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87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在停车中在处于起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下进行的发动机起动控制中,提高发动机的起动性。在共振避免用起动控制的过渡中,输入离合器被设为接合状态直至发动机转速超过规定转速为止,在发动机转速超过规定转速后输入离合器被切换向释放状态。因此,在共振避免用起动控制的开始后驱动系统的共振转速被设为比较高的状态直至发动机转速超过规定转速为止,并且在发动机转速超过规定转速后,驱动系统的共振转速被设为比较低的状态。由此,能在共振避免用起动控制的过渡中抑制驱动系统的共振的产生。因此,能在停车中在处于起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下进行的发动机起动控制中提高发动机的起动性。动机起动控制中提高发动机的起动性。动机起动控制中提高发动机的起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发动机、电动机、切断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的连结的断接离合器、具有输入离合器的自动变速器以及进行发动机起动控制的控制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具备:发动机;电动机,以能传递动力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断接离合器,设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并且通过被设为释放状态来切断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电动机之间的连结;阻尼器,设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上的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断接离合器之间;自动变速器,构成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并且具有输入旋转构件和连结于所述输入旋转构件的输入离合器;以及控制装置,进行发动机起动控制,该发动机起动控制是以在朝向接合状态来控制所述断接离合器并且从所述电动机输出转矩从而使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上升之后对所述发动机进行点火来使所述发动机自行旋转的方式起动所述发动机的控制。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正是如此。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使发动机起动时,朝向接合状态来控制断接离合器并且从电动机输出转矩,由此使发动机的转速上升至比断接离合器的滑移状态下的包括阻尼器的驱动系统的共振转速低的转速,之后,将断接离合器设为完全接合状态,并且通过燃料喷射和点火等使发动机自行旋转。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1279号公报
[0006]再者,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还具备变矩器,该变矩器设于电动机与自动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并且向自动变速器传递来自发动机、电动机的驱动力。可以想到将这样的变矩器置换为在发动机的运转中的混合动力车辆的起步时从释放状态向滑移状态转移,并且被切换向接合状态的湿式的起步离合器。在该起步离合器这样的湿式的摩擦接合装置中,在释放状态下产生拖曳转矩。在进行发动机起动控制时,若起步离合器的拖曳转矩大,则起步离合器的输出侧构件容易被与电动机一体地旋转的起步离合器的输入侧构件带动旋转。因此,在进行发动机起动控制时,尽管起步离合器被设为释放状态,但有时到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旋转构件连结的输入离合器的输入侧构件为止和起步离合器一起与电动机一体地旋转。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阻尼器的驱动系统的共振转速比在起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时到起步离合器的输入侧构件为止与电动机一体地旋转的情况降低。如此一来,在发动机起动控制的过渡中,在通过电动机使发动机的转速上升时会产生驱动系统的共振,发动机恐怕会难以起动。或者在发动机起动控制的过渡中,由于驱动系统的共振而初爆后的发动机转速无法顺畅地上升,发动机恐怕会难以起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以以上的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停车中在处于
起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下进行的发动机起动控制中提高发动机的起动性的混合动力车辆。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第一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a)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具备:发动机;电动机,以能传递动力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断接离合器,设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并且通过被设为释放状态来切断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电动机之间的连结;阻尼器,设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上的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断接离合器之间;自动变速器,构成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并且具有输入旋转构件和连结于所述输入旋转构件的输入离合器;以及控制装置,进行发动机起动控制,该发动机起动控制是以在朝向接合状态来控制所述断接离合器并且从所述电动机输出转矩从而使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上升之后对所述发动机进行点火来使所述发动机自行旋转的方式起动所述发动机的控制,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特征在于,(b)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上的所述电动机与所述自动变速器之间还具备湿式的起步离合器,(c)所述控制装置在处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停止的状态且所述起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下进行的所述发动机起动控制的过渡中,将所述输入离合器设为接合状态直至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超过规定转速为止,并且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超过所述规定转速后将所述输入离合器切换向释放状态。
[0010]此外,第二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一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所述规定转速是将第一规定共振转速和第二规定共振转速平均后的转速或所述平均后的转速附近的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规定共振转速是到与所述电动机连结的所述起步离合器的输入侧构件为止与所述电动机一体地旋转的状态下的包括所述阻尼器的驱动系统的共振转速,所述第二规定共振转速是比所述第一规定共振转速低的、到与所述输入旋转构件连结的所述输入离合器的输入侧构件为止和所述起步离合器一起与所述电动机一体地旋转的状态下的所述驱动系统的共振转速。
[0011]此外,第三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一专利技术或所述第二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所述输入离合器是湿式的摩擦接合装置,所述起步离合器和所述输入离合器分别被配置为所述起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下的拖曳转矩被设为比所述输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下的拖曳转矩大。
[0012]此外,第四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一专利技术至所述第三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所述控制装置在处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停止的状态且所述起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下进行所述发动机起动控制时,在所述输入离合器被设为释放状态的情况下,在进行了所述输入离合器的向接合状态的切换后开始所述发动机起动控制,在通过所述电动机使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上升至比所述规定转速低的规定起动转速后对所述发动机进行点火来使所述发动机自行旋转,之后,若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超过了所述规定转速,则将所述输入离合器切换向释放状态。
[0013]此外,第五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四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所述输入离合器被设为释放状态的情况是指,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换挡位置被设为非行驶位置的情况,该非行驶位置是所述自动变速器被设为无法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的位置。
[0014]此外,第六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一专利技术至所述第五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所述控制装置在用于所述起步离合器的润滑的工作油的温度为规定油温以下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输入离合器设为接合状态直至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超过所述规定转速为止的
所述发动机起动控制,所述规定油温是预先确定的阈值,该预先确定的阈值是用于判断在所述起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且所述输入离合器的释放状态时,成为了所述工作油的粘性高到所述起步离合器的输入侧构件与输出侧构件一体地旋转的程度的所述工作油的温度的阈值。
[0015]此外,第七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一专利技术至所述第六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具备相对于所述电动机授受电力的蓄电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蓄电装置的能输出的最大电力为规定输出电力以下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输入离合器设为接合状态直至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超过所述规定转速为止的所述发动机起动控制,所述规定输出电力是预先确定的阈值,该预先确定的阈值是用于判断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被限制为使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上升的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转矩相对于在所述发动机起动控制的过渡中因所述阻尼器而产生的包括所述阻尼器的驱动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10),具备:发动机(12);电动机(MG),以能传递动力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发动机(12)与驱动轮(14)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断接离合器(K0),设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并且通过被设为释放状态来切断所述发动机(12)与所述电动机(MG)之间的连结;阻尼器(20),设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上的所述发动机(12)与所述断接离合器(K0)之间;自动变速器(22),构成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并且具有输入旋转构件(38)和连结于所述输入旋转构件(38)的输入离合器(C1);以及控制装置(90),进行发动机起动控制,该发动机起动控制是以在朝向接合状态来控制所述断接离合器(K0)并且从所述电动机(MG)输出转矩从而使所述发动机(12)的转速(Ne)上升之后对所述发动机(12)进行点火来使所述发动机(12)自行旋转的方式起动所述发动机(12)的控制,所述混合动力车辆(10)的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10)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上的所述电动机(MG)与所述自动变速器(22)之间还具备湿式的起步离合器(WSC),所述控制装置(90)在处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10)停止的状态且所述起步离合器(WSC)的释放状态下进行的所述发动机起动控制的过渡中,将所述输入离合器(C1)设为接合状态直至所述发动机(12)的转速(Ne)超过规定转速(Nx)为止,并且在所述发动机(12)的转速(Ne)超过所述规定转速(Nx)后将所述输入离合器(C1)切换向释放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转速(Nx)是将第一规定共振转速(N1)和第二规定共振转速(N2)平均后的转速(Nave)或所述平均后的转速(Nave)附近的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规定共振转速(N1)是到与所述电动机(MG)连结的所述起步离合器(WSC)的输入侧构件(WSCi)为止与所述电动机(MG)一体地旋转的状态下的包括所述阻尼器(20)的驱动系统的共振转速,所述第二规定共振转速(N2)是比所述第一规定共振转速(N1)低的、到与所述输入旋转构件(38)连结的所述输入离合器(C1)的输入侧构件(C1i)为止和所述起步离合器(WSC)一起与所述电动机(MG)一体地旋转的状态下的所述驱动系统的共振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离合器(C1)是湿式的摩擦接合装置,所述起步离合器(WSC)和所述输入离合器(C1)分别被配置为所述起步离合器(WSC)的释放状态下的拖曳转矩被设为比所述输入离合器(C1)的释放状态下的拖曳转矩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90)在处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10)停止的状态且所述起步离合器(WSC)的释放状态下进行所述发动机起动控制时,在所述输入离合器(C1)被设为释放状态的情况下,在进行了所述输入离合器(C1)的向接合状态的切换后开始所述发动机起动控制,在通过所述电动机(MG)使所述发动机(12)的转速(Ne)上升至比所述规定转速(Nx)低的规定起动转速(Nest)后对所述发动机(12)进行点火来使所述发动机(12)自行旋转,之后,若所述发动机(12)的转速(Ne)超过了所述规定转速(Nx),则将所述输入离合器(C1)切换向释放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离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洋一山下俊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