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轮总成和轮胎压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60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轮总成和轮胎压路机,其中驱动轮总成包括:驱动桥,与车架相连;第一轮胎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轴,与驱动桥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以及第三轴段;第一轮胎,设于第一轴段;第二轮胎,设于第二轴段;第三轮胎,设于第三轴段;第二轴段的一端与第一轴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轴段的另一端与第三轴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每个轮胎均可以单独拆卸下来,以实现轮胎的独立维修或更换,有利于提高驱动轮总成的维修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另外,驱动桥能够同时驱动第一轮胎组件中的三个轮胎,以实现全轮驱动以及全轮制动,有利于提高驱动轮总成的动力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轮总成和轮胎压路机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轮胎压路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动轮总成和一种轮胎压路机。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的轮胎压路机中,后轮结构通常有多种设计方式。第一种方式:后轮结构为五轮组,由两轮组件和三轮组件构成,驱动桥能够同时驱动五个轮胎实现全轮驱动,但三轮组件的中间轮胎无法单独拆除,维修性能不高。第二种设计方式:后轮结构为五轮组,由两个两轮组件和一个随动轮构成,随动轮位于两个两轮组件之间,虽然可以将每个轮胎单独拆卸,但驱动桥不能驱动五个轮胎中的随动轮,动力性能较差。第三种设计方式:后轮结构为六轮组,由两个三轮组件构成,但三轮组件的中间轮胎无法单独拆除。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够全轮驱动又可以使每个轮胎单独拆卸的驱动轮总成,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轮总成。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驱动轮总成的轮胎压路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轮总成,包括驱动桥和第一轮胎组件,第一轮胎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轴,与驱动桥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以及第三轴段;第一轮胎,设于第一轴段;第二轮胎,设于第二轴段;第三轮胎,设于第三轴段;其中,第二轴段的一端与第一轴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轴段的另一端与第三轴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驱动轮总成的实施例,驱动轮总成为三轮组件结构,可应用于九轮前四后五的布置形式中,或者应用于十一轮前五后六的布置形式中,适用范围广。驱动轮总成中的每个轮胎均可以单独拆卸下来,以实现轮胎的独立维修或更换,有利于提高驱动轮总成的维修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另外,驱动桥能够同时驱动第一轮胎组件中的三个轮胎,以实现全轮驱动以及全轮制动,有利于提高驱动轮总成的动力性能。
[0007]具体而言,驱动轮总成包括驱动桥和第一轮胎组件。其中,驱动桥是位于传动系末端能够改变来自变速器的转速和转矩,并将它们传递给驱动轮的机构。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驱动桥与轮胎压路机的车架相连,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以及横向力。
[0008]进一步地,第一轮胎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一轮胎、第二轮胎和第三轮胎。第一驱动轴与驱动桥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一驱动轴与驱动桥可以通过链轮和链条实现传动连接,也可以通过齿轮组实现传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可以理解为,第二轴段位于第一轴段和第三轴段之间。第一轮胎设于第
一轴段,第二轮胎设于第二轴段,第三轮胎设于第三轴段。换言之,第一轮胎组件中的三个轮胎分别与对应的一个轴段相连。
[0009]进一步地,第二轴段的一端与第一轴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轴段的另一端与第三轴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驱动桥能够同时驱动或制动第一轮胎组件中的三个轮胎,且每个轮胎均能够与对应的轴段一起拆卸下来,以实现轮胎的独立维修或更换。
[0010]相关技术的轮胎压路机中,后轮结构通常有多种设计方式。第一种方式:后轮结构为五轮组,由两轮组件和三轮组件构成,驱动桥能够同时驱动五个轮胎实现全轮驱动,但三轮组件的中间轮胎无法单独拆除,维修性能不高。第二种设计方式:后轮结构为五轮组,由两个两轮组件和一个随动轮构成,随动轮位于两个两轮组件之间,虽然可以将每个轮胎单独拆卸,但驱动桥不能驱动五个轮胎中的随动轮,动力性能较差。第三种设计方式:后轮结构为六轮组,由两个三轮组件构成,但三轮组件的中间轮胎无法单独拆除。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够全轮驱动又可以使每个轮胎单独拆卸的驱动轮总成,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0011]本申请限定的技术方案中,驱动轮总成为三轮组件结构,可应用于九轮前四后五的布置形式中,或者应用于十一轮前五后六的布置形式中,适用范围广。驱动轮总成中的每个轮胎均可以单独拆卸下来,以实现轮胎的独立维修或更换,有利于提高驱动轮总成的维修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另外,驱动桥能够同时驱动第一轮胎组件中的三个轮胎,以实现全轮驱动以及全轮制动,有利于提高驱动轮总成的动力性能。
[0012]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轴段包括:外轴段,外轴段的一端与第三轴段相连,外轴段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内轴段,内轴段的一端设于安装孔内,内轴段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段相连;或内轴段的另一端与第三轴段相连。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轴段包括外轴段和内轴段。具体地,外轴段的一端与第三轴段相连,外轴段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中心线与外轴段的轴线重合。内轴段的一端设于第二轴段的安装孔内,内轴段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段相连。可以理解为,第二轴段为伸缩轴段,通过改变内轴段处于安装孔内的位置,可以对第二轴段的总体长度进行调节。当需要拆卸第一轮胎以及第一轴段时,将内轴段向靠近第三轴段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轴段的总体长度变短,第一轮胎与第一轴段具有足够的拆卸空间;当需要拆卸第三轮胎以及第三轴段时,将外轴段向靠近第一轴段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轴段的总体长度变短,第三轮胎与第三轴段具有足够的拆卸空间;当需要拆卸第二轮胎以及第二轴段时,将内轴段向靠近第三轴段的方向移动,外轴段向靠近第一轴段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轴段的总体长度变短,第二轮胎以及第二轴段具有足够的拆卸空间。
[0015]或者,内轴段的一端设于安装孔内,内轴段的另一端与第三轴段相连。当需要拆卸第三轮胎以及第三轴段时,将内轴段向靠近第一轴段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轴段的总体长度变短,第三轮胎与第三轴段具有足够的拆卸空间;当需要拆卸第一轮胎以及第一轴段时,将外轴段向靠近第三轴段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轴段的总体长度变短,第一轮胎与第一轴段具有足够的拆卸空间;当需要拆卸第二轮胎以及第二轴段时,将内轴段向靠近第一轴段的方向移动,外轴段向靠近第三轴段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轴段的总体长度变短,第二轮胎以及第二轴段具有足够的拆卸空间。
[0016]值得说明的是,第二轴段的外轴段与第三轴段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轴段的内轴段
与第一轴段可拆卸连接。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轴段靠近第二轴段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内轴段远离第三轴段的一端设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相连,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中的一个设有第一凹槽,另一个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配合。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轴段靠近第二轴段的一端设置第一法兰,内轴段远离第三轴段的一端设置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相连,以实现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的连接。由于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通过法兰连接,有利于增大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的内轴段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为螺栓连接,以实现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的内轴段的可拆卸连接。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轮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桥(110)和第一轮胎组件(120),所述第一轮胎组件(120)包括:第一驱动轴(130),与所述驱动桥(1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1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131)、第二轴段(132)以及第三轴段(133);第一轮胎(141),设于所述第一轴段(131);第二轮胎(142),设于所述第二轴段(132);第三轮胎(143),设于所述第三轴段(133);其中,所述第二轴段(1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段(13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轴段(1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段(13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段(132)包括:外轴段(1321),所述外轴段(13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轴段(133)相连,所述外轴段(1321)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1322);内轴段(1325),所述内轴段(1325)的一端设于所述安装孔(1322)内,所述内轴段(13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段(131)相连;或所述内轴段(13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段(13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轮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段(131)靠近所述第二轴段(132)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1311),所述内轴段(1325)远离所述第三轴段(133)的一端设有第二法兰(1326),所述第一法兰(1311)与所述第二法兰(1326)相连,所述第一法兰(1311)与所述第二法兰(1326)中的一个设有第一凹槽(1361),另一个设有第一凸起(1362),所述第一凹槽(1361)与所述第一凸起(1362)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轮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段(1321)远离所述第一轴段(131)的一端设有第三法兰(1323),所述第三轴段(133)靠近所述第二轴段(132)的一端设有第四法兰(1331),所述第三法兰(1323)与所述第四法兰(1331)相连,所述第三法兰(1323)与所述第四法兰(1331)中的一个设有第二凹槽(1363),另一个设有第二凸起(1364),所述第二凹槽(1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军刘吉安杜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华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