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釉面镀膜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65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陶瓷釉面镀膜电阻,包括陶瓷基体、与该陶瓷基体结合成一体的釉面层,其特征在于该釉面层上部设置有与之结合成一体的镀膜电阻层。(*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膜电阻产品,特别是一种可作为大功率发热体的陶瓷釉面镀膜电阻
技术介绍
现有膜电阻产品分碳膜电阻和金属膜电阻,虽然规格种类繁多,但由于其结构和材料限制,很难做成大功率膜电阻即放热电阻,因此,膜电阻在大功率发热体如电暖器、电热器等应用上尚属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大功率发热体上应用的陶瓷釉面镀膜电阻。实现该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该陶瓷釉面镀膜电阻的构成包括陶瓷基体、与该陶瓷基体结合成一体的釉面层,该釉面层上部设置有与之结合成一体的镀膜电阻层。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膜电阻产品,是由真空条件下,离化分子与釉面结合成膜,其结合牢固且膜层具有与基材相类似的机械、物理特性,电阻材料和基材一体化,膜层超薄美观,作为大功率发热电阻在发热体及其他条件恶劣或大面积发热材料等方面应用时,不变形,不拉断。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产品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特对宽0.9cm、长147cm的膜层作电阻特性实验,其实验结果表明膜层为线性电阻材料,电阻为600Ω,据此加宽膜层可提高功率,同时在2小时发热实验(耐压)后无异样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由陶瓷基层1、釉面层2、金属钛层3、氮化钛层4构成,该釉面层2与陶瓷基层1的结合按传统制陶工艺形成,其上部设置的与之结合成一体的镀膜电阻层为双层结构,直接与釉面层结合的是金属钛层3,表层是氮化钛层4。釉面凸镀膜工艺是将釉面完好的干净陶瓷板放入真空室,加热抽真空达6.6×10-3pa,打开轰偏(低电压)激活带电离子,打开离化源\加氩气保护,使钛离子加速打在釉面上,然后略加偏电压,加入氮气,使不易导电的氮化钛成外膜,而形成一个由金属钛层3和氮化钛层4合成层的电阻膜层,该电阻膜层实际厚度约1.7~1.9μ,成膜后对膜层进行化学处理,按实际阻值要求处理成相应形状,使之成为技术优点突出的电阻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陶瓷釉面镀膜电阻,包括陶瓷基体、与该陶瓷基体结合成一体的釉面层,其特征在于该釉面层上部设置有与之结合成一体的镀膜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宝丰戴文革王殿儒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展昶钛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