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40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2)通过焊缝Ⅱ(16)连接,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5)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通过多个两层焊点连接,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5)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2)通过焊缝Ⅰ(6)连接,形成焊接总成Ⅰ,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4)与前纵梁本体(3)通过多个两层焊点连接,形成焊接总成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在数据前期阶段即提高车身局部刚度,避免后期整改周期与成本,进而有效提升前副车架系统NVH性能指标,对于改善整车NVH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顾客对汽车NVH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致于开发前期对汽车NVH的考察标准不断提高。前副车架作为重要的底盘件,承受多种复杂的路况载荷,这对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的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局部结构刚度不足,将导致前副车架垂向模态偏低,同时对前副车架上的其它底盘接附点IPI(动刚度)、NTF(噪声传递函数)带来NVH风险,最终导致车内更大的振动和噪声。现有结构主要的形式为前副车架安装螺母直接焊接在前副车架右中安装座外板内部,且前副车架安装螺母未与右前纵梁本体发生焊接关系(即贯穿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加强结构,在数据前期阶段即提高车身局部刚度,避免后期整改周期与成本,进而有效提升了前副车架系统NVH性能指标,对于改善整车NVH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
[000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包括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前副车架安装螺母、前纵梁本体、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通过焊缝Ⅱ连接,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通过多个两层焊点连接,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通过焊缝Ⅰ连接,形成焊接总成Ⅰ,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与前纵梁本体通过多个两层焊点连接,形成焊接总成Ⅱ。
[0006]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通过第一焊点、第二焊点、第三焊点焊连接。
[0007]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与前纵梁本体通过第四焊点、第五焊点、第六焊点、第七焊点、第八焊点、第九焊点、第十焊点焊接。
[0008]所述的焊接总成Ⅰ与焊接总成Ⅱ通过两层焊点焊接和三层焊点,两层焊点是十一焊点、十二焊点,三层焊点是第一三层焊点、第二三层焊点焊接,同时通过焊缝Ⅲ、焊缝Ⅳ焊接前副车架安装螺母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
[0009]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包括前副车架左中安装座内板和前副车架右中安装座内板。
[0010]所述的前纵梁本体包括左前纵梁本体和右前纵梁本体。
[0011]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包括前副车架左中安装座支撑件和前副车架右中安装座支撑件。
[0012]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包括前副车架左中安装座外板和前副车架右中安装座外板。
[0013]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与延长至纵梁内部的前副车架安装螺母形成焊接关系。
[0014]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提高前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位置局部结构,对改善整车NVH性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申请的改进的思路集中在:1)增加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的料厚;2)在前副车架右中安装座外板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形成的空腔内增加隔板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焊接;3)将前副车架安装螺母延长至前纵梁本体下表面与之焊接。总之,从本申请的优化思路可知,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点局部结构的强弱对整车NVH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针对这一共性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加强结构在数据前期阶段来提高局部刚度,提升整车NVH性能,避免后期整改周期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创新有两点:其一,在传统结构上延长前副车架安装螺母至前纵梁本体内部;其二,在前纵梁本体内部设计新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结构与延长至纵梁内部的前副车架安装螺母形成焊接关系。新的加强结构经CAE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前副车架下摆臂前后接附点、后悬置接附点等动刚度提升了15%、NTF(噪声传递函数)降低了3

5dB、前副车架垂向模态提升了5

10Hz,有效提升了前副车架系统的NVH性能指标,对于改善整车NVH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在数据前期阶段即提高车身局部刚度,避免后期整改周期与成本,进而有效提升前副车架系统NVH性能指标,对于改善整车NVH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的焊接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的焊接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的焊接总成Ⅰ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的焊接总成Ⅱ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2、前副车架安装螺母;3、前纵梁本体;4、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5、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6、焊缝Ⅰ;7、第四焊点;8、第五焊点;9、焊缝Ⅲ;10、第六焊点;11、第七焊点;12、第八焊点;13、焊缝Ⅳ;14、第九焊点;15、第十焊点;16、焊缝Ⅱ;17、第一焊点;18、第一三层焊点;19、十一焊点;20、十二焊点;21、第二三层焊点;22、第二焊点;23、第三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包括前副车架中安装座
内板1、前副车架安装螺母2、前纵梁本体3、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4、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5,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2通过焊缝Ⅱ16连接,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5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通过多个两层焊点连接,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5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2通过焊缝Ⅰ6连接,形成焊接总成Ⅰ,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4与前纵梁本体3通过多个两层焊点连接,形成焊接总成Ⅱ。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基于独特的构思,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根据专利技术人的研究,提高前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位置局部结构,对改善整车NVH性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申请的改进的思路集中在:1)增加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的料厚;2)在前副车架右中安装座外板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形成的空腔内增加隔板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焊接;3)将前副车架安装螺母2延长至前纵梁本体3下表面与之焊接。总之,从本申请的优化思路可知,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点局部结构的强弱对整车NVH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针对这一共性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加强结构在数据前期阶段来提高局部刚度,提升整车NVH性能,避免后期整改周期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创新有两点:其一,在传统结构上延长前副车架安装螺母至前纵梁本体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前副车架安装螺母(2)、前纵梁本体(3)、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4)、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5),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2)通过焊缝Ⅱ(16)连接,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5)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通过多个两层焊点连接,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5)与前副车架安装螺母(2)通过焊缝Ⅰ(6)连接,形成焊接总成Ⅰ,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4)与前纵梁本体(3)通过多个两层焊点连接,形成焊接总成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外板(5)与前副车架中安装座内板(1)通过第一焊点(17)、第二焊点(22)、第三焊点(23)焊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安装座支撑件(4)与前纵梁本体(3)通过第四焊点(7)、第五焊点(8)、第六焊点(10)、第七焊点(11)、第八焊点(12)、第九焊点(14)、第十焊点(15)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杰石向南单福奎唐余林何云贵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