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八面体形貌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八面体形貌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电子通讯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锂二次电池需求不断增加,电池级钴酸锂最为3C数码领域的重要原料,尤其是高端领域的数码产品目前是供不应求,据相关需求数据调查,2005年全球对四氧化三钴的需求不到1万吨,2020年对四氧化三钴的需求已经达到5万吨,目前四氧化三钴生产大多以球形四氧化三钴粉体材料为主,而实际上四氧化三钴最好的生产品质要求以八面体和多面体形貌为主,现有制备方法得到的球形四氧化三钴很难在比表面积、粒度分布等同时达到要求,故需要开发出能产业化的八面体形貌的四氧化三钴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八面体形貌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八面体形貌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0006](1)分别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面体形貌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分别配制氯化钴溶液、碳酸氢铵溶液;(2)向晶种釜中加入底液并搅拌,控制底液的pH 7.5
‑
8.0;(3)将氯化钴溶液、碳酸氢铵溶液同时加入到晶种釜中进行合成反应,维持晶种釜内浆料pH为7.0
‑
7.3,控制合成反应得到的晶种的生长速度为每8小时增长0.75μm
‑
1.25μm,当晶种的粒度D50生长至13.0μm
‑
15.0μm时停止反应;(4)将晶种釜中生成的碳酸钴晶种的一半分出至成品釜中,然后向成品釜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控制成品釜中浆料的pH为7.6
‑
8.0,然后将氯化钴溶液、碳酸氢铵溶液同时加入到成品釜中进行合成反应,维持成品釜中的浆料pH为7.0
‑
7.3,控制合成反应生成的物料的生长速度为每8小时增长0.35μm
‑
0.55μm,当物料的粒度D50生长至18.0μm
‑
20.0μm时停止反应,得到碳酸钴成品;(5)将碳酸钴成品通过离心洗涤、煅烧、破碎、筛分除铁得到八面体形貌的四氧化三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氯化钴溶液中的钴浓度为100g/L
‑
140g/L、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200g/L
‑
280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底液是通过向晶种釜中依次加入纯水、碳酸氢铵溶液配制得到,所述底液中碳酸氢铵浓度为5g/L
‑
10g/L,加入的纯水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易全瑞,刘文泽,刘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