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52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55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属于道路护坡技术领域,包括路面、坡面、和设置在坡面上的引水组件,所述坡面沿路面宽度方向设置在路面的两侧,所述坡面倾斜设置,所述引水组件包括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引水槽一和多个平行设置的引水槽二,所述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交叉设置。本申请中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将坡面进行分割,减少了水土流失现象,对护坡进行加固,同时减少了对植被生长区域的影响。减少了对植被生长区域的影响。减少了对植被生长区域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护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为避免严重的水土流失,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知识的生态护坡被广泛应用在道路的斜坡或边坡上,进行支撑并保护水土。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091723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沟渠护坡,其包括坡体,所述坡体上覆盖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上开设有若干连通于所述坡体的种植槽,所述坡体下端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池口处设有过滤板,述坡体上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凹陷方向朝向所述坡体上表面,所述凹板表面开设有若干排水口,所述凹板于所述排水口位置处环设有过滤网一。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方案加强了坡体结构,但限制了植被的生长区域,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整体自我修复能力,使得护坡的利用价值低,因此就需要一种既能保护河堤又不失整体生态平衡的护坡排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在加强护坡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减少护坡结构对植被生长环境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包括路面、坡面、和设置在坡面上的引水组件,所述坡面沿路面宽度方向设置在路面的两侧,所述坡面倾斜设置,所述引水组件包括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引水槽一和多个平行设置的引水槽二,所述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交叉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面对路面进行支撑,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交叉设置将坡面分割成多个四边形和三角形区域,加大了坡面的稳定强度,路面上的雨水流经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减少了坡面的水土流失现象,同时减少了滑坡风险;通过将坡面进行分割来加大护坡结构强度,减少了对护坡植被生长区域的影响。
[0009]可选的,所述坡面上设有加固筋,所述加固筋沿水平方向贯穿坡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筋对在水平方向上将坡面分为多部分,进一步加强了护坡结构的强度,减少了滑坡的风险。
[0011]可选的,所述加固筋上沿加固筋的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泄水槽,所述泄水槽的两端与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固筋上设置泄水槽,对坡面上的雨水进行分段收集,并通过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进行排出,进一步减少了水土流失。
[0013]可选的,所述泄水槽内设有斜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为雨水提供流向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的动力。
[0015]可选的,还包括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有设置在路面两侧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引水组件连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对路面上的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引水组件进行排出,对路面上的雨水进行引导,减少雨水乱流导致水土流失的现象。
[0017]可选的,所述排水槽靠近所述坡面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通过排水口与引水组件进行连通,过滤网对排水槽里的树叶等杂物进行过滤
[0019]可选的,还包括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坡面底端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所述引水组件。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收集至出水槽进行排出,方便对雨水集中处理。
[0021]可选的,所述出水槽的一端还连通有缓冲池。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池对出水槽内的雨水进行缓冲和暂存的作用,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缓冲池内的雨水进行灌溉工作,进行雨水的二次利用。
[0023]可选的,所述坡面上还设有步梯,所述步梯沿坡面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步梯的长度与所述坡面的宽度相等。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梯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坡面、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进行检修。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引水槽一和引水槽二的设置将坡面进行分割,减少了水土流失,对护坡进行加固,减少了对植被生长区域的影响;
[0027]2.设置加固筋,进一步减少了水土流失的风险,同时减少了滑坡风险;
[0028]3.设置缓冲池,方便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坡体;11、路面;12、基座;13、坡面;131、加固筋;2、收集组件;21、排水槽;211、排水口;212、过滤网;3、引流组件;31、引水槽一;32、引水槽二;33、泄水槽;331、斜面;4、处理组件;41、出水槽;42、缓冲池;421、溢水管;5、步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参照图1,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包括坡体1、设置在坡体1上方的收集组件2、设置在坡体1上的引流组件3以及设置在坡体1下方的处理组件4,收集组件2收集道路上的雨水,并将雨水收集至引流组件3,引流组件3对雨水进行引导,减少雨水对坡体1的冲刷,雨水流至处理组件4进行收集处理。
[0036]参照图1和图2,坡体1包括路面11、基座12和坡面13,其中,基座12呈等腰梯形设置,对路面11进行支撑,为了方便展示,本申请以对称一侧的坡体1为例。坡面13倾斜设置,为了减少坡面13的土壤流失,在坡面13上设有多条加固筋131,加固筋131沿水平方向贯穿坡面13,加固筋131将坡面13沿水平方向划分为多片区域,同时加固筋131的上表面水平设置,减少了坡面13发生滑坡的可能性,为了方便设置,本实施例中坡面13上设有三条加固筋131。
[0037]参照图1和图2,收集组件2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排水槽21,排水槽21置于路面11和坡面13的交界处,且沿路面11的长度方向设置,排水槽21对路面11上的雨水进行收集。在排水槽21靠近坡面13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211,排水口211呈方形,雨水通过排水口211进入引流组件3。为了减少排水槽21内部的树叶等杂物进入引流组件3的可能性,在排水口211上焊接有过滤网212,对杂物进行过滤。
[0038]参照图1和图2,引流组件3包括引水槽,交叉分布在坡面13上的引水槽一31和引水槽二32,引水槽一31和引水槽二32内壁由混凝土制成,方便雨水流通的同时对坡面13进行支撑固定。为了方便设置,引水槽一31设有多条且平行设置,将引水槽一31与坡面13顶端的夹角设置为45
°
;引水槽二32设有多条且平行设置,将引水槽二32与坡面13顶端的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包括路面(11)、坡面(13)、和设置在坡面(13)上的引水组件,所述坡面(13)沿路面(11)宽度方向设置在路面(11)的两侧,所述坡面(13)倾斜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组件包括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引水槽一(31)和多个平行设置的引水槽二(32),所述引水槽一(31)和引水槽二(32)交叉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13)上设有加固筋(131),所述加固筋(131)沿水平方向贯穿坡面(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筋(131)上沿加固筋(131)的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泄水槽(33),所述泄水槽(33)的两端与引水槽一(31)和引水槽二(3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护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槽(33)内设有斜面(3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护坡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怀宇李正东李海勋邵红策梁博张艳霞赵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