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80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9
本申请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护坡,涉及河道防护的技术领域,包括河道坡体,河道坡体上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第一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多块拼接在一起的预制护坡板,预制护坡板上开设有种植槽,种植槽上种植有绿植。本申请通过在河道坡体上铺设第一混凝土层,然后将预制护坡板铺设到第一混凝土层上,以此来拼接多块预制护坡板,而预制护坡板上已经预先种植有绿植,从而无需现场安装浇注模具进行浇注,因此缩短了护坡的施工时间,提高了护坡的施工效率。提高了护坡的施工效率。提高了护坡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0001]本申请涉及河道防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0002]护坡是指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0003]相关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210389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包括两个河道坡体,河道坡体上设置有护坡板,护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种植孔内种植有护坡草,河道坡体内设置有蓄水箱,两个河道坡体内的蓄水箱相互朝向的侧壁上均固接有一根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蓄水箱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设进河道内,蓄水箱上固接有通水管,通水管的底端与蓄水箱连通,蓄水箱内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与通水管连通,通水管的顶端固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通水管连通,排水管的另一端朝向护坡板。通过在河道坡体内设置蓄水箱及抽水泵,使其具有可以利用河道内的水对河道坡体上的植被进行灌溉的优点。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护坡板一般时使用混凝土浇注而成,而且需要开设种植孔,因此在浇注时就需要现场安装复杂的浇注模具才能完成,然后再种植绿植,从而在护坡的施工过程会花去较多的时间,降低了护坡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了护坡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包括河道坡体,所述河道坡体上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多块拼接在一起的预制护坡板,所述预制护坡板上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上种植有绿植。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河道坡体上铺设第一混凝土层,然后将预制护坡板铺设到第一混凝土层上,接着继续铺设下一块预制护坡板,以此来拼接多块预制护坡板,而预制护坡板上已经预先种植有绿植,从而无需现场安装浇注模具进行浇注,因此缩短了护坡的施工时间,提高了护坡的施工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预制护坡板相背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接块和与插接块插接配合的插接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块预制护坡板上的插接块插接安装到上一块预制护坡板的插接槽上,以此来对预制护坡板进行定位,提高了安装预制护坡板时的便利性,缩短了安装预制护坡板的时间,提高了护坡的施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预制护坡板安装后的固定效果,提高了预制护坡板的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种植槽上设置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与种植槽槽底之间形成雨水存放的存水空间,所述支撑网上且位于远离存水空间一侧设置有泥土层,所述绿植种植在泥土层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雨水可以通过泥土层流动到存水空间进行存放,降低了绿植因为缺水而死亡的概率,提高了绿植的成活率,提高了绿植对河道的防护效果,提高了护坡对河道的防护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预制护坡板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存水空间连通的进水孔,且所述预制护坡板相背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预制护坡板上下两表面连通的通水槽,所述通水槽与进水孔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可通过进水孔进入存水空间内进行储存,同时雨水可通过通水槽进入位于下方的预制护坡板上的存水空间内,然后雨水进入泥土层中被绿植吸收,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了绿植的存活寿命,提高了护坡对河道的防护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对多块预制护坡板进行固定的第二混凝土层,所述河道坡体上设置有收集雨水的收集槽,且所述收集槽中雨水流动到进水孔中。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混凝土层对位于多块预制护坡板进行定位,从而提高了整个预制护坡板的稳定性,提高了护坡的稳定性,提高了护坡对河道的防护效果;而收集槽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收集的雨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存水空间内,从而提高了绿植的存活率,提高了护坡对河道的防护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河道坡体上设置有加水装置,所述加水装置包括;
[0018]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河道坡体上;
[0019]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水泵上且与收集槽连接。
[0020]当干旱季节,雨水较少,从而降低了绿植的存活率,降低了护坡对河道的防护效果;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干旱季节,水泵启动,水流通过进水管进入收集槽,然后收集槽中水流通过通水孔进入存放空间内,以此来提高了绿植的存活率,提高了护坡对河道的防护效果。
[0022]可选的,所述进水管和收集槽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对杂质进行阻挡,降低了杂质在水泵停机时随着回流的水流进入水泵中的概率,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0024]可选的,所述插接块上设置有便于插接安装到插接槽上的导向角。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角在插接块插接安装到插接槽上进行导向,提高了安装预制护坡板的效率,提高了护坡的施工效率。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1.通过在河道坡体上铺设第一混凝土层,然后将预制护坡板铺设到第一混凝土层上,以此来拼接多块预制护坡板,而预制护坡板上已经预先种植有绿植,从而无需现场安装浇注模具进行浇注,因此缩短了护坡的施工时间,提高了护坡的施工效率;
[0028]2.通过插接块和插接槽插接配合对预制护坡板进行定位,提高了安装预制护坡板时的便利性,缩短了安装预制护坡板的时间,提高了护坡的施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预制护坡板安装后的固定效果,提高了预制护坡板的稳定性;
[0029]3.通过雨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存水空间内进行储存,然后雨水进入泥土层中被绿植吸收,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了绿植的存活寿命,提高了护坡对河道的防护效果;
[0030]4.通过在干旱季节,水泵启动,水流通过进水管进入收集槽,然后收集槽中水流通
过通水孔进入存放空间内,以此来提高了绿植的存活率,提高了护坡对河道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A

A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3是本申请中预制护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图3中B

B的剖面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1、河道主体;11、收集槽;12、第一混凝土层;13、第二混凝土层;15、连接孔;2、河道坡体;21、倾斜段;22、水平段;3、预制护坡板;31、种植槽;32、进水孔;33、通水槽;34、支撑网;35、存水空间;36、泥土层;37、绿植;41、插接块;42、插接槽;43、导向角;5、加水装置;51、水泵;52、进水管;5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0038]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包括河道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坡体(2)上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12),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2)上设置有多块拼接在一起的预制护坡板(3),所述预制护坡板(3)上开设有种植槽(31),所述种植槽(31)上种植有绿植(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护坡板(3)相背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接块(41)和与插接块(41)插接配合的插接槽(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31)上设置有支撑网(34),所述支撑网(34)与种植槽(31)槽底之间形成雨水存放的存水空间(35),所述支撑网(34)上且位于远离存水空间(35)一侧设置有泥土层(36),所述绿植(37)种植在泥土层(36)上。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护坡板(3)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存水空间(35)连通的进水孔(32),且所述预制护坡板(3)相背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佳磊谷兆军刘方朱永翁东波徐科郭慧乐邵赟李杰白莹莹黄志龙杨波泽严雷光李迎春张旭君孙尧陈浩清徐永春沈先秀黄开生洪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