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核级电气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14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涉及一种核级电气电缆的绝缘结构,本电缆是在导体线芯与其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之间设有绕包在导体线芯上的薄膜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的解决了采用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作绝缘材料时绝缘电阻值较低的问题,其工艺较简单。(*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缆,涉及一种核级电气电缆的绝缘结构。制造低烟无卤阻燃电缆常用聚烯烃作为绝缘和护套材料,为增加其阻燃性能必然适量混合如氢氧化铝等阻燃剂,测试表明,混有阻燃剂的上述绝缘材料其绝缘电阻值必然下降。就目前应用于核电站的电气电缆其结构不能满足阻燃和绝缘均能符合要求的需要,该类电缆通常有两种典型结构,一种是导体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外面挤包热塑性的低烟无卤阻燃护套,其主要不足是阻燃性能较差。另一种是导体线芯只设置辐照交联的低烟无卤阻燃绝缘层,因其绝缘层中加入了阻燃剂,其绝缘电阻值较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采用交联聚烯烃作绝缘材料时电缆绝缘电阻值较低这一矛盾的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核级电气电缆。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在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3与导体线芯1之间设有绕包在导体线芯上的薄膜绝缘层2。薄膜绝缘层2是厚度为0.02-0.05mm的聚脂薄膜绝缘层。电缆设置玻璃布带绕包层及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7。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技术。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截面示意图。图中1导体线芯,2薄膜绝缘层,3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4玻璃布带绕包层,5屏蔽层,6泄漏线,7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如图所示实施例为7芯核级电气控制电缆结构截面,在各铜线绞合导体线芯1上绕包有薄膜绝缘层2,本实施例采用0.02mm聚脂薄膜带绕包,之后再挤包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3,束状线芯和泄漏线6绕包玻璃布带绕包层4和铝塑复合带的屏蔽层5,其护套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7。本技术的绝缘交联度,耐温等级、机械强度及耐老化性能均符合要求,增设薄膜绝缘层不影响电缆整体阻燃性能,但可保证优良的绝缘电阻值。经测试成品电缆在环境温度为20℃时,绝缘电阻值≥3000MΩ·Km,90℃时≥3MΩ·Km,优于采用无卤阻燃聚烯烃作绝缘材料的同类产品。玻璃布带绕包层4取代一般聚脂薄膜绕包层可增强电缆的耐温性能机械强度。本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较好地解决了采用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作绝缘材料与绝缘电阻值较低的矛盾的显著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核级电气电缆,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屏蔽及玻璃布带绕包层、泄漏线、导体线芯及其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组成,其特征是:在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与导体线芯之间设有绕包在导体线芯上的薄膜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核级电气电缆,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屏蔽及玻璃布带绕包层、泄漏线、导体线芯及其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组成,其特征是在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与导体线芯之间设有绕包在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万春王彦马汉生徐坤于景广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安琪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