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31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扶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车门扶手不可收放且发生事故时加剧对乘客伤害的问题。本车门扶手包括托板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托板向上翻转并固定,此时乘客的手臂能够倚靠在托板上,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托板向下翻转,此动作完毕后,托板不再突出车门内饰板,一定程度上增大使用者与车门之间的空间,且托板上装有柔性材料构成的垫体,保证乘客手臂倚靠更加舒适;此外,若车身侧部受到撞击,传感器能够感应并向驱动组件传达信号,使驱动组件此时带动托板向下转动,以托板上的垫体对准乘客,减小冲击在乘客身上的冲击力,从而减小车身撞击时车门扶手对乘客的伤害。扶手对乘客的伤害。扶手对乘客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扶手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车门扶手。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现今生活中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之一,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电气设备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具有方便人们出行的优点,现有的汽车中,会将汽车的车门内壁设置呈台阶状,车门进行内饰包覆后,此台阶状的结构能够用于供驾驶者或乘客手臂进行抵靠,以此减小驾驶者驾驶、乘客乘坐的疲劳度。
[0003]上述的台阶状结构中,其形状是由于汽车在制造过程中钣金工艺形成的,其位置不能够发生改变,一些结构空间较为紧凑的车型内部空间本就狭小,由于车门上设置此台阶状的结构,会进一步导致车身内部空间减小,影响到乘客或驾驶员的舒适性;此外,在事故发生时,尤其是车身侧部被撞击时,由于车门钣金凸起的此部分台阶状结构,增大了车门内侧的结构强度,造成受撞击时可能会加剧对乘客或驾驶者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门扶手,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车门扶手可收纳的同时减小车身撞击时车门扶手对乘客的伤害。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门扶手,包括安装在车门钣金上的驱动组件与铰接在车门钣金上的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具有柔性材料构成的垫体,所述驱动组件能够推动托板向上翻转并固定,所述驱动组件能够拉动托板向下翻转,本车门扶手还包括与驱动组件连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能够感应碰撞并使驱动组件驱动托板向下翻转。
[0006]本车门扶手包括铰接在车门钣金上的托板与固定在车门钣金上的驱动组件,乘客在需要使用时,可控制驱动组件工作,使其带动托板向上翻转并固定,此时乘客的手臂能够倚靠在托板上,以达到减小驾驶、乘坐的疲劳的效果,在不需要使用时,乘客能够控制驱动组件工作,使其带动托板向下翻转,此动作完毕后,托板不再突出车门内饰板,一定程度上增大使用者与车门之间的空间,保证托板可根据乘客不同的需求进行收放,且托板上装有柔性材料构成的垫体,保证乘客手臂倚靠更加舒适;此外,在托板向上翻转并固定时(即使用时),若车身侧部受到撞击,安装在驱动组件上的传感器能够感应并向驱动组件传达信号,使驱动组件此时带动托板向下转动,以托板上的垫体面对乘客,减小冲击在乘客身上的冲击力,从而减小车身撞击时车门扶手对乘客的伤害。
[0007]在上述的车门扶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杆、铰接杆、滑块以及驱动源,所述滑杆竖直设置,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杆上,所述铰接杆一端与托板一侧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一侧相铰接,所述传感器与驱动源电连接,所述驱动源的驱动端与滑块另一侧相连接。
[0008]驱动组件包括滑杆、铰接杆、滑块以及驱动源,滑杆竖直安装在车身钣金上,滑杆上滑动连接滑块,铰接杆的一端与滑块一侧相铰接,另一端与托板的一侧相铰接,驱动源与传感器电连接,且驱动源的驱动轴与滑块的另一侧相连接,驱动源驱动滑块在滑杆上向上滑动时,滑块能够推动铰接杆,并通过铰接杆推动铰接在车门钣金上的托板绕铰接点向上转动,驱动源驱动滑块在滑杆上向下滑动时,滑块能够推动铰接杆,并通过铰接杆推动铰接在车门钣金上的托板绕铰接点向下转动,且当车辆发生侧碰撞时,传感器接收的碰撞信号后能够及时反馈给驱动源,驱动源的驱动端驱动滑块在滑杆的滑槽内向下滑动,进而使得托板能够及时收起。
[0009]在上述的车门扶手中,所述滑杆具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滑杆间隔设置,两根所述滑杆相对的一侧延长度方向开设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槽内。
[0010]滑杆具有两根,两根滑杆间隔且竖直安装在车门钣金上,两根滑杆相对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滑槽,滑块被夹持在两根滑杆一侧开设的滑槽内,通过滑槽的设置,对滑块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以保证滑块的运动方向只能沿着滑槽进行运动,保证托板能够正常的向上、向下翻折运动。
[0011]在上述的车门扶手中,其中一根所述滑杆具有滑槽的一侧靠近底端处固设有阻挡块一,另一根滑杆具有滑槽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固设有阻挡块二。
[0012]其中滑杆具有滑槽的一侧靠近底端处固设有阻挡块一,另一根滑杆具有滑槽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固设有阻挡块二,滑块在向下位移一端距离之后,能够与阻挡块一抵靠在一起,防止滑块向下位移过量造成托板与车门钣金发生干涉,滑块在向上位移一端距离之后,能够与阻挡块二抵靠在一起,防止滑块向上位移过量造成托板向上翻转过量。
[0013]在上述的车门扶手中,所述滑块呈四方板状,所述滑块一端与其中一根滑杆上的滑槽内壁卡接,另一端与另一根滑杆上的滑槽内壁卡接,所述滑块一侧凸起形成用于与铰接杆相铰接的铰接板一,另一侧凸起形成用于与驱动源连接的连接轴。
[0014]滑块呈四方板状,滑块的一端插接在其中一根滑杆的滑槽内,另一端插接在另一根滑杆的滑槽内,以此实现滑块在两根滑杆之间上下滑动,滑块的一端凸起形成铰接板一,滑块以通过铰接板一与铰接杆进行铰接,另一端凸起形成连接轴,通过连接中与驱动源的驱动端进行连接,保证托板在使用时能够升起,不使用时能够收入。
[0015]在上述的车门扶手中,所述托板用于供手部抵靠的一侧为上端面,用于与铰接杆铰接的为下端面,所述垫体固设在托板上端面上,所述托板的下端面且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固设有铰接板二,所述托板的两端边缘处一体成型有铰接柱。
[0016]垫体固设在托板上端面上,保证使用者手部倚靠时的舒适性以及发生侧碰撞时能够对人体进行缓冲,托板下端面的一侧边缘处固设铰接板二,通过铰接板二与铰接杆的另一端进行铰接,托板的两端边缘处凸起形成铰接柱,托板通过铰接柱铰接在车门钣金上,保证托板能够绕铰接柱进行转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门扶手具有以下优点:
[0018]一、本车门扶手能通过驱动源驱动连接轴时滑块在滑槽内上下位移,通过滑块带动铰接杆,最后通过铰接杆推动托板绕铰接点向上、向下运动,使得托板需要使用时能升起,不需要使用时能够收入。
[0019]二、在汽车发生侧碰撞时,传感器能够传递碰撞信号给驱动源,使得滑块带动铰接
杆,最后通过铰接杆带动托板收起,并将具有垫体的一侧面对乘客,减小对乘客的伤害。
[0020]三、通过阻挡块一与阻挡块二上下滑动量进行限位,防止滑块向下位移过量造成托板与车门钣金发生干涉,防止滑块向上位移过量造成托板翻转高度过高。
[0021]四、托板的两端边缘处一体成型有铰接柱,通过铰接柱与车门钣金进行铰接。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车门扶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车门扶手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驱动组件;1a、滑杆;1a1、滑槽;1a11、阻挡块一;1a12、阻挡块二;1b、铰接杆;1c、滑块;1c1、铰接板一;1c2、连接轴;1d、驱动源;2、托板;2a、垫体;2b、铰接板二;2c、铰接柱;3、传感器。
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扶手,包括安装在车门钣金上的驱动组件(1)与铰接在车门钣金上的托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上具有柔性材料构成的垫体(2a),所述驱动组件(1)能够推动托板(2)向上翻转并固定,所述驱动组件(1)能够拉动托板(2)向下翻转,本车门扶手还包括与驱动组件(1)连接的传感器(3),所述传感器(3)能够感应碰撞并使驱动组件(1)驱动托板(2)向下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滑杆(1a)、铰接杆(1b)、滑块(1c)以及驱动源(1d),所述滑杆(1a)竖直设置,所述滑块(1c)滑动连接在滑杆(1a)上,所述铰接杆(1b)一端与托板(2)一侧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1c)一侧相铰接,所述传感器(3)与驱动源(1d)电连接,所述驱动源(1d)的驱动端与滑块(1c)另一侧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a)具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滑杆(1a)间隔设置,两根所述滑杆(1a)相对的一侧延长度方向开设滑槽(1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利军张代爽李冠蓬解胜凯屠娟李治刚夏宽圣朱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