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机舱加强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96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前机舱加强板总成,包括前机舱上加强板,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沿前机舱横向设置,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的侧面与前机舱侧加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的另一端与前机舱下加强板连接,形成工字形的结构总成;所述前机舱下加强板的一端与翼子板前安装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翼子板前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与翼子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小型汽车的前机舱设置由前机舱侧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机舱上加强板和前机舱下加强板分别连接的加强结构,最终形成工字形加强结构总成,吸收汽车正向和侧向的碰撞力,提高前机舱的强度和刚度,使其满足碰撞实验的要求。使其满足碰撞实验的要求。使其满足碰撞实验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机舱加强板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汽车前机舱加强板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轿车的车型,前机舱比较长,有足够的吸能空间,一般只需设置有一个加强板就能满足碰撞实验要求。而小型车辆前机舱较短,吸能空间小,仅一个加强板无法满足碰撞实验的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翼子板的抗凹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小型车辆前机舱较短,吸能空间小,仅一个加强板无法满足碰撞实验要求的问题,以提供汽车前机舱加强板总成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汽车前机舱加强板总成,包括前机舱上加强板,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沿前机舱横向设置,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的侧面与前机舱侧加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的另一端与前机舱下加强板连接,形成工字形的结构总成;所述前机舱下加强板的一端与翼子板前安装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翼子板前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与翼子板连接。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通过在小型汽车的前机舱设置由前机舱侧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机舱上加强板和前机舱下加强板分别连接的加强结构,最终形成工字形加强结构总成,吸收汽车正向和侧向的碰撞力,提高前机舱的强度和刚度,使其满足碰撞实验的要求;且机舱上加强板和机舱下加强板沿前机舱的横向设置,吸收部分汽车正向碰撞力,进一步提高汽车正向碰撞时的强度和刚度;并通过设置翼子板前安装支架分别与前机舱下加强板和翼子板连接,提高翼子板的抗凹性能。
[0007]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中部凹凸变形形成有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点,通过第一安装点与翼子板支撑板连接,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侧围螺接。通过设置第一加强部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条件下,提高前机舱上加强板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吸能效果,并设置第一安装点和安装孔提高与所需连接部件的装配精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0008]优选的,所述翼子板前安装支架包括连接部和搭接部,所述连接部呈扇形结构,并从搭接部向连接部远端逐渐放大,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安装点,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点与翼子板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搭接部立体相交呈钝角,所述搭接部的远端与前机舱下加强板的一端搭接焊接。通过将连接部设置成扇形,并通过第二安装点与翼子板连接,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提高其连接强度和刚度;并将连接部与搭接部立体相交呈钝角,碰撞时产生溃缩辅助吸能,从而提高翼子板的抗凹性。
[0009]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中部凹凸变形形成有第二加强部,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通过所述第
一安装孔分别与前机舱上加强板和前机舱下加强板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加强部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条件下,提高前机舱侧加强板的强度和刚度,提高侧向碰撞吸能效果,并设置第一安装孔提高与所需连接部件的装配精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部上设置有至少四个减重孔,每个所述减重孔之间有设定距离。通过设置间隔一定距离的减重孔在满足前机舱侧加强板的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进行轻量化设置,满足整车轻量化的要求。
[0011]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下加强板整体呈长方形结构,并与前机舱上加强板平行设置,所述长方形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侧围螺接;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中部凹凸变形形成有第三加强部,所述第三加强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安装点,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点与翼子板支撑板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加强部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条件下,提高前机舱侧加强板的强度和刚度,提高侧向碰撞吸能效果,并设置第三安装点和第二安装孔提高与所需连接部件的装配精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下加强板的背面边缘与前机舱封板焊接。通过较大焊接面提高前机舱下加强板与前机舱封板的连接强度和刚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小型汽车的前机舱设置由前机舱侧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机舱上加强板和前机舱下加强板分别连接的加强结构,最终形成工字形加强结构总成,吸收汽车正向和侧向的碰撞力,提高前机舱的强度和刚度,使其满足碰撞实验的要求;且机舱上加强板和机舱下加强板沿前机舱的横向设置,吸收部分汽车正向碰撞力,进一步提高汽车正向碰撞时的强度和刚度;并通过将翼子板前安装支架的连接部和搭接部立体相交成钝角,提高支架的溃缩吸能效果,并分别与前机舱下加强板和翼子板连接,从而提高翼子板的抗凹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前机舱上加强板的结构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翼子板前安装支架的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前机舱侧加强板的结构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前机舱下加强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前机舱上加强板1、第一加强部12、第一安装点11、翼子板前安装支架2、第二安装点21、搭接部22、连接部23、前机舱侧加强板3、第一安装孔31、减重孔32、第二加强部33、前机舱下加强板4、第三安装点41、第二安装孔42、第三加强部43。
[0021]参见图1,前机舱加强板总成,包括前机舱上加强板1,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1沿前机舱横向设置,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1的侧面与前机舱侧加强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3的另一端与前机舱下加强板4连接,形成工字形的结构总成;所述前机舱下加强
板4的一端与翼子板前安装支架2的一端连接,所述翼子板前安装支架2的另一端与翼子板连接。
[0022]其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1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中部凹凸变形形成有第一加强部12,所述第一加强部1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点11,通过第一安装点11与翼子板支撑板连接,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侧围螺接。
[0023]参见图1和图3,所述翼子板前安装支架2包括连接部23和搭接部22,所述连接部23呈扇形结构,并从搭接部22向连接部23远端逐渐放大,所述连接部23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安装点21,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点41与翼子板连接;所述连接部23与搭接部22立体相交呈钝角,所述搭接部22的远端与前机舱下加强板4的一端搭接焊接。
[0024]参见图1和图4,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3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中部凹凸变形形成有第二加强部33,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1分别与前机舱上加强板1和前机舱下加强板4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33上设置有至少四个减重孔32,每个所述减重孔32之间有设定距离。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前机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舱上加强板(1),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1)沿前机舱横向设置,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1)的侧面与前机舱侧加强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3)的另一端与前机舱下加强板(4)连接,形成工字形的结构总成;所述前机舱下加强板(4)的一端与翼子板前安装支架(2)的一端连接,所述翼子板前安装支架(2)的另一端与翼子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电动汽车前机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1)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中部凹凸变形形成有第一加强部(12),所述第一加强部(1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点(11),通过第一安装点(11)与翼子板支撑板连接,所述前机舱上加强板(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侧围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电动汽车前机舱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前安装支架(2)包括连接部(23)和搭接部(22),所述连接部(23)呈扇形结构,并从搭接部(22)向连接部(23)远端逐渐放大,所述连接部(23)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安装点(21),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点(41)与翼子板连接;所述连接部(23)与搭接部(22)立体相交呈钝角,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宏亮喻哲王小青杨垚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