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伟民专利>正文

一种三维立体变压器线圈的专用卷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371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立体变压器线圈的专用卷制装置,由定位机构6、旋转机构7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定位机构6由固定架16、位于固定架16中上部的中心轴8、可升降的托架1、紧固横梁10和上、下夹板9组成,旋转机构7由可对半拆分的绕线轮2、至少一对主动齿轮3、至少两对从动齿轮4、电动机14和链齿轮15组成。通过中心轴8转动铁心5三分之一周(120°)后上升托架1,然后紧固锁紧上横梁10,即可绕第二相线圈,如此循环操作直至绕制完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绕制的线圈结构紧凑、导线排列均匀、整齐,使变压器的噪声及空载损耗小,节省时间和人力,制作成本低。(*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的卷制装置,特别是一种三维立体变压器线圈的专用卷制装置,属于变压器的制造设备
目前,大多数电力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的铁心都是采用45°斜接缝迭片结构,而高、低压线圈是在类似车床般的绕线机上用模具绕好,然后拆开铁心上的铁轭片,将绕制好的线圈套装于相应的三相心柱上,再将铁轭片一片一片插回去并紧固好,这种制备方法,不仅浪费工时和人力、机械化程度及生产效率低,而且变压器损耗大、噪声高。而对专利申请号为“99236753.0”的技术专利申请,其铁心是三维立体全封闭的,预先绕制好的线圈根本无法套入相应的心柱上,必须手工一圈一圈地绕制,制作过程更长、劳动效率更低,更浪费时间和人力。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绕制三维立体变压器线圈过程长、劳动效率低,浪费时间和人力的缺点,提供一种三维立体变压器线圈的专用卷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一种三维立体变压器线圈的专用卷制装置,由定位机构、旋转机构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定位机构由固定架、位于固定架中上部的中心轴、可升降的托架、紧固横梁和上、下夹板组成,旋转机构由可对半拆分的绕线轮、至少一对主动齿轮、至少两对从动齿轮、电动机和链齿轮组成,绕线轮可绕铁心心柱旋转、其外围设置外齿圈,绕线轮通过该外齿圈与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链轮与主动齿轮连接,绕线轮上设置出线孔、止口,止口设置由绝缘纸板卷成的绝缘纸筒;形成一个调速电机、主动齿轮、绕线轮、从动齿轮的旋转机构,导线从绕线轮的止9进入、从出线孔输出,自动绕制在铁心的心柱上。三维立体变压器铁心由中心轴承托固定架上,将该铁心绕中心轴旋转至设定位置后,用可升降的托架将铁心托住,并用上、下夹板夹牢,如此定好的位置即为铁心某一心柱的绕线位置,将上横梁锁紧固定铁心不动,即可绕线。绕完其中一相线圈后,可松开锁紧横梁,下降可升降的托架,通过中心轴转动铁心三分之一周(120°)后上升托架,然后紧固锁紧上横梁,即可绕第二相线圈,如此循环操作直至绕制完毕一个铁心后,更换另一铁心。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还设置手动齿轮、手动齿轮转柄、上转盘、下转盘,通过旋转手动齿轮控制主动齿轮与绕线轮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主动齿与绕线轮之间的啮合程度;通过转动上转盘、下转盘控制从动齿轮与绕线轮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从动齿轮与绕线轮之间的啮合程度。可对半拆分的轮绕线轮的两半由连接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突出优点1.由于绕线轮2为易装拆式,可以方便在套装于任何一相心柱上,铁心5可以任意转动,因此每相线圈由本技术自动卷制而成,绕制线圈过程短、劳动效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2.绕制的线圈结构紧凑、导线排列均匀、整齐,使变压器的噪声小、空载损耗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应用实例1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应用实例1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三维立体变压器铁心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2和图3构成本技术的实施例1。从图1、图2和图3可知,本实施例由定位机构6、旋转机构7组成,定位机构6由固定架16、位于固定架16中上部的中心轴8、中心轴转柄11、可升降的托架1、紧固横梁10和上、下夹板9组成,旋转机构7由可对半拆分的绕线轮2、一对主动齿轮3、两对从动齿轮4、电动机14、链齿轮15、手动齿轮12、手动齿轮转柄13、上转盘20、下转盘21组成,绕线轮2的两半由连接板17固定连接并可绕铁心心柱5旋转、其外围设置外齿圈,绕线轮2通过该外齿圈与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啮合连接,通过旋转手动齿轮12控制主动齿轮3与绕线轮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主动齿3与绕线轮2之间的啮合程度;通过转动上转盘20、下转盘21控制从动齿轮4与绕线轮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从动齿轮4与绕线轮2之间的啮合程度;电动机14的输出轴通过链轮15与主动齿轮3连接,绕线轮2上设置出线孔18、止口19,止口19设置由绝缘纸板卷成的绝缘纸筒;形成一个调速电机14、主动齿轮3、绕线轮2、从动齿轮4的旋转机构7,导线从绕线轮2的止口19进入、从出线孔18输出,自动绕制在铁心的心柱5上。从图1、图2可知,三维立体铁心5由中心轴8承托固定架16上,将该铁心5绕中心轴8旋转至设定位置后,用可升降的托架1将铁心5托住,并用上、下夹板9夹牢,如此定好的位置即为铁心5某一心柱的绕线位置,将上横梁10锁紧固定铁心5不动,即可绕线。绕完其中一相线圈后,可松开锁紧横梁10,下降可升降的托架1,通过中心轴8转动铁心5三分之一周(120°)后上升托架1,然后紧固锁紧上横梁10,即可绕第二相线圈,如此循环操作直至绕制完毕一个铁心后,更换另一铁心。从图3、图4可知,线圈是这样绕上去的将绕线轮2装于某相铁心柱上,用连接板17在接逢处固定好,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套在该相铁心柱上的齿圈兼绕线模端板功能,摇动手动齿轮转柄13,使左右二个主动齿轮3上升与左右二个绕线轮2啮合,分别转动上转盘20和下转盘21,使左右四个从动齿轮4也与左右绕线轮2啮合,这些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均匀分布在绕线轮2的外圈啮合线上,成“众星捧月”状;由调速电机14通过链轮15带动主动齿轮3,主动齿轮3带动绕线轮2旋转,此时在绕线轮2的止口19上缠上纸板,卷成纸筒,在绕线轮2一侧开出线孔18,将导线起头引出线孔18并拆弯即可绕线,在立柱一侧装设一计数齿轮22、23,配装好匝数记录仪,即可对实际绕线匝数进行精确计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立体变压器线圈的专用卷制装置,由定位机构(6)、旋转机构(7)组成,其特征是:定位机构(6)由固定架(16)、位于固定架(16)中上部的中心轴(8)、可升降的托架(1)、紧固横梁(10)和上、下夹板(9)组成,旋转机构(7)由可对半拆分的绕线轮(2)、至少一对主动齿轮(3)、至少两对从动齿轮(4)、电动机(14)和链齿轮(15)组成,绕线轮(2)可绕铁心心柱(5)旋转、其外围设置外齿圈,绕线轮(2)通过该外齿圈与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啮合连接,电动机(14)的输出轴通过链轮(15)与主动齿轮(3)连接,绕线轮(2)上设置出线孔(18)、止口(19),止口(19)设置由绝缘纸板卷成的绝缘纸筒;形成一个调速电机(14)、主动齿轮(3)、绕线轮(2)、从动齿轮(4)的旋转机构,导线从绕线轮的止口(19)进入、从出线孔(18)输出,自动绕制在铁心的心柱(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立体变压器线圈的专用卷制装置,由定位机构(6)、旋转机构(7)组成,其特征是定位机构(6)由固定架(16)、位于固定架(16)中上部的中心轴(8)、可升降的托架(1)、紧固横梁(10)和上、下夹板(9)组成,旋转机构(7)由可对半拆分的绕线轮(2)、至少一对主动齿轮(3)、至少两对从动齿轮(4)、电动机(14)和链齿轮(15)组成,绕线轮(2)可绕铁心心柱(5)旋转、其外围设置外齿圈,绕线轮(2)通过该外齿圈与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啮合连接,电动机(14)的输出轴通过链轮(15)与主动齿轮(3)连接,绕线轮(2)上设置出线孔(18)、止口(19),止口(19)设置由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谢伟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