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17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驱动机构、筛选机构与拆装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筛选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吸杆,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加工有漏孔,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有进料管。该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通过筛选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轴与电磁吸杆,能够利用电流控制电磁吸杆进而偏向电磁场的引力大小,从而能够将硅微粉中的游离碳进行吸附。够将硅微粉中的游离碳进行吸附。够将硅微粉中的游离碳进行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硅微粉除杂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是一种优良的工业原料,其具有极高的硬度和一定的韧性,多用于太阳能硅片、半导体硅片、石英芯片的切割研磨,高纯度的碳化硅整体呈现绿色,碳化硅分子结构呈共价键构成的原子晶格晶体结构。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硅微粉主要针对功能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其具有抗冲击等多功能性的优点,但该硅微粉在除杂过程中不方便对硅微粉中的金属颗粒与游离碳进行过滤分离,故而提出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在除杂过程中不方便对硅微粉中的金属颗粒与游离碳进行过滤分离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驱动机构、筛选机构与拆装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筛选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吸杆,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加工有漏孔,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有进料管。
[0008]进一步,所述进料管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
[0009]进一步,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拆卸口,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收集抽屉。
[0010]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连接筒的底部设置有旋转轴。
[0012]进一步,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旋转轴的顶部,所述壳体的数量为两个。
[0013]进一步,两个所述壳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相背一侧均设置有螺纹块。
[0014]进一步,两个所述螺纹块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扭紧块,所述扭紧块内表面的纹路与螺纹块外表面的纹路相适配。
[0015]进一步,所述螺纹块贯穿并延伸至连接筒的外部,两个所述弹簧的外表面与两个所述壳体的内壁均为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弹簧的相对一侧均设置在壳体的内壁。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7]1、该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通过筛选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轴与电磁吸杆,能够利用电流控制电磁吸杆进而偏向电磁场的引力大小,从而能够将硅微粉中的游离碳进行吸附;
[0018]2、该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通过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筛选机构旋转,利用拆装机构能够对吸附后的旋转轴进行拆装清理。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箱体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设备主体,101、箱体,102、进料管,103、风机,104、收集抽屉,2、驱动机构,201、电机,202、第一锥形齿轮,203、第二锥形齿轮,204、连接筒,3、筛选机构,301、旋转轴,302、电磁吸杆,303、连接板,304、漏孔,305、弧形板,306、过滤网,4、拆装机构,401、壳体,402、弹簧,403、螺纹块,404、扭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驱动机构2、筛选机构3与拆装机构4,设备主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2,设备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筛选机构3,驱动机构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拆装机构4,筛选机构3包括旋转轴301,旋转轴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吸杆302,能够对硅微粉中的磁性杂质进行吸附,设备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3,连接板303的外表面加工有漏孔304,能够对硅微粉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连接板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05,设备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06,通过电磁吸杆302能够对硅微粉中的磁性杂质进行吸附,剩余的硅微粉从漏孔304中掉落在弧形板305上并从弧形板305上缓慢散开掉落在过滤网306上,从而能够对硅微粉中的颗粒物进行去除。
[0026]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吸杆302不仅能够对设备主体1内的硅微粉进行搅动,而且能够对硅微粉内含有的磁性杂质进行吸附分离。
[0027]需要说明的是,弧形板305位于过滤网306的上方,连接板303位于旋转轴301的下方。
[0028]请参阅图1,设备主体1包括箱体101,箱体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02,进料管102贯穿并延伸至箱体101的内部,能够将硅微粉倒入箱体101内,箱体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103,风机103贯穿并延伸至箱体101的内部,能够启动风机103对箱体101内部的硅微粉进行吹动,箱体10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拆卸口,箱体10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收集抽屉
104,能够对过滤后的硅微粉进行收集拿出。
[0029]本实施例中的风机103能够将硅微粉吹动并使其一直处于四处飞起的状态,便于电磁吸杆302的吸附。
[0030]需要说明的是,进料管102的位置并非固定在箱体101的右边,可以安装在箱体101的顶部或者左侧。
[0031]请参阅图2,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01,电机2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02,第一锥形齿轮20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03,能够使第一锥形齿轮202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03进行旋转,第二锥形齿轮2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04,连接筒204贯穿并延伸至箱体101的内部,连接筒20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旋转轴301,能够使旋转轴301被带动着转动。
[0032]本实施例中的电机201不仅能够为第一锥形齿轮202提供旋转的动力,而且能够为旋转轴301提供转动动力。
[0033]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筒204与旋转轴301的大小相匹配。
[0034]请参阅图3,拆装机构4包括壳体401,壳体401固定连接在旋转轴301的顶部,能够利用壳体401将旋转轴301进行固定或者拆卸,壳体4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壳体401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弹簧402,能够具有伸缩性,两个弹簧402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403,能够将螺纹块403贯通连接筒204的外部并固定,两个螺纹块403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扭紧块404,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驱动机构(2)、筛选机构(3)与拆装机构(4),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筛选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2)的外表面设置有拆装机构(4);所述筛选机构(3)包括旋转轴(301),所述旋转轴(30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吸杆(302),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303),所述连接板(303)的外表面加工有漏孔(304),所述连接板(303)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板(305),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箱体(101),所述箱体(101)的右侧设置有进料管(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02)贯穿并延伸至箱体(101)的内部,所述箱体(101)的左侧设置有风机(103),所述风机(103)贯穿并延伸至箱体(10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1)的正面设置有拆卸口,所述箱体(101)的正面设置有收集抽屉(1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除杂筛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路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万泰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