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用降噪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用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对沿线周边环境及运营车辆内部环境影响很大,是环境的污染源之一,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行车密度的增加,对周边环境影响也愈加严重,使得人们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其中噪声污染尤为突出。目前,如何解决高速列车引起的噪声危害已成为铁路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难题。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关部门规划新线时甚至出现过公众抵制的情况,原因是高速铁路的噪声与振动污染问题。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因环评没有过关而无法修建的线路,因此,研究一些行之有效的减振降噪的措施迫在眉睫。大量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证明当列车行车速度为50km/h
‑
300km/h之间时,轮轨噪声是铁路噪声的主要噪声源。然而,我国绝大部分铁路运营速度均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研究一些经济适用的降低轮轨噪声的措施很有意义。目前,国内外为解决轨道交通产生的噪声问题做了大量工作。
[0003]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用降噪结构,包括两组钢轨(1)、枕木(2),两组所述钢轨(1)平行架设于枕木(2)两侧,所述钢轨(1)与枕木(2)连接处设有降噪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3)包括承压主板(31)、固定横柱(32)、下压联动杆(33),所述承压主板(31)顶部与钢轨(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横柱(32)两端横向连接枕木(2)两侧内壁,所述下压联动杆(33)顶端与固定横柱(32)活动连接;所述承压主板(31)与固定横柱(32)之间设有电动机构(34),所述电动机构(34)包括感压电阻(35)、压电杆(36)、转机(37),所述压电杆(36)设于转机(37)左端,所述感压电阻(35)设于压电杆(36)上方;所述下压联动杆(33)下端设有通液阀(38),所述通液阀(38)包括通液上段(381)、通液下段(382),所述通液下段(382)顶端与通液上段(38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通液下段(382)两侧分别设有通液管道(383);所述通液阀(38)还包括进液口(384),所述进液口(384)设于通液下段(382)下方,所述进液口(384)两端均设有一个通液块(385),所述通液块(385)内设有进液管道(386),所述进液管道(386)与进液口(384)导通连接;所述枕木(2)围绕降噪组件(3)设有降噪腔(21),所述降噪腔(21)为密封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1)与枕木(2)连接处设有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主体(41)、连接卡栓(42)、减压件(43),所述连接卡栓(42)设于连接主体(41)上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红火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