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394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桅杆调向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固定片和围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加固板设置缓冲杆、回力弹簧,由于加固板的底部均呈垂直状与底板固定使得加固板整体的稳定性较强,不易发生变形,通过将缓冲杆嵌入安装片的方式使得缓冲杆能够与支架固定,当支架遭遇强风侵袭时缓冲杆表面的回力弹簧受到风压而进行收缩,从而减少风力对支架的直接作用,使得装置能有效将轮船在行驶过程中强风所带来的风阻风速进行降低,从而桅杆不容易出现因遭遇强风而出现倾斜,进而有效避免在严重情况下容易造成轮船出现侧翻或者偏航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桅杆调向支撑
,具体为一种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桅杆是指船上悬挂帆和旗帜、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的柱杆,木质的长圆竿或金属柱,通常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可以支撑横桁帆下桁、吊杆或斜桁。
[0003]但是现有的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将轮船在行驶过程中强风所带来的风阻风速进行降低,从而桅杆容易出现因遭遇强风而出现倾斜,严重情况下容易造成轮船出现侧翻或者偏航的情况,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衔接桅杆后不能灵活调整桅杆的固定方向,从而导致桅杆在强风、暴雨等特殊环境下应急效率较差,不能及时对桅杆进行调整,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将轮船在行驶过程中强风所带来的风阻风速进行降低,从而桅杆容易出现因遭遇强风而出现倾斜,严重情况下容易造成轮船出现侧翻或者偏航的情况,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衔接桅杆后不能灵活调整桅杆的固定方向,从而导致桅杆在强风、暴雨等特殊环境下应急效率较差,不能及时对桅杆进行调整,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固定片和围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板;
[0007]所述围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马达机,所述底板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监控机箱,所述底板的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机箱,所述马达机的顶部设有配电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的顶部镶嵌有垂直状衔接的支架,且支架顶部衔接孔的内部呈螺纹状,所述支撑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呈统一水平线固定的安装片,所述固定片的表面均设有贯通状的圆形安装螺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板的底部均呈垂直状与底板固定,所述加固板的一侧均固定有缓冲杆,且缓冲杆一端呈嵌入状与安装片衔接,所述加固板的表面均设有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回力弹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围板的左右两侧表面均设有卡盘,所述卡盘的中间设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呈嵌入状与支撑块衔接,且转动杆与控制机箱呈串联状,所述配电器的表面设有稳定器,且稳定器表面上下两端均设有提示灯,所述配电
器的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线束,且连接线束与转动杆串联。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平监控机箱的表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显示屏和启动开关,所述水平监控机箱的顶部设有导线,且导线与支架串联,所述马达机的前端表面想要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镶嵌有串联线束,且套管和串联线束的衔接处均设有密封套环。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箱的前端表面设有凹面状的圆形连接插口,且连接插口的内径大小与串联线束的直径大小吻合,所述控制机箱的右侧表面固定有控制芯片,且控制芯片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导电线束,所述控制机箱的顶部最左右两端均控制档杆。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装置能有效将轮船在行驶过程中强风所带来的风阻风速进行降低,从而桅杆不容易出现因遭遇强风而出现倾斜,进而有效避免在严重情况下容易造成轮船出现侧翻或者偏航的情况,有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衔接桅杆后能灵活调整桅杆的固定方向,从而有效提高了桅杆在强风、暴雨等特殊环境下应急效率,确保船员能够及时对桅杆进行调整,有利于实际使用。
[0014]1、通过加固板设置缓冲杆、回力弹簧,由于加固板的底部均呈垂直状与底板固定使得加固板整体的稳定性较强,不易发生变形,通过将缓冲杆嵌入安装片的方式使得缓冲杆能够与支架固定,当支架遭遇强风侵袭时缓冲杆表面的回力弹簧受到风压而进行收缩,从而减少风力对支架的直接作用,使得装置能有效将轮船在行驶过程中强风所带来的风阻风速进行降低,从而桅杆不容易出现因遭遇强风而出现倾斜,进而有效避免在严重情况下容易造成轮船出现侧翻或者偏航的情况。
[0015]2、通过围板设置卡盘、转动杆,配电器设置稳定器、提示灯以及连接线束,使得配电器内部电力能够通过稳定器进行稳定,避免出现电压不稳的情况,并通过连接线束将电力导入转动杆内部,确保转动杆能够通过电力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产生的动能能够带动围板内部的支撑块进行摆动,使得装置在衔接桅杆后能灵活调整桅杆的固定方向,从而有效提高了桅杆在强风、暴雨等特殊环境下应急效率,确保船员能够及时对桅杆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控制机箱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固定片;201、安装螺孔;3、围板;301、卡盘;302、转动杆;4、支撑块;401、支架;402、衔接孔;403、安装片;5、加固板;501、缓冲杆;502、回力弹簧;6、马达机;601、套管;602、串联线束;603、密封套环;7、水平监控机箱;701、导线;702、启动开关;703、显示屏;8、控制机箱;801、连接插口;802、控制芯片;803、导电线束;804、控制档杆;9、配电器;901、稳定器;902、连接线束;903、提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固定片2和围板3,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2,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板3;
[0023]围板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块4,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5,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马达机6,底板1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监控机箱7,底板1的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机箱8,马达机6的顶部设有配电器9。
[0024]其中,支撑块4的顶部镶嵌有垂直状衔接的支架401,且支架401顶部衔接孔402的内部呈螺纹状,支撑块4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呈统一水平线固定的安装片403,固定片2的表面均设有贯通状的圆形安装螺孔201;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桅杆能够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固定片(2)和围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板(3);所述围板(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块(4),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5),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马达机(6),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监控机箱(7),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机箱(8),所述马达机(6)的顶部设有配电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4)的顶部镶嵌有垂直状衔接的支架(401),且支架(401)顶部衔接孔(402)的内部呈螺纹状,所述支撑块(4)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呈统一水平线固定的安装片(403),所述固定片(2)的表面均设有贯通状的圆形安装螺孔(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5)的底部均呈垂直状与底板(1)固定,所述加固板(5)的一侧均固定有缓冲杆(501),且缓冲杆(501)一端呈嵌入状与安装片(403)衔接,所述加固板(5)的表面均设有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回力弹簧(5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船桅杆用稳定性强的调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3)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智臻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圣荣海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