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344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化纤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包括:一个背板,垂直设有两个出油孔;两个油盘,设于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出油孔的下方;两个上油装置,垂直设于所述背板上,且下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油盘内;两个压丝组件,设于所述背板上,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上油装置的下方;一个导丝组件,设于所述背板上,并位于压丝组件的下方;两个电磁阀,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油孔连通;两个液位传感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油盘内;一个MCU,分别与所述上油装置、电磁阀以及液位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纺丝上油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降低了纺丝上油的成本。降低了纺丝上油的成本。降低了纺丝上油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纤设备
,特别指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尼龙6,又叫PA6或者聚酰胺6,在生产尼龙6的过程当中,有个纺丝的工艺流程。而在纺丝的过程中,为了增加丝的集束性、减少摩擦系数、防静电以及方便织造等,需要对丝进行上油。
[0003]针对丝的上油,传统上采用如下方法:喷丝板将丝线喷出后,经过一个油轮,油轮下侧设有一瓷棒,将喷出的丝压在油轮上,油轮的下方设有一油盘,随着油轮的转动不断将油盘内存储的油裹挟到丝上,进而对丝进行上油。然而,传统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无法对丝的上油量进行控制,当油量过少时影响丝的质量,当油量过多时会聚集在瓷棒上往下滴落,不仅造成浪费,还容易引发安全风险;2、瓷棒刚度不够,时常产生变形、位移,无法将一排的丝线水平的压在油轮上,进而使得同一批次丝的上油质量不均;3、仅利用一个油轮进行单次上油,使得上油效果不佳。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实现提升纺丝上油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降低纺丝上油的成本,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实现提升纺丝上油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降低纺丝上油的成本。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包括:
[0007]一个背板,垂直设有两个出油孔;
[0008]两个油盘,设于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出油孔的下方;
[0009]两个上油装置,垂直设于所述背板上,且下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油盘内;
[0010]两个压丝组件,设于所述背板上,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上油装置的下方;
[0011]一个导丝组件,设于所述背板上,并位于压丝组件的下方;
[0012]两个电磁阀,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油孔连通;
[0013]两个液位传感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油盘内;
[0014]一个MCU,分别与所述上油装置、电磁阀以及液位传感器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6]两个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背板的背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油盘处于同一高度,并与所述MCU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油装置包括:
[0018]一个固定件,设于所述背板上;
[0019]一个油轮,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旋转连接,下端位于所述油盘内;
[0020]一个电机,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油轮的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MCU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压丝组件包括:
[0022]一根金属条,侧边设有长条形的一凹槽,并朝向所述背板;
[0023]一根压丝棒,内嵌于所述凹槽内;
[0024]一个旋转机构,一端固设于所述背板上,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条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导丝组件包括:
[0026]一根横杆,水平设于所述背板上,并位于下端的压丝组件的下方;
[0027]若干个导丝钩,设于所述横杆上。
[002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9]1、通过设置所述电磁阀、液位传感器以及MCU,使得所述MCU能够基于液位传感器感应油盘内的油量,进而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度,即控制所述出油孔的出油量,最终实现对上油量的控制,避免油量过多或者过少,避免油滴落到设备上造成设备故障,避免油滴落到底面上导致工作人员滑倒,避免油的浪费,进而极大的提升了纺丝上油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并降低了纺丝上油的成本。
[0030]2、通过在所述压丝组件上设置金属条,将所述压丝棒内嵌于金属条的凹槽内,充分利用金属条的强度以及刚度,避免压丝棒产生变形、位移,使得一排丝线水平的压在所述油轮上进行均匀上油,进一步的提升了纺丝上油的质量。
[0031]3、通过设置两个所述上油装置,通过两个所述油轮依次对丝进行上油,即对丝进行两次上油,使得丝上油均匀且充分,进一步的提升了纺丝上油的质量。
[0032]4、通过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间接对油盘内的油温进行监测,避免因油温变化而导致丝的上油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0033]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技术压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技术导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本技术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是本技术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0040]标记说明:
[0041]100

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1

背板,2

油盘,3

上油装置,4

压丝组件,5

导丝组件,6

电磁阀,7

液位传感器,8

MCU,9

温度传感器,10

丝线,11

出油孔,31

固定件,32

油轮,33

电机,41

金属条,42

压丝棒,43

旋转机构,411

凹槽,51

横杆,52

导丝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10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丝的上油量进行控制,无法将一排的丝线水平的压在油轮上,仅使用一个油轮上油不均匀,导致纺丝上油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不高,纺丝上油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极大的
提升了纺丝上油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并降低了纺丝上油的成本的技术效果。
[004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通过设置电磁阀6、液位传感器7以及MCU8,MCU8基于液位传感器7感应油盘2内的油量,进而控制电磁阀6的开度,对上油量进行控制;通过在压丝组件4上设置金属条41避免压丝棒42产生变形、位移,使得一排丝线10水平的压在所述油轮32上进行均匀上油;通过两个上油装置3进行两次上油,使得丝10上油均匀且充分,最终提升纺丝上油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降低纺丝上油的成本。
[0044]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5]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100的较佳实施例,包括:
[0046]一个背板1,垂直设有两个出油孔11;所述背板1用于固定上油系统100;所述出油孔11用于向油盘2输油;
[00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背板,垂直设有两个出油孔;两个油盘,设于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出油孔的下方;两个上油装置,垂直设于所述背板上,且下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油盘内;两个压丝组件,设于所述背板上,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上油装置的下方;一个导丝组件,设于所述背板上,并位于压丝组件的下方;两个电磁阀,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油孔连通;两个液位传感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油盘内;一个MCU,分别与所述上油装置、电磁阀以及液位传感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色锦纶6纺丝上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背板的背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油盘处于同一高度,并与所述MCU连接。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