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2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及汽车,该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齿轮的第一腔室,另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离合器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内壁朝外侧延伸出第一筋条,第一筋条在第一腔室内分隔出第一油腔以及第二油腔,第一油腔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的内壁上设有集油结构,集油结构与第二油腔连通。使用时,能够将第一油腔的上层油液输入至第二腔室内,并在离合器运转的搅动下,能够将润滑油飞溅到第二腔室的集油结构上,并能够通过集油结构将第一油腔的上层油液始终输入至第二油腔内,解决了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吸空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试验、人力成本。人力成本。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
,特别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并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0003]其中,变速器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用于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具体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因其优秀的调节能力和优异的热熔性,同时能够传递比较大的扭矩,且能实现快速顺畅、转换无间的换挡工作,而倍受客户青睐。同时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润滑油不仅用于润滑冷却离合器和各旋转部件,也作为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因而,对于油品的要求有所不同。
[0004]然而,现有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通常将润滑油加注到一个齿轮腔中,容易在其底部产生大量的杂质,清洁度较差,而液压系统的吸滤器放置在壳体底部,为了保证离合器液压系统要求,通常采用更细密的滤网,使得其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增加了润滑油的流动阻力,加大了电机的负荷,从而影响了传动的效率以及控制精度。此外,由于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底部的液压系统吸滤器众多,从而占用了较多的横向和纵向尺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为了排除液压系统的吸空风险,使得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在出厂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多轮的设计

吸空试验验证过程,使得开发周期长、试验成本高、人力成本高,从而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在出厂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多轮的设

吸空试验验证过程,使得开发周期长、试验成本高、人力成本高,导致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齿轮的第一腔室,另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离合器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朝外侧延伸出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分隔出第一油腔以及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上设有集油结构,所述集油结构与所述第二油腔连通。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腔室的内壁朝外侧延伸出第一筋条,该第一筋条在上述第一腔室内分隔出第一油腔以及第二油腔,其中,第一油腔与第二腔室连通,并在第二腔室的内壁上设有集油结构,该集油结构与第二油腔连通。使用前,同时向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注入润滑油,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将第一油腔的上层油液输入至第二腔室内,并在离合器运转的搅动下,能够将润滑油飞溅到第二腔室的集油结构上,又因为集油结构与第二油腔连通,从而最终能够将第一油腔的上层油液始终输入至第二油腔内,进而保证了第二油腔始终有充足的油液,从而解决了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吸空问题,无需
进行多轮设计

吸空试验验证,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试验、人力成本,同时满足了湿式双离合变速器高清洁度的要求,进而可以精简液压部件,并减小了液压阻力损失,提高了液压效率和控制精度,且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油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油腔的中部设置,所述第一油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油腔内设有离合器冷却液压系统,所述离合器冷却液压系统设于所述第一油腔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油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油腔的面积。
[0011]优选的,所述集油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朝外侧竖直延伸出的第二筋条,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壁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二筋条的端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筋条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筋条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连接并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围合成一集油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集油腔内。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二筋条靠近所述第二腔室中心的一端,所述集油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油腔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油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三筋条和挡板,所述第三筋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筋条连接,所述第三筋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腔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三筋条和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二通孔围合在所述第二油腔内。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油腔内设有离合器执行液压系统吸滤器和液压电机,所述离合器执行液压系统吸滤器和所述液压电机均设于所述第二油腔的底部。
[001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面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中的变速器壳体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中的变速器壳体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主要包括变速器壳体10。
[0025]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10,在变速器壳体10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齿轮的第一腔室11,对应的,在另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离合器的第二腔室12,在第一腔室11的内壁朝外侧延伸出第一筋条111,第一筋条111在第一腔室11内分隔出第一油腔112以及第二油腔113,第一油腔112与第二腔室12连通,第二腔室12的内壁上设有集油结构20,集油结构 20与第二油腔113连通。
[002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室11为用于安装齿轮的齿轮腔室,第二腔室12为用于安装离合器的离合器腔室,具体的,为了解决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吸空问题,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齿轮的第一腔室,另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离合器的第二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朝外侧延伸出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分隔出第一油腔以及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上设有集油结构,所述集油结构与所述第二油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油腔的中部设置,所述第一油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内设有离合器冷却液压系统,所述离合器冷却液压系统设于所述第一油腔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油腔的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朝外侧竖直延伸出的第二筋条,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壁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立伟张磊徐斌谢衡南文新海李王英晏敏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动力总成江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