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型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738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型轮毂。包括轮毂主体和多个防滑装置,所述轮毂主体上设置有多个轮辐,所述轮毂主体外部安装有轮胎,所述防滑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轮辐上,所述防滑装置的一侧与轮胎的外圆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防滑装置与轮毂可拆卸的连接,当路面情况较好时,可以将防滑装置拆下,车轮的动平衡较好,当路面结冰时,可以将防滑装置装上,因为此时车速也较低,即使车轮的动平衡稍差对行驶的影响也不大;采用将防滑装置的一侧与轮胎的外圆周接触,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力,在车辆行驶时,防滑装置上的防滑板主要在轮胎的带动下转动,并且车辆的重量还是由轮胎承受,防滑装置不易损坏。防滑装置不易损坏。防滑装置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型轮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
,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型轮毂。

技术介绍

[0002]当路面有积雪或者结冰时,车辆在行驶中非常容易打滑,造成汽车失去控制,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车辆打滑,发展出了防滑轮毂技术。现有技术的防滑轮毂,防滑装置始终安装在轮毂上,当需防滑时,操作防滑块伸出高于轮胎一定高度,从而实现防止打滑的功能,但是,其结构复杂,当路面情况较好时,车辆一般开的速度比较高,车轮高速旋转,车轮的动平衡很难保证,此外,现有技术的防滑轮毂,当防滑块伸出后,防滑装置承担了车辆的全部重量,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滑型轮毂,采用防滑装置与轮毂可拆卸的连接,当路面情况较好时,可以将防滑装置拆下,车轮的动平衡较好,当路面结冰时,可以将防滑装置装上,因为此时车速也较低,即使车轮的动平衡稍差对行驶的影响也不大;采用将防滑装置的一侧与轮胎的外圆周接触,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力,在车辆行驶时,防滑装置上的防滑板主要在轮胎的带动下转动,并且车辆的重量还是由轮胎承受,防滑装置不易损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滑型轮毂,包括轮毂主体和多个防滑装置,所述轮毂主体上设置有多个轮辐,所述轮毂主体外部安装有轮胎,所述防滑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轮辐上,所述防滑装置的一侧与轮胎的外圆周接触。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轮辐靠近轮胎的一端其两侧设置有第一阻挡块,所述轮辐远离轮胎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滑装置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长孔,所述板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阻挡块,所述板体远离第一长孔的一端可滑动的连接有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包括安装部和防滑板,所述防滑板靠近第一长孔的一侧与轮胎的外圆周接触。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本轮毂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支板,所述锁紧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长孔,所述支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阻挡块,所述锁紧件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支板位于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之间,所述板体的一端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第三阻挡块的上表面与支板接触的边线与第一阻挡块的一条棱接触,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长孔和第一长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滑板靠近第一长孔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靠近第一长孔的一侧与轮胎的外圆周接触。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摩擦层的材质为橡胶,且摩擦层与轮胎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点状凸起。
[001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滑板远离轮胎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条。
[0011]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板体远离第一长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板体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的一端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该通孔将盖板紧固在板体上;所述安装部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通道,所述板体位于该通道内且两者滑动连接,该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凹台,所述凹台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盖板位于凹台内。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当路面情况较好时,可以将防滑装置拆下,当路面结冰时,再将防滑装置装上,车轮的动平衡较好;2、在车辆行驶时,防滑板主要在轮胎的带动下转动,并且防滑件与板体滑动连接,防滑板能随轮胎移动,车辆的重量还是由轮胎承受,防滑装置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防滑型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防滑型轮毂的防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板体与防滑件连接情况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一种防滑型轮毂的锁紧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防滑装置安装时的原理示意图。
[0018]图中:1、轮胎;2、轮毂主体;21、轮辐;211、第一螺纹孔;212、第一阻挡块;3、防滑装置;31、板体;311、第二阻挡块;312、第一长孔;313、第二螺纹孔;32、防滑件;321、安装部;322、防滑板;323、摩擦层;324、凸条;326、凹台;33、弹簧;34、盖板;35、第一螺栓;4、锁紧件;41、支板;411、第三阻挡块;42、第二长孔;43、侧板;5、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5所示,一种防滑型轮毂,包括轮毂主体2和多个防滑装置3,所述轮毂主体2上设置有多个轮辐21,所述轮毂主体2外部安装有轮胎1,每个所述防滑装置3都可拆卸的安装在轮辐21上,所述防滑装置3的一侧与轮胎1的外圆周接触。
[0021]所述轮辐21靠近轮胎1的一端其两侧设置有第一阻挡块212,所述轮辐21远离轮胎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11。
[0022]所述防滑装置3包括板体31,板体31采用金属等高强度材料制作。所述板体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长孔312,所述板体3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阻挡块311,第二阻挡块311和第一阻挡块212在轮毂主体2厚度方向上有一定的距离,优选第一阻挡块212的表面低于轮辐21的表面,第一阻挡块212与板体31的表面齐平。所述板体31远离第一长孔312的一端可滑动的连接有防滑件32,防滑件32采用金属等高强度材料制作。所述防滑件32包括安装部321和防滑板322,所述防滑板322靠近第一长孔312的一侧与轮胎1的外圆周接触。
[0023]本轮毂还包括锁紧件4,其采用金属等高强度材料制作。所述锁紧件4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支板41,所述锁紧件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长孔42,所述支板41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阻挡块411,所述锁紧件4的两侧设置有侧板43。所述支板41位于第一阻挡块212和第二阻挡块311之间,所述板体31的一端位于两个侧板43之间,两个侧板43之间的距离等于板体31的宽度,且板体31被压在锁紧件4和轮辐21之间,所述第三阻挡块411的上表面与支板41接触的边线与第一阻挡块212的一条棱接触。第二螺栓5穿过第二长孔42和第一长孔312与第一螺纹孔211螺纹连接,以便将锁紧件4固定。
[0024]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滑板322靠近第一长孔312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层323,所述摩擦层323靠近第一长孔312的一侧与轮胎1的外圆周接触。摩擦层323增大了防滑板322与轮胎1之间的摩擦力,在车轮转动时(尤其是防滑板322与地面接触时,此时车辆的重量压在防滑板322上),防滑板322主要在轮胎1的带动下转动,大幅降低了支板41所受的沿轮胎1外圆周切向的力,即支板41主要受拉力,不易损坏。为了获得较好的摩擦力,摩擦层323的内侧面与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型轮毂,包括轮毂主体(2)和多个防滑装置(3),所述轮毂主体(2)上设置有多个轮辐(21),所述轮毂主体(2)外部安装有轮胎(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3)可拆卸的安装在轮辐(21)上,所述防滑装置(3)的一侧与轮胎(1)的外圆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型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21)靠近轮胎(1)的一端其两侧设置有第一阻挡块(212),所述轮辐(21)远离轮胎(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型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3)包括板体(31),所述板体(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长孔(312),所述板体(3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阻挡块(311),所述板体(31)远离第一长孔(312)的一端可滑动的连接有防滑件(32);所述防滑件(32)包括安装部(321)和防滑板(322),所述防滑板(322)靠近第一长孔(312)的一侧与轮胎(1)的外圆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型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件(4),所述锁紧件(4)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支板(41),所述锁紧件(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长孔(42),所述支板(41)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阻挡块(411),所述锁紧件(4)的两侧设置有侧板(43);所述支板(41)位于第一阻挡块(212)和第二阻挡块(311)之间,所述板体(31)的一端位于两个侧板(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百龙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