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9785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5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涉及水利建设的技术领域,包括泵站和水闸,泵站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地面上设置有和进水管连接的过滤装置,地面上开设和进水管连通的安装槽,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过滤框放置在安装槽内;引水管,引水管设置在地面上且用于将水流引入过滤框内并位于进水管上方。本申请通过过滤框对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降低了杂质进入泵站而使得泵站堵塞而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
本申请涉及水利建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相关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91682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有进排水闸门的一体化泵站,包括一体化泵站以及设置在泵站进、排水口的进、排水闸门和设置在进水管的水位计;方案1,在进水管中设置水位计,进水管上设置电动闸门;方案2,水力翻板代替进水闸门。两个方案都在进水管中的水位较低时关闭进水闸门或水力翻板,较高时自动打开进水闸门或水力翻板,水位势能冲洗进水管,减轻进水管道淤积。排水闸门采用电动闸门,排水侧闸门带有电动启闭机,由启闭机带动排水闸门启闭。排水闸门的控制也是根据进水管道中的水位。晴天利用进水冲刷进水管道沉积物,减轻雨天溢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小雨天时,可以控制排放闸门从上往下开启,避免了常规技术方案从下往上开启时对管道淤积的冲刷,减少了排水管溢流中的污染物浓度。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水流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因此水流在进入泵站中后容易对泵站形成堵塞,从而使得泵站因为堵塞而损坏,因此降低了泵站的排涝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泵站的排涝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泵站和设置在河道上的水闸,所述泵站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地面上设置有和进水管连接的过滤装置,地面上开设和进水管连通的安装槽,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所述过滤框放置在安装槽内且设置有过滤孔;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设置在地面上且用于将水流引入过滤框内并位于进水管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通过引水管进入过滤框内进行过滤,然后水流通过进水管流动泵站中,泵站启动,因此水流通过出水管排放到河道中,当河道中水位较高时,水闸打开进行排涝;过滤框对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降低了杂质进入泵站而使得泵站堵塞而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果;同时水闸和泵站结合进行排涝,从而提高了排涝效果。可选的,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支撑过滤框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对过滤框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设置在支撑架上且上表面上间隔开设有两个连通的滑移槽并位于过滤框上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竖向滑移设置在两个滑移槽上,且所述第一活塞位于引水管下方且引水管内水流流动到第一活塞上,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伸至滑移槽外的固定杆,所述滑移槽内盛装有液体;刷洗板,所述刷洗板设置在固定杆上且位于滑移槽外并均布设置有抵触在过滤孔上的毛刷。过滤框对杂质进行过滤一端时间后,杂质容易黏附在过滤框的过滤孔上,从而对过滤孔进行堵塞,减小了水流通过过滤孔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泵站的排涝效率;同时,过滤框上水流较多时还容易从过滤框顶端开口处冒出,因此降低了过滤框对水流的过滤效果,从而增大了泵站被堵塞而损坏的风险,降低了泵站的排涝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水管内的水流向下流动到第一活塞上,水流推动第一活塞,而第一活塞推动滑移槽内的液体,而液体推动第二活塞移动,而随着水流的大小不同,水流对第一活塞冲击力发生变化,因此当水流对第一活塞冲击力变小时,第二活塞在重力作用下下移,以此来使得第二活塞进行竖向移动;第二活塞移动带动刷洗板移动,刷洗板移动对过滤孔进行清理,从而加快了水流通过过滤孔的速度,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水从过滤框顶端开口冒出的概率,降低了泵站被堵塞而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果。可选的,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伸至滑移槽外的限位杆,两个所述滑移槽槽口处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固定杆和限位杆均竖向滑移穿设在密封盖上;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接住引水管内水流的接水盘,所述刷洗板上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降低了水流进入滑移槽内的概率,降低了水流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移动时产生的影响,提高了刷洗板对过滤孔的清理效果;而接水盘增大了水流与第一活塞接触的概率,提高了水流对第一活塞的冲击力,同时配重块增大了第二活塞下移的概率,从而增大了刷洗板在配重块下竖向移动的概率,以此来提高了刷洗板对过滤孔的清理效果,从而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果。可选的,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多个位于出水管上方的分支管,多个所述分支管竖向间隔设置且用于输送水流;所述出水管和分支管上均设置有阻挡河道中水流倒流到泵站的阻挡装置。在雨季,河道中水位上升,出水管被淹没而河道中水流压力大于出水管中水流压力时,河道中的水流容易通过出水管进入泵站中,但是河道中的水流含有较多的杂质,从而这些杂质进入泵站后容易造成泵站的损坏,从而降低了泵站的排涝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装置对倒流到出水管和分支管内的水流进行阻挡,降低了河道水流中的杂质进入泵站中而造成泵站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果;同时当低处的出水管或分支管被淹没而不能进行排涝时,水流能通过位于高处的分支管进行流出,从而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果。可选的,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可拆卸设置在出水管上,所述安装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将水流引流到河道中的引出管;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置在安装管内侧壁上;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安装环靠近引出管一侧的侧壁上;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转轴上且两端分别与安装环和挡板连接,多个所述挡板在扭簧作用下抵压在安装环上且用于对河流进入出水管内的水流进行阻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内水推动挡板远离安装环,然后出水管内水流即能流动到引出管进入河道中;而河道中水流进入引出管内时,挡板在扭簧的作用下抵压到安装环上,挡板挡住河道中水流进入出水管内,以此来降低了河道中水流进入泵站的概率;而安装管与引出管和出水管可拆卸设置,以此来提高了阻挡装置安装和更换的便利性。可选的,所述水闸包括;闸墩,所述闸墩设置在河道上且用于阻挡水流;闸门,所述闸门滑移设置在闸墩上;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闸墩上且用于检测水位;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闸墩上且与闸门连接并与水位传感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河道中水位,当水位超过指定数值后,水位传感器控制升降机构启动带动闸门上移,以此来对河道中水流进行泄洪,从而泵站和水闸配合进行泄洪排涝,以此来进一步降低了河道中水流进入泵站的概率,降低了泵站受到堵塞而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泄洪排涝效果。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转动设置在闸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1)上的泵站(2)和设置在河道(16)上的水闸(8),所述泵站(2)上设置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其特征在于:地面(1)上设置有和进水管(11)连接的过滤装置(4),地面(1)上开设和进水管(11)连通的安装槽(14),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n过滤框(41),所述过滤框(41)放置在安装槽(14)内且设置有过滤孔(411);/n引水管(42),所述引水管(42)设置在地面(1)上且用于将水流引入过滤框(41)内并位于进水管(11)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1)上的泵站(2)和设置在河道(16)上的水闸(8),所述泵站(2)上设置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其特征在于:地面(1)上设置有和进水管(11)连接的过滤装置(4),地面(1)上开设和进水管(11)连通的安装槽(14),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
过滤框(41),所述过滤框(41)放置在安装槽(14)内且设置有过滤孔(411);
引水管(42),所述引水管(42)设置在地面(1)上且用于将水流引入过滤框(41)内并位于进水管(11)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4)上设置有支撑过滤框(41)的支撑架(142),所述支撑架(142)上设置有对过滤框(41)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5),所述清理装置(5)包括;
安装杆(51),所述安装杆(51)设置在支撑架(142)上且上表面上间隔开设有两个连通的滑移槽(511)并位于过滤框(41)上方;
第一活塞(52)和第二活塞(53),所述第一活塞(52)和第二活塞(53)分别竖向滑移设置在两个滑移槽(511)上,且所述第一活塞(52)位于引水管(42)下方且引水管(42)内水流流动到第一活塞(52)上,所述第二活塞(53)上设置有伸至滑移槽(511)外的固定杆(56),所述滑移槽(511)内盛装有液体;
刷洗板(54),所述刷洗板(54)设置在固定杆(56)上且位于滑移槽(511)外并均布设置有抵触在过滤孔(411)上的毛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52)上设置有伸至滑移槽(511)外的限位杆(55),两个所述滑移槽(511)槽口处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12),所述固定杆(56)和限位杆(55)均竖向滑移穿设在密封盖(512)上;所述限位杆(55)上设置有接住引水管(42)内水流的接水盘(551),所述刷洗板(54)上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2)上设置有多个位于出水管(12)上方的分支管(122),多个所述分支管(122)竖向间隔设置且用于输送水流;所述出水管(12)和分支管(122)上均设置有阻挡河道(16)中水流倒流到泵站(2)的阻挡装置(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6)包括;
安装管(61),所述安装管(61)可拆卸设置在出水管(12)上,所述安装管(61)远离出水管(12)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将水流引流到河道(16)中的引出管(611);
安装环(62),所述安装环(62)设置在安装管(61)内侧壁上;
多个挡板(63),多个所述挡板(63)均通过转轴(65)转动设置在安装环(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泽陈浩清李迎春黄开生严雷光李杰白莹莹刘方朱永郭慧乐黄志龙张旭君谷兆军项佳磊翁东波沈先秀邵赟孙尧徐科徐永春洪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