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55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28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涉及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领域,包括:监测箱体,竖直埋设在坝体中的监测槽内,并延伸至坝体底部,用于收集渗流水;浮力监测机构,包括连接在监测箱体上的安装座、连接在安装座下端的浮力组件、连接在安装座顶端的高度指示表盘以及连接在浮力组件和高度指示表盘之间的传动组件;以及排水系统,设置在监测槽内,用于将监测槽内的渗流水定期排出。本申请采用机械结构对大坝渗流情况进行监测,降低坝体内浸水和恶劣环境对装置的影响,维持装置的长时间正常工作。维持装置的长时间正常工作。维持装置的长时间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坝渗流不稳定会降低坝坡稳定性,造成土石坝坝基坝体和结构渗流破坏,对混凝土坝坝基和结构造成水化学伤害,此外过大的渗流损失减低了工程效益。因此,监测大坝的渗流渗压是衡量水库工程运行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一般监测大坝的渗流渗压是通过监测水位来实现的。
[0003]相关技术中,水库大坝渗流渗压监测装置包括水位传感器和多个监测模块组成的控制盒,其构造特征是由两根平 行并列排布的电缆线、其外包左右两端为凸圆、中部有凹形槽沟的∞型防水皮层构成的水位传感器的上端与由可将水位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的信号采集单元、可对由水位信息转换的数字信息进行修正和计算的微处理器单元、可将水位运算信息发送出去的无线通信模块单元、以及电池组单元和可将电池组电压进行升压、并可实时监测电池电量的电压转换单元组成的控制盒相连接构成为水库大坝渗流渗压监测装置,将该装置安装于插埋在水库大坝坝体中的测压管内,即可实施监测功能。
[0004]上述相关技术中,采用电子元件和系统来对大坝渗流情况进行监测,电子元件需要浸入到水中,但是坝体内环境比较恶劣,而各种电子元件防水措施往往做的不到位,造成电子元件容易损坏,进而影响监测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采用机械结构对大坝渗流情况进行监测,降低坝体内浸水和恶劣环境对装置的影响,维持装置的长时间正常工作。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体,竖直埋设在坝体中的监测槽内,并延伸至坝体内部,用于收集渗流水;浮力监测机构,包括连接在监测箱体上的安装座、连接在安装座下端的浮力组件、连接在安装座顶端的高度指示表盘以及连接在浮力组件和高度指示表盘之间的传动组件;以及排水系统,设置在监测槽内,用于将监测槽内的渗流水定期排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坝渗流会通过坝体流入到监测槽中,在监测槽中汇聚,并随着时间的流逝,监测槽中的水位会逐渐升高,随着水位的升高,会驱动浮力组件上浮,浮力组件将浮力通过传动组件传递给高度指示表盘,并驱动高度指示表盘转动,高度指示表盘能够显示监测槽内的水位高度;监测槽内设置的排水系统则能够定期将监测槽内的渗流水排出,使浮力监测机构能够在每一个渗流时间段内监测水位上升情况以及坝体的渗流情况。
[0008]可选的,所述监测箱体顶部延伸至坝体顶部,监测箱体朝向坝体存水的一侧设置为开口,其余三个侧面设置为挡水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监测箱体设置为一侧开口、三侧封口的结构,开口侧便于渗流的进入,开口侧能够减少渗流的流出,方便收集渗流,使监测槽内的水位高度更能够准确显示坝体的渗流情况。
[0010]可选的,所述监测箱体包括多个上下相对设置并连接的拼接箱体以及连接在拼接箱体之间的勾连组件,勾连组件包括连接在上部拼接箱体下端的环件和连接在下部拼接箱体上端的钩件,钩件连接在环件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监测箱体分成多段,缩短了单体结构的长度,便于运输和安装;安装监测箱体时,可以先将一个拼接箱体下放至监测槽内,拼接箱体顶端位于监测槽上开口,然后在拼接箱体上端通过勾连组件连接另一个拼接箱体,再将两个拼接箱体下放,按照相同的方式向上依次连接拼接箱体,最后整体下放,这样监测箱体在安装时不需要吊装过大的高度,降低了本申请监测装置的安装施工难度,特别是在坝体上高度大、场地狭小的施工环境;同样,拆卸装置时,也是按照从监测槽上开口吊出一个拼接箱体,拆掉一个拼接箱体的步骤进行,降低了监测箱体的拆卸施工难度。
[0012]可选的,所述安装座设置为沿监测箱体上下方向布置的杆体,浮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下端的浮力杆和连接在浮力杆端部的浮球,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端的主动轴、固定连接在主动轴上的摆杆以及连接在浮力杆与摆杆之间的同步推杆,高度指示表盘包括刻度盘和由主动轴驱动转动的指示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安装在监测箱体中之后,浮球会随着渗流液面的上升而上升,使浮力杆向上转动,浮力杆推动同步推杆上升,同步推杆推动摆杆转动,摆杆带动主动轴一起转动,主动轴又带动指示针转动,指示针会在刻度盘上指示出高度数值来,可以根据浮球的上升高度和浮力杆的转动角度对应在刻度盘上刻出对应的高度来。
[0014]可选的,所述主动轴和指示针的转动轴上均连接有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大小相同且相互啮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轴与指示针之间利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在摆杆和指示针转动角度相同的情况下,缩小指示针的大小,进而缩小刻度盘的大小,减小刻度盘的占用空间。
[0016]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下端设置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浮力杆的上侧和下侧,限制浮力杆的终点浮动高度和起点浮动高度。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能够限制浮球的最小高度和最大高度,进而控制浮力杆的摆动区间,使浮力杆能够正常摆动,随着水位的升降而升降。
[0018]可选的,所述浮力监测机构在监测箱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浮力监测机构上浮力杆的设置高度逐渐升高,下方浮力杆上浮球的终点浮动高度是上方相邻的浮力杆上浮球的起点浮动高度。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浮力监测机构利用浮球进行接力,能够监测更大的水位上升范围,进而扩大了渗流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提高了渗流监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0020]可选的,随着浮力监测机构下端高度的逐渐升高,对应的刻度盘上的刻度数值也逐渐增大,并且一个刻度盘上的最大刻度是另一个刻度盘上的最小刻度。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浮力监测机构利用刻度盘进行接力,能够指示出更大的水位高度数值,进而扩大了渗流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
[0022]可选的,所述监测箱体的内壁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安装滑轨,安装座从上向下滑动连接到安装滑轨上,安装座上端与监测箱体上端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安装座稳定在监测箱体内,安装座能够保持在上下布置的方向,不会在监测箱体内发生晃动提高监测结果的稳定性。
[0024]可选的,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设置于监测槽底部的排水泵、连接在排水泵上的排水管以及控制排水泵定期排水的控制器。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定期控制排水泵工作,将监测槽内的渗透水定期排出,就能够监测到坝体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渗流情况,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掌控坝体内部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有利于排除隐患。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中利用浮力结构驱动机械结构,进而驱动指示表盘转动,能够显示监测槽内的水位高度,便于判断单位时间段内的渗流情况,采用机械结构进行渗流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箱体(1),竖直埋设在坝体(100)中的监测槽(101)内,并延伸至坝体(100)内部,用于收集渗流水;浮力监测机构,包括连接在监测箱体(1)上的安装座(21)、连接在安装座(21)下端的浮力组件、连接在安装座(21)顶端的高度指示表盘以及连接在浮力组件和高度指示表盘之间的传动组件;以及排水系统,设置在监测槽(101)内,用于将监测槽(101)内的渗流水定期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体(1)顶部延伸至坝体(100)顶部,监测箱体(1)朝向坝体(100)存水的一侧设置为开口,其余三个侧面设置为挡水板(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体(1)包括多个上下相对设置并连接的拼接箱体(12)以及连接在拼接箱体(12)之间的勾连组件,勾连组件包括连接在上部拼接箱体(12)下端的环件(13)和连接在下部拼接箱体(12)上端的钩件(14),钩件(14)连接在环件(1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1)设置为沿监测箱体(1)上下方向布置的杆体,浮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1)下端的浮力杆(22)和连接在浮力杆(22)端部的浮球(23),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1)上端的主动轴(24)、固定连接在主动轴(24)上的摆杆(25)以及连接在浮力杆(22)与摆杆(25)之间的同步推杆(26),高度指示表盘包括刻度盘(27)和由主动轴(24)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龙李迎春罗金柳刘方李杰任久贤董莎莎楼佳男郑思远赵玲玲白莹莹鲁朝明马志浩谷兆军孙路陈浩清黄开生张海萍朱永严佩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