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前端冷却装置及车载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958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52
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前端冷却装置及车载空调,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储液罐;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分别设于冷凝器芯体的两端并与冷凝器芯体相连通;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区连通,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区连通;储液罐设于第二集流管的外部,且储液罐的进气口与第三冷凝区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区连通,储液罐的出气口与过冷区的一端通过第六区连通。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芯体的最上部,避免被冷凝器下方的其他器件遮挡。遮挡。遮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前端冷却装置及车载空调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前端冷却装置及车载空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整车需要冷却的部件越来越多,传统燃油车上发动机、涡轮增压、变速箱均需要冷却,前端冷却装置需要布置散热器、中冷器、油冷器以及冷凝器;油电混合动力车上发动机、涡轮增压、变速箱、电机、电池需均要冷却,前端冷却装置需要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增加电机散热器和电池散热器。空调系统的热量完全需要依赖冷凝器散发到环境中去,随着前端冷却装置中各种散热器数量的增多,冷凝器的换热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0003]现有技术中,冷凝器的过冷区在冷凝器的最下部,同时也是冷凝器中冷媒温度最低的部位,如果过冷区被遮挡,冷凝器过冷区中的冷媒有被空气加热的可能,系统过冷度变小,制冷效果将大大减弱。
[0004]因此,期待专利技术一种冷凝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凝器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的最下部而导致制冷效果减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凝器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的最下部而导致制冷效果减弱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储液罐;
[0007]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分别设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两端并与所述冷凝器芯体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有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以将所述第一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有第三隔片和第四隔片以将所述第二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所述第一区设有冷媒入口,所述第三区设有冷媒出口;
[0008]所述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所述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四区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区连通;
[0009]所述储液罐设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外部,且所述储液罐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三冷凝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五区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过冷区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六区连通。
[0010]可选地,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冷媒入口。
[0011]可选地,还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冷媒出口。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固定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上分别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扁管,用于使冷媒流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内。
[0014]可选地,所述储液罐内设有干燥过滤器,用于过滤和干燥冷媒。
[0015]可选地,所述储液罐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第二集流管上。
[0016]一种前端冷却装置,包括所述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
[0017]一种车载空调,包括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区连通,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区连通,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芯体的最上部,避免被冷凝器下方的其他器件遮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凝器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的最下部而导致制冷效果减弱的问题。
[002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的第二集流管与储液罐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前端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冷凝器芯体;101、第一冷凝区;102、第二冷凝区;103、第三冷凝区;104、过冷区;2、第一集流管;201、第一隔片;202、第二隔片;203、第一区;204、第二区;205、第三区;3、储液罐;301、干燥过滤器;302、进气口;303、出气口;4、进气管;5、出气管;6、夹具;7、第二集流管;701、第四隔片;702、第三隔片;703、第四区;704、第五区;705、第六区;8、扁管;9、格栅;10、电机散热器;11、中冷器;12、冷凝器;13、散热器;14、冷却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储液罐;
[0029]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分别设于冷凝器芯体的两端并与冷凝器芯体相连通,其中,第一集流管内设有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以将第一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第二集流管内设有第三隔片和第四隔片以将第二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
隔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第一区设有冷媒入口,第三区设有冷媒出口;
[0030]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区连通,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区连通;
[0031]储液罐设于第二集流管的外部,且储液罐的进气口与第三冷凝区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区连通,储液罐的出气口与过冷区的一端通过第六区连通。
[0032]具体地,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区连通,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区连通,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芯体的最上部,避免被冷凝器下方的其他器件遮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凝器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的最下部而导致制冷效果减弱的问题。
[0033]进一步地,冷媒的流动方向由最下部的第一冷凝区依次流向第二冷凝区和第三冷凝区,冷媒在第三冷凝区经过第二集流管的第五区进入储液罐内,冷媒由储液罐经过第二集流管的第六区进入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和第三冷凝区的设置增加了流阻,有效增加了冷凝器的换热量。
[0034]在一个示例中,过冷区上置冷凝器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设于冷媒入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芯体、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储液罐;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分别设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两端并与所述冷凝器芯体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有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以将所述第一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有第三隔片和第四隔片以将所述第二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所述第一区设有冷媒入口,所述第三区设有冷媒出口;所述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所述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四区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区连通;所述储液罐设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外部,且所述储液罐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三冷凝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五区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过冷区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六区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珊珊刘强蒋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