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和用它的电解电容器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132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驱动用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具有电解质和含有丙烯酸系衍生物共聚物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上述电解质具有极性溶剂和无机酸或有机酸或其盐中任何一种以上的溶质。上述共聚物是由第1单体和第2单体形成的聚合物,而第1单体是由丙烯酸系衍生物末端具有羟基并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二重键的单官能单体组中至少1个所形成,第2单体是由丙烯酸系衍生物具有数个聚合性不饱和二重键的多官能单体组中至少1种所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温下离子传导率和耐热性很高,而且,构成电解电容器时,不与铝等电极箔反应,成形性和耐用性优良的电解电容器驱动用的电解质,以及使用它的电解电容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电容器驱动用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和用它制造的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电解质是离子传导型的。
技术介绍
电解电容器具有是由阴极,和由合成形成电介质氧化膜的阳极,夹持着的电解质的构成。电解质的类型,液体或固体时,有离子传导性型;为固体时,有电子传导性型。液体时,离子传导性型是用电解液作电解质的。在电解液时,即使电介质氧化膜上产生很深的缺陷部分,也可以在阴阳极之间施加很高的修复电压,即可以施加以氧化膜的再形成为目的的高的合成电压,,据此,缺陷部分很容易得修复。所说的能施加高的修复电压,是说即使施加很高的电压,也不会产生火花,即高的火花电压。然而,为了将电解液保持在阴阳极之间,需要用电解液完全充满,并需要充分隔离阴极和阳极的隔离物。作为满足其条件的隔离材料,需要使用单位面积重量,即密度与厚度之积足够大的纸或无纺布。电解液具有比较高的离子传导度。电解液本身的电阻(ESR等效直到电阻)比较小,由于单位面积重量大的隔离物,导致隔离物。电解液复合体的电阻增大。即,作为电解电容器的电阻损失中,由电解液造成的电阻损失比较小,由于隔离物,作为整体的电阻损失却变得很大。说起来是因为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电容器驱动用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其特征是,具有电解质和含有丙烯酸系衍生物共聚物的丙烯酸系高分子,所述电解质具有极性溶剂和选自无机酸、有机酸或它们的盐中的至少一种的溶质,所述共聚物是第1单体与第2单体的聚合物,所述第1单体是选自在丙烯酸系衍生物的末端有羟基并具有1个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单官能单体中的至少1种,第2单体是选自具有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丙烯酸系衍生物单体中的至少1种。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6-1 2001-166595;JP 2001-9-14 2001-279963;J1.一种电解电容器驱动用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其特征是,具有电解质和含有丙烯酸系衍生物共聚物的丙烯酸系高分子,所述电解质具有极性溶剂和选自无机酸、有机酸或它们的盐中的至少一种的溶质,所述共聚物是第1单体与第2单体的聚合物,所述第1单体是选自在丙烯酸系衍生物的末端有羟基并具有1个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单官能单体中的至少1种,第2单体是选自具有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丙烯酸系衍生物单体中的至少1种。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其特征是,所述丙烯酸系衍生物的共聚物构成共聚物基质,所述电解质结合入所述共聚物基质中。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其特征是,所述丙烯酸系衍生物的共聚物含有聚氧烷撑基。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其特征是,所述溶质不含有作为阳离子的金属盐。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其特征是,所述溶质是至少一种选自无机酸和有机酸的铵盐、胺盐和脒盐的盐。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体,其特征是,所述单官能单体是下列式(1)-式(4)表示的丙烯酸系衍生物,所述多官能单体是下列式(5)-式(16)表示的丙烯酸系衍生物, R1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AO12-4个碳原子的氧烷撑基n以2-4个碳原子的氧烷撑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计,为1-200 R1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n以2个碳原子的氧烷撑基平均加成摩尔数计,为1-200 R1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 R1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n以2个碳原子的氧烷撑基平均加成摩尔数计,为1-200 R3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AO22-4个碳原子的氧烷撑基n以2-4个碳原子的氧烷撑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计,为1-200 R3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 R1、R2独立地表示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 R1、R2独立地表示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1以2个碳原子的氧烷撑基平均加成摩数计,为1-200m以2个碳原子的氧烷撑基平均加成摩数计,为1-200n以2个碳原子的氧烷撑基平均加成摩数计,为1-200 R1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 R1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 R1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 R1H或1-5个碳原子的烷基R4-(CH2)n-、-(C2H4O)n-、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田一光新保成生椿雄一郎尾崎润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