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沙化土壤的生态毯深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727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边坡沙化土壤的生态毯深灌系统,生态毯包括生物质毡(20%~25%羊毛纤维、30%~35%稻草纤维、20%~25%椰丝纤维、15%~20%黄麻纤维)、空心固定桩、种植袋。灌溉系统包括蓄水箱、连接蓄水箱的导水管。所述生物质毡,利用黄麻纤维构建生态毯结构,稻草纤维进行发酵后,与羊毛纤维、椰丝纤维按照一定比例,机械针扎成透气毡状结构。所述生态毯通过生物质毡将种植袋连接,利用空心固定桩固定在边坡沙土上。所述蓄水箱顶部设置斜面顶盖和软纸板,储存雨水并保存在箱内;水箱下部通过导水管与生物质毡的种植袋和空心固定桩连接。本技术的生态毯深灌系统,质轻,易降解,固沙能力强,保水保肥保温能力强,成本低廉,是简捷有效的沙化治理技术。治理技术。治理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沙化土壤的生态毯深灌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边坡生态防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用生态毯深灌系统,具体为一种边坡沙化土壤的生态毯深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气候变化、大规模的生产开发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尤其在过度放牧等不合理利用的影响下,导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草地严重退化,物种多样性丧失,生产力降低,裸地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减弱,沙漠化趋势严重。土地沙化是当前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极大制约着土地的生产潜力。沙化土壤保水保肥条件较差,营养成分和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如何改善沙化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地生产力成为研究的热点。
[0003]目前国内外应用生态毯修复边坡生态环境的案例层出不穷,但大部分的生态毯肥效时间短,质轻,应用场景局限,很多技术着力于对生态毯的结构进行创新和改进,但它们或能有效提高表层和深层土壤的修复效率,却结构复杂、工程量大,耗材多,维护过程繁琐;或建设用材少、成本低,却不能兼顾深层土壤的涵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沙化土壤的生态毯深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毯和深灌系统。所述的生态毯包括生物质毡、种植袋、空心固定桩;所述深灌系统包括蓄水箱、导水主管、导水支管。所述空心固定桩插入生态毯的四角,所述种植袋通过针织与生物质毡缝合在一起,所述导水支管下端与种植袋相连,上端与导水主管相连,所述导水主管另一端与蓄水箱连接。所述生物质毡包括以下体积比的组分:20%~25%羊毛纤维、15%~20%黄麻纤维、30%~35%稻草纤维、20%~25%椰丝纤维。
[0005]进一步地,所述羊毛纤维为绵羊毛填充料;所述黄麻纤维为丝状碎麻;所述稻草秸秆,粒径小于10mm;所述椰丝纤维,粒径小于10mm。
[0006]进一步地,所述黄麻纤维经过机械编织成绳状后再编织成网状结构,针织缝合入生物质毡中,构成生态毯的基本框架;所述黄麻纤维网的连接节点裁取直径10cm~12cm的孔洞,便于空心固定桩和种植袋插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种植袋为无纺布种植袋;直径10~12cm,深度20~30cm,种植袋内的基质填料为30~40份草炭、25~40份稻草秸秆、5~8份保水剂、10~20份纸屑混合而成;所述种植袋通过针织缝合与生物质毡相连;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纸屑为旧纸箱碎屑,粒径小于10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固定桩为PVC空心管,上部为打孔的圆柱状结构,底部为锥形结构,便于插入到边坡沙化土壤中,并让沙土通过小孔进入空心固定桩内部,稳定结构的同时,减少空心固定桩的耗材;所述空心固定桩直径为10~12cm,高度为40~50cm。
[0009]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材质为PE塑料,顶部设置有倾斜30
°
的盖板,盖板材质为PE
塑料,通过热熔胶与蓄水箱顶部粘连,所述盖板下端设置软纸板,所述软纸板材质为硫酸纸。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水主管材质为PVC管,直径2

3cm,导水主管的一端通过异径三通与导水支管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母与蓄水箱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支管材质为PVC管,管直径1

2cm,导水支管上端通过异径三通与导水主管连接,下端与种植袋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的生物质毡,综合黄麻纤维的导水性和羊毛纤维、植物纤维的渗透性和保水保墒的能力,具有导水、渗水、保水保墒的多重作用,导水支管输送的水源,一部分供给到种植袋的基质中,一部分为羊毛纤维、稻草秸秆和椰丝纤维编织而成的生物质毡底材吸收并深入到沙土中,供给生物质毡下的草籽生长,其他部分通过黄麻纤维的布道输送到生态毯的下部结构;
[0014]2、本技术的种植袋的基质包括保水剂、稻草秸秆、草炭等,能有效保持水分的同时,保温、保墒,保蓄养分,满足生根系植物的生长所需;
[0015]3、本技术在蓄水箱的顶盖下部设置软纸板,在降雨和灌水时,随雨水的重力作用弯曲变形,允许水流通过;在干旱无水的情况下,恢复原来的直面设计,防治箱体内的水分蒸发。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生态毯深灌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生态毯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位本技术的蓄水箱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示为:1、生物质毡;2、空心固定桩;3、种植袋;4、导水支管;5、导水主管;6、蓄水箱;7、盖板;8、软纸板;9、黄麻纤维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一种边坡沙化土壤的生态毯深灌系统,包括生态毯和深灌系统。
[0023]所述生态毯包括生物质毡1、空心固定桩2、种植袋3。生物质毡1的毡状结构由22%羊毛纤维、35%发酵的稻草秸秆、24%椰丝纤维经过混合后通过机械针扎形成,厚度为4mm。生物质毡1的网状结构由19%的黄麻纤维经过机械编织成绳状后再编织成网状的黄麻纤维网9组成,作为生态毯的基本框架。所述黄麻纤维网9通过针织缝合的方式与生物质毡1的毡状结构相连,所述黄麻纤维网9的连接节点裁取直径10cm的孔洞,便于空心固定桩2和种植袋3插入孔洞中。所述空心固定桩2为PVC材质,直径11cm,高45cm,位于生态毯的四角,通过穿入
到生物质毡1预留的孔洞,将底部尖端垂直坡面插入边坡沙化土壤中发挥固定生态毯的作用。所述种植袋3为无纺布材质,具体规格:直径10cm,高20cm,填料为40份草炭、30份稻草秸秆、8份聚丙烯酰胺、20份纸屑混合而成;所述种植袋3设置于生态毯其他预留孔洞处,通过针织缝合与生物质毡1相连,发挥固定生态毯和种植乔灌幼苗的作用。
[0024]所述深灌系统包括导水支管4、导水主管5和蓄水箱6。导水支管4直径2cm,上端通过异径三通与导水主管5连接,下端与种植袋3相连接,将水流随与种植袋3连接的黄麻纤维网9导向下部的种植袋3和生物质毡1。导水主管5直径为2cm,一端通过异径三通与导水支管4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母与蓄水箱6连接。蓄水箱6顶部设有倾斜30
°
的盖板7,盖板7下端设有硫酸纸材质的软纸板8,在降水和人工灌水的情况下,软纸板8承重后向下弯曲,将水流储存到蓄水箱6中,在无水的情况下,软纸板8恢复平直,阻止蓄水箱6的水分蒸发散失。
[0025]尽管已经出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沙化土壤的生态毯深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毯和深灌系统,所述生态毯包括生物质毡、空心固定桩以及种植袋;所述深灌系统包括置于坡顶的蓄水箱、连接蓄水箱的导水主管、连接导水主管和生态毯的导水支管,所述空心固定桩插入生态毯的四角,所述种植袋通过针织与生物质毡缝合在一起,所述导水支管下端与种植袋相连,上端与导水主管相连,所述导水主管另一端与蓄水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沙化土壤的生态毯深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固定桩为PVC空心管,上部为打孔的圆柱状结构,底部为锥形结构,设置于生物质毡外周,所述空心固定桩直径为10~12cm,高度为40~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沙化土壤的生态毯深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袋材质为无纺布,直径10~12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林范小妮谢东升臧小龙曹志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