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363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材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包括:运料车;顶升平台;平推装置,设置在运料车一端,且位于第一高度,平推装置沿水平方向运动,将第一高度的铜板向远离平推装置的一端推动;接收装置,设置在运料车另一端,接收装置对平推装置推出的铜板进行接收;移动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移动机构上固定设置有两组驱动机构,两组驱动机构分别与接收装置两端转动连接,两组驱动机构分别控制接收装置两端的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平推装置将铜板向远离平推装置的一端推动,接收装置对铜板进行接收,移动机构平移至中频感应炉上方,然后将接收装置倾斜,将铜板滑下中频感应炉内,实现了自动投料。自动投料。自动投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材生产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丝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工序:首先通过上引连铸工艺生产出大长度的光亮无氧铜杆,然后通过连续挤压工艺缩小光亮无氧铜杆的直径,使之成为直径较小的铜杆坯料,再通过多次连续轧制的连轧工艺不断地缩小铜杆坯料的直径,最后通过冷拉工艺将细铜杆加工成铜丝,直至制备获得符合出厂规格要求的铜丝。
[0003]在上引连铸生产光亮无氧铜杆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向中频感应熔炉内投放板状的原料铜块,在现有技术中,实现上述作业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取料杆,采用人工方式夹取原料铜块后远距离地投放到中频感应熔炉内,上述作业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且劳动强度较大,且作业对于人员而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0004]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包括:
[0007]运料车,所述运料车上堆垛有若干铜板;
[0008]顶升平台,所述运料车位于所述顶升平台上,所述顶升平台将所述运料车向上顶升;
[0009]平推装置,所述平推装置设置在所述运料车一端,且位于第一高度,所述平推装置沿水平方向运动,将所述第一高度的铜板向远离所述平推装置的一端推动;
[0010]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运料车另一端,所述接收装置对所述平推装置推出的铜板进行接收;
[0011]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机构上固定设置有两组驱动机构,两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接收装置两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控制所述接收装置两端的水平高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0013]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在靠近所述运料车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接框架与两组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连接;
[0014]两U型钢,两所述U型钢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上,两所述U型钢水平设置且相互平
行,两所述U型钢开口相对设置;
[0015]所述平推装置将铜板推出时,铜板位于两所述U型钢之间并沿两所述U型钢长度延伸方向移动,两所述U型钢对铜板进行支撑接收。
[0016]进一步地,两所述U型钢开口内设置有两组滚轮,两组所述滚轮以水平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铜板在沿所述U型钢长度延伸方向运动时,所述铜板位于两组所述滚轮之间。
[0017]进一步地,两所述U型钢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上,两所述U型钢可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所述连接框架在垂直于铜板运动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两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U型钢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调节所述U型钢之间的距离。
[001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0019]调节螺杆,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U型钢上对应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螺纹孔相互配合;
[0020]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U型钢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弹性件限制所述U型钢向靠近所述限位板的方向运动。
[002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调节螺杆上。
[0022]进一步地,所述平推装置在靠近所述运料车的一端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外套设有柔性材料。
[0023]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装置上设置有挡块,在所述平推装置推动第一高度的铜板时,所述挡块限制下一层的铜板运动。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运料车、顶升平台、平推装置、接收装置和移动机构,平推装置位于第一高度,并沿水平方向运动,将第一高度的铜板向远离平推装置的一端推动,接收装置对铜板进行接收,移动机构上固定设置有两组驱动机构,两组驱动机构分别与接收装置两端转动连接,在接收装置对铜板进行接收时,两组驱动装置保持接收装置水平,接收装置接收完铜板后,移动机构平移至中频感应炉上方,然后两组驱动装置将接收装置倾斜,将铜板滑下中频感应炉内,实现自动投料。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5为接收装置的俯视图;
[0031]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附图标记:1、运料车;2、顶升平台;3、平推装置;31、推块;4、接收装置;41、连接框架;411、挡板;42、U型钢;421、滚轮;43、调节装置;431、调节螺杆;432、弹性件;44、挡板;5、
移动机构;51、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如图1至6所示: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包括:
[0037]运料车,运料车上堆垛有若干铜板;
[0038]顶升平台,运料车位于顶升平台上,顶升平台将运料车向上顶升;
[0039]平推装置,平推装置设置在运料车一端,且位于第一高度,平推装置沿水平方向运动,将第一高度的铜板向远离平推装置的一端推动;
[0040]接收装置,接收装置设置在运料车另一端,接收装置对平推装置推出的铜板进行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料车(1),所述运料车(1)上堆垛有若干铜板;顶升平台(2),所述运料车(1)位于所述顶升平台(2)上,所述顶升平台(2)将所述运料车(1)向上顶升;平推装置(3),所述平推装置(3)设置在所述运料车(1)一端,且位于第一高度,所述平推装置(3)沿水平方向运动,将所述第一高度的铜板向远离所述平推装置(3)的一端推动;接收装置(4),所述接收装置(4)设置在所述运料车(1)另一端,所述接收装置(4)对所述平推装置(3)推出的铜板进行接收;移动机构(5),所述移动机构(5)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机构(5)上固定设置有两组驱动机构(51),两组所述驱动机构(51)分别与所述接收装置(4)两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驱动机构(51)分别控制所述接收装置(4)两端的水平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4)包括:连接框架(41),所述连接框架(41)在靠近所述运料车(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接框架(41)与两组所述驱动机构(51)转动连接;两U型钢(42),两所述U型钢(42)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41)上,两所述U型钢(42)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两所述U型钢(42)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平推装置(3)将铜板推出时,铜板位于两所述U型钢(42)之间并沿两所述U型钢(42)长度延伸方向移动,两所述U型钢(42)对铜板进行支撑接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氧铜杆上引连铸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U型钢(42)开口内设置有两组滚轮(421),两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祝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凯悦铜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