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小鹅瘟病毒、鹅副黏病毒、鸭瘟病毒的引物组及其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1]小鹅瘟(GP)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患病鹅以精神萎靡、腹泻、神经症状(颈部扭转等)、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渗出性肠炎和肠道栓塞为主要特征。鹅副黏病毒病(GMP)是由禽副黏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APMV)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腹泻、呼吸困难、神经症状、消化道黏膜出血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鹅群,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2周龄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病鹅在病程后期出现神经症状。鸭瘟(DP)也称为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鸭和鹅的急性、传染性、致死性疾病,DPV是一种泛嗜性病毒,在水禽的脑、脾脏、肝脏等组织中检出率较高,不同日龄和性别的鸭鹅均可感染,鹅感染鸭瘟的临诊症状为脚软、行动迟缓或卧地不愿行走、食欲减少甚至废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眼泪、眼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小鹅瘟病毒、鹅副黏病毒、鸭瘟病毒的多重PCR检测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的核苷酸序列如下:小鹅瘟病毒检测引物:GPV
‑
F989:5
’‑
GACCGTGACTGCAGCATACA
‑3’
,GPV
‑
R1289:5
’‑
GCTGTCTCGGTTCTCAGTGAG
‑3’
;鹅副黏病毒检测引物:APMV
‑
F33:5
’‑
CGAGATCGTACGGGTAGAAG
‑3’
,APMV
‑
R425:5
’‑
ACCATCGATCTCAAGAACAG
‑3’
;鸭瘟病毒检测引物:DPV
‑
F78116:5
’‑
TGGCAAACTGTTGTCGGAG
‑3’
,DPV
‑
R78666:5
’‑
GTGCTTGTTTGGCATACCAA
‑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PCR检测引物组在检测小鹅瘟病毒、鹅副黏病毒、鸭瘟病毒中的应用。3.一种检测小鹅瘟病毒、鹅副黏病毒、鸭瘟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PCR检测引物组。4.一种检测小鹅瘟病毒、鹅副黏病毒、鸭瘟病毒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取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敏,李建军,钟云平,郭礼荣,刘瑞平,邱光忠,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畜牧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