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作为电解电容器电极使用的铝箔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对于要装配在电子设备中的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也希望提高静电容量。通常,对电解电容器电极所使用的铝材可进行用于提高扩面率从而提高静电容量的腐蚀处理。由于由腐蚀处理形成的腐蚀坑的深度越深扩面率就越高,因此,作为要改善腐蚀适应性的腐蚀处理的前工序,可对铝材进行各种处理。例如,(100)结晶位向的调整、通过在铝材中加入Pb、Bi等微量杂质而进行的组成调整、最终退火之前的脱脂洗涤、最终退火之前的水合处理和最终退火中的结晶型氧化膜的形成处理、最终退火之前的氧化处理等(特公昭58-34925号公报、特开平3-122260号公报)。而且,仅通过简单地增加各腐蚀坑的深度,不能充分地提高铝箔的扩面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扩面率,必须减少局部腐蚀、未腐蚀和表面溶解,在腐蚀面上均一并且高密度地生成腐蚀坑。但是,上述各种方法在所谓均一并且高密度地生成腐蚀坑的方面不足,无法适应正在增大的高静电容量化的需要。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提供能够均一并且高密度地生成深的腐蚀坑,确实提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其特征在于,在箔基材表面上附着有至少含有锌和磷的磷酸锌复合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其特征在于,在箔基材表面上附着有至少含有锌和磷的磷酸锌复合粒子。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其中上述磷酸锌复合粒子的平均投影面积当量直径为0.1微米或其以上的粒子附着70000个/mm2或其以上,并且附着量为0.01~5g/m2。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其中上述磷酸锌复合粒子的平均投影面积当量直径为0.3微米或其以上的粒子附着200000个/mm2或其以上。4.如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其中上述磷酸锌复合粒子的附着量为0.1~3g/m2。5.一种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其特征在于在箔基材表面上附着有至少含有锌和磷,还含有选自铁、锰、镍、钴、钙、镁的一种或其以上的磷酸锌复合粒子。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其中上述磷酸锌复合粒子的平均投影面积当量直径为0.1微米或其以上的粒子附着70000个/mm2或其以上,并且附着量为0.01~5g/m2。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其中上述磷酸锌复合粒子的平均投影面积当量直径为0.3微米或其以上的粒子附着200000个/mm2或其以上。8.如权利要求6或7记载的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其中上述磷酸锌复合粒子的附着量为0.1~3g/m2。9.一种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箔基材,通过将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泽正博,小野洋二,森田良治,藤平忠雄,渡边洁,矶山永三,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