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725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包括输送线、控制后台以及若干机械组装单元,控制后台分别与输送线和若干机械组装单元通信连接,若干机械组装单元均匀的靠近输送线设置,且每个机械组装单元抓取有机械部件,输送线的顶端面放置有机械主体,机械部件和机械主体组合构成机械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作量大、人力成本大、安全性低以及加装精度低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加装系统往往为半自动化,即在机械设备的加装过程往往需要由工作人员参与部分的加装,自动化程度低,这样的组装方式工作量大、人力成本大,并且由于机械设备的质量和体积过大,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性低,并且由于人工加装存在精度低,导致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和成品率低,给工厂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口碑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作量大、人力成本大、安全性低以及加装精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包括输送线、控制后台以及若干机械组装单元,控制后台分别与输送线和若干机械组装单元通信连接,若干机械组装单元均匀的靠近输送线设置,且每个机械组装单元抓取有机械部件,输送线的顶端面放置有机械主体,机械部件和机械主体组合构成机械设备。
[0006]进一步地,机械组装单元均包括机械组装设备和校准数据获取组件,每个机械组装设备分别与对应的校准数据获取组件和控制后台通信连接。
[0007]进一步地,输送线包括控制箱、输送履带以及若干组装固定托盘,输送履带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组装固定托盘,控制箱与控制后台通信连接。
[0008]进一步地,机械组装设备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通讯模块、设备底座、滑轨、支撑底座、机械臂、加装头组件、第一伺服电机组以及第二伺服电机组,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校准数据获取组件、第一通讯模块、加装头组件、第一伺服电机组以及第二伺服电机组通信连接,第一通讯模块与控制后台通信连接,设备底座、滑轨以及支撑底座依次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组设置于滑轨处,第二伺服电机组设置于机械臂处,加装头组件设置于机械臂的末端,机械臂的首端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第一伺服电机组包括均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滑轨伺服电机以及支撑伺服电机,滑轨伺服电机设置于设备底座与滑轨的连接处,支撑伺服电机设置于滑轨与支撑底座的连接处;
[0010]第二伺服电机组包括至少一个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机械臂伺服电机,每个机械臂伺服电机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机械臂的关节处;
[0011]加装头组件包括转换器、机械爪以及机械螺丝刀,转换器与机械臂的末端连接,且转换器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机械爪和机械螺丝刀均设置于转换器的末端,且机械爪与转换器的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机械螺丝刀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0012]进一步地,校准数据获取组件包括加装视觉模块、三维扫描模块以及第一传感器模块,加装视觉模块、三维扫描模块以及第一传感器模块均与对应的机械组装设备的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0013]进一步地,加装视觉模块包括识别摄像头、运动摄像头以及第一测距传感器,识别摄像头、运动摄像头以及第一测距传感器均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且识别摄像头设置于机械组装设备面向输送线的一侧,运动摄像头和第一测距传感器均设置于加装头组件处;
[0014]三维扫描模块设置于设备底座的顶端面,且三维扫描模块面向输送线设置;
[0015]第一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定位传感器以及若干第二测距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定位传感器以及若干第二测距传感器均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若干第二测距传感器一一对应的设置于雕刻设备的四侧。
[0016]进一步地,控制箱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以及履带伺服电机,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通讯模块和履带伺服电机通信连接,履带驱动电机的转动轴设置有输送履带。
[0017]进一步地,输送履带包括若干固定连接的V型履带块,相邻V型履带块之间设置有间隙,均匀设置的组装固定托盘设置于V型履带块的顶端面。
[0018]进一步地,组装固定托盘包括托盘底座、托盘、第一固定卡槽以及第二固定卡槽,托盘底座设置于V型履带块的顶端面,托盘设置于托盘底座的顶端面,第一固定卡槽设置于托盘顶端面的前后两边,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卡槽之间设置有第一螺旋导轨,第一螺旋导轨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卡槽设置于托盘顶端面的左右两边,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卡槽之间设置有第二螺旋导轨,第二螺旋导轨设置有第二固定杆。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采用机械组装设备、输送线以及控制后台的相互配合自动控制,提高了加装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工作人员的参与,减少了工作量和人力成本投入,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校准数据获取组件和机械组装设备进行加装精度的自动校准,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品质,降低了加装过程中的故障因素。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结构框图。
[0023]图2是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机械组装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加装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组装固定托盘结构示意俯视图。
[0027]图中,1、机械组装设备;11、设备底座;12、滑轨;13、支撑底座;14、机械臂;15、加装头组件;151、转换器;152、机械爪;153、机械螺丝刀;16、第一伺服电机组;17、第二伺服电机组;21、识别摄像头;22、运动摄像头;23、第一测距传感器;24、三维扫描模块;25、第二测距
传感器;3、输送线;31、控制箱;32、输送履带;321、V型履带块;33、组装固定托盘;331、托盘底座;332、托盘;333、第一固定卡槽;334、第二固定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释。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包括输送线3、控制后台以及若干机械组装单元,控制后台分别与输送线3和若干机械组装单元通信连接,若干机械组装单元均匀的靠近输送线3设置,且每个机械组装单元抓取有机械部件,输送线3的顶端面放置有机械主体,机械部件和机械主体组合构成机械设备;
[0031]机械组装单元接收控制后台的控制信号将抓取的机械部件组装至设置于输送线3上的机械主体处,并实时采集机械部件的姿态信息进行组装精度的自动校准,实时调整机械组装单元中设备的姿态,输送线3固定和输送机械主体至机械组装单元进行机械部件的加装工作,并实时调整机械主体的姿态,控制后台向机械组装单元和输送线3发送控制信号,并采集机械组装单元和输送线3的工作信息。
[0032]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机械组装单元均包括机械组装设备1和校准数据获取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3)、控制后台以及若干机械组装单元,所述的控制后台分别与输送线(3)和若干机械组装单元通信连接,若干所述的机械组装单元均匀的靠近输送线(3)设置,且每个机械组装单元抓取有机械部件,所述的输送线(3)的顶端面放置有机械主体,所述的机械部件和机械主体组合构成机械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机械组装单元均包括机械组装设备(1)和校准数据获取组件,每个所述的机械组装设备(1)分别与对应的校准数据获取组件和控制后台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线(3)包括控制箱(31)、输送履带(32)以及若干组装固定托盘(33),所述的输送履带(3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组装固定托盘(33),所述的控制箱(31)与控制后台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组装设备(1)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通讯模块、设备底座(11)、滑轨(12)、支撑底座(13)、机械臂(14)、加装头组件(15)、第一伺服电机组(16)以及第二伺服电机组(17),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校准数据获取组件、第一通讯模块、加装头组件(15)、第一伺服电机组(16)以及第二伺服电机组(17)通信连接,所述的第一通讯模块与控制后台通信连接,所述的设备底座(11)、滑轨(12)以及支撑底座(1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组(16)设置于滑轨(12)处,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组(17)设置于机械臂(14)处,所述的加装头组件(15)设置于机械臂(14)的末端,所述的机械臂(14)的首端与支撑底座(1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校准精度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组(16)包括均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滑轨伺服电机以及支撑伺服电机,所述的滑轨伺服电机设置于设备底座(11)与滑轨(12)的连接处,所述的支撑伺服电机设置于滑轨(12)与支撑底座(13)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组(17)包括至少一个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机械臂(14)伺服电机,每个所述的机械臂(14)伺服电机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机械臂(14)的关节处;所述的加装头组件(15)包括转换器(151)、机械爪(152)以及机械螺丝刀(153),所述的转换器(151)与机械臂(14)的末端连接,且转换器(151)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的机械爪(152)和机械螺丝刀(153)均设置于转换器(151)的末端,且机械爪(152)与转换器(151)的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旻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