助轮毂减震。
[0022]内轮2上设有与活动杆4配合的活动腔3,活动腔3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块6,内轮2上设有多个挤压腔12与多个滑腔8,多个挤压腔12内均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4与第二活塞15,第一活塞14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接杆13,第二活塞15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接杆7,滑腔8内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10,两根滑杆10上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通过缓冲机构与滑腔8连接,缓冲机构包括套设于滑杆10外部的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上端与滑块9底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1下端与滑腔8内壁弹性连接,当轮毂受到的颠簸幅度较大的时候,外轮1受到的挤压力会较大,此时活动杆4进入活动腔3的长度越长,第一活塞14挤压第二活塞15的幅度也越大,最终滑块9挤压第二弹簧11的挤压力也变大,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理滑块9受到第二弹簧11的反弹力也大,最终缓冲力度也越大。
[0023]外轮1呈圆形,内轮2呈等边六角形,圆形的外轮1受力更均匀,等边六角形设置的内轮2可以完美配合多根活动杆4受力。
[0024]活动杆4与第一弹簧5均呈锥形设置,活动杆4与第一弹簧5上半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直径,由于活动杆4为锥形,所以外轮1受力越大,活动杆4进入活动腔3内长度越长,挤压凸块6的幅度也就越大。
[0025]两根第一连接杆13末端均贯穿挤压腔12内壁并与凸块6侧壁固定连接,两根第二连接杆7末端均贯穿挤压腔12内壁并与滑块9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活塞14会与第二活塞15在挤压腔12内同步移动。
[0026]本技术使用时,当轮毂受到颠簸较小的时候,外轮1受到压力较小,外轮1首先会带动活动杆4移动,使活动杆4末端伸入活动腔3内,套设在活动杆4外壁的第一弹簧5会受到挤压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反的,第一弹簧5的弹力会将较小的挤压力缓冲掉,辅助轮毂减震;当轮毂受到的颠簸幅度较大的时候,外轮1受到的挤压力会较大,此时活动杆4进入活动腔3的长度越长,由于活动杆4为锥形,所以挤压力越大挤压凸块6的幅度越大,第一活塞14挤压第二活塞15的幅度也越大,最终滑块9挤压第二弹簧11的挤压力也变大,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理滑块9受到第二弹簧11的反弹力也大,最终缓冲力度也越大,利用这种多级缓冲,最终可以将较大颠簸造成的较大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包括外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1)内部设有内轮(2),所述外轮(1)内壁固定有多根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通过弹性机构与内轮(2)连接,所述内轮(2)上设有与活动杆(4)配合的活动腔(3),所述活动腔(3)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块(6),所述内轮(2)上设有多个挤压腔(12)与多个滑腔(8),多个所述挤压腔(12)内均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4)与第二活塞(15),所述第一活塞(14)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接杆(13),所述第二活塞(15)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接杆(7),所述滑腔(8)内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10),两根所述滑杆(10)上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通过缓冲机构与滑腔(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套设与活动杆(4)外部的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上端与外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鸿宇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