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消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23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消隙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设斜齿轮,所述斜齿轮的凸台上间隙套设有与所述斜齿轮同轴且目数相同的消隙斜齿轮,所述消隙斜齿轮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轴向间隙的调节杆,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之间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复位的弹性结构,所述碟簧使得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形成双齿轮消隙结构,通过旋转调节所述螺杆可有效消除齿轮传动的间隙,所述键使得所述消隙斜齿轮更加贴紧所述斜齿轮轴的齿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提升消隙效果。有效提升消隙效果。有效提升消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消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齿轮消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常用齿轮传递动力,在齿轮传动过程中为了避免因轮齿摩擦发热膨胀而卡死,齿廓之间常留有一定的齿侧间隙,可是齿侧间隙的存在又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以及定位的准确度。
[0003]现有的解决方案中一般采用电控消隙和机械消隙,前者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后者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无法克服啮合作用力,齿侧间隙消除的效果有限。
[0004]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设计一种齿轮消隙机构,结构简单,可有效缩小齿侧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消隙机构,以解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无法克服啮合作用力而消隙能力下降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消隙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设斜齿轮,所述斜齿轮的凸台上间隙套设有与所述斜齿轮同轴且目数相同的消隙斜齿轮,所述斜齿轮和所述消隙斜齿轮分别与第一斜齿轮的前齿面和后齿面啮合,所述消隙斜齿轮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轴向间隙的调节杆,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之间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复位的弹性结构。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通过在所述传动轴上固设斜齿轮,所述斜齿轮的凸台上间隙套设有与所述斜齿轮同轴且目数相同的消隙斜齿轮,构成双齿轮消隙结构,所述斜齿轮和所述消隙斜齿轮分别与第一斜齿轮的前齿面和后齿面啮合,所述消隙斜齿轮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轴向间隙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可以通过调节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的间隙,从而使得所述斜齿轮和所述消隙斜齿轮向所述第一斜齿轮靠近,消除齿轮传动的间隙,此外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之间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复位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的设计可以使所述消隙斜齿轮和所述斜齿轮之间保持一定的弹性张力,使啮合有一定的调节空间,防止啮合时锁死,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缩小齿轮的齿侧间隙。
[0009]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齿轮消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齿轮传动啮合的局部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齿轮消隙的原理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如下:
[0014]1、斜齿轮;11、键槽;12、凸台;13、端面;2、消隙斜齿轮;3、弹性结构;31、碟簧;32、凹槽;4、键;5、斜齿轮轴;6、传动轴;7、调节杆;71、弹簧垫圈;72、螺杆;8、第一斜齿轮;81、前齿面;82、后齿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齿轮消隙机构,包括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上固设斜齿轮1,所述斜齿轮1的凸台12上间隙套设有与所述斜齿轮1同轴且目数相同的消隙斜齿轮2,所述斜齿轮1和所述消隙斜齿轮2分别与第一斜齿轮8的前齿面81和后齿面82啮合,所述消隙斜齿轮2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轴向间隙的调节杆7,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之间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复位的弹性结构3。
[0017]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凸台12上设置轴向分布的键槽11,所述键槽11内设置键4用于连接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便于让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作为一个整体同步运转,所述键槽11轴向具有间隙并用于使所述键4轴向活动。
[0018]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厚度相同,缩小因齿厚差引发齿侧间隙的可能。
[0019]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杆7以所述传动轴6为轴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且至少设置三个,保证间隙调整的同步性以及增强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的整体稳定性。
[0020]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结构3以所述传动轴6为轴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且至少设置三个,全面实现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之间螺旋线错位并提高其稳定性。
[002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杆7为螺杆72,所述螺杆72的螺母73位于所述消隙斜齿轮2侧作为调节端,所述螺杆7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消隙斜齿轮2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斜齿轮1上,便于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作为一个整体同步运转并与斜齿轮轴5的齿面啮合。
[0022]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结构3为碟簧31,所述碟簧31设置在所述消隙斜齿轮2的底部,所述碟簧31另一端与所述斜齿轮1固定连接,便于所述碟簧31隔开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的端面13形成双齿轮消隙结构,通过将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间隔设置,使得所述消隙斜齿轮2相对所述斜齿轮1产生周向的扭转错位,进而使得所述消隙斜齿轮2与相配合的齿轮的前齿面啮合,而所述斜齿轮2与相配合的齿轮的齿背啮合,两者对相配合的齿轮共同形成较好的啮合力,并且随着齿轮之间的完全啮合将形成较小的齿侧间隙。
[0023]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消隙斜齿轮2底部位于所述调节杆7处设置有凹槽32,所述碟簧31套设在所述调节杆7上并位于所述凹槽32内部,便于对所述碟簧31实现限位以及保护。
[0024]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螺杆72与所述消隙斜齿轮2之间放置有弹簧垫圈71,避免磨损所述消隙斜齿轮2。
[0025]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斜齿轮轴5上设置有第一斜齿轮8,所述第一斜齿轮8与所述消隙斜齿轮2以及所述斜齿轮1相啮合,并配合使用。
[0026]工作原理:首先在所述传动轴6上固设所述斜齿轮1,通过在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之间安装所述碟簧31构成双齿轮消隙结构,然后通过所述螺杆72将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紧固形成一体,然后与所述第一斜齿轮8配合使用。使用时,由于齿轮啮合时并不是所有齿面均紧紧贴合,只是单侧面贴合,下面针对所述第一斜齿轮8的一个齿面(称为待咬合齿面)来描述,由于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是分体的,可以调节间隙,使得所述斜齿轮1的后齿面与待咬合齿面的所述前齿面81贴合,而所述消隙斜齿轮2的前齿面与待咬合齿面的所述后齿面82啮合,当调节所述螺杆72缩小所述斜齿轮1和所述消隙斜齿轮2的间隙时,所述斜齿轮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上固设斜齿轮(1),所述斜齿轮(1)的凸台(12)上间隙套设有与所述斜齿轮(1)同轴且目数相同的消隙斜齿轮(2),所述斜齿轮(1)和所述消隙斜齿轮(2)分别与第一斜齿轮(8)的前齿面(81)和后齿面(82)啮合,所述消隙斜齿轮(2)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轴向间隙的调节杆(7),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之间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复位的弹性结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2)上设置轴向分布的键槽(11),所述键槽(11)内设置键(4)用于连接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所述键槽(11)轴向具有间隙并用于使所述键(4)轴向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隙斜齿轮(2)和所述斜齿轮(1)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益民蒙建平李政刘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吉玛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