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运矿车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414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运矿车的驱动装置,运行导轨A右侧设运行导轨B,运行导轨A、运行导轨B之间设导轨组件,壳体内部左后侧设连接板A,壳体内部右前侧设连接板B,连接板A、连接板B之间旋转贯穿同一个连接轴,连接轴中部固定套设齿轮A,连接轴左端设旋转轮A,连接板A后部右侧壁设电机A,电机A主轴端设旋转轮B,旋转轮A、旋转轮B之间套设同一个环形件A,连接板B前部左侧壁设电机B,电机B主轴端设旋转轮C,连接轴右端设旋转轮D,旋转轮C、旋转轮D之间套设同一个环形件B,壳体左、右对称旋转设车轮,齿轮A与导轨组件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能很好的对矿山有轨矿车长、短距离的调运装置提供动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运矿车的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调运矿车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调运矿车的驱动装置是矿山有轨矿车调运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调运装置的动力源泉,目前,现有的矿山有轨矿车的调运装置多为较大型的移动式调运装置和较小型的固定式调运装置,较大型的移动式调运装置,如电机车、齿轨车等,其自带驱动,能够进行较长距离的调运,但其外形较大,运行线路设计复杂,调运不灵活;较小型的固定式调运装置,如推车机等,整体外形较小,能够顺应运行线路布置,调运灵活,但其驱动装置固定布置,只能适用于较短距离调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运矿车的驱动装置,解决了现有矿山有轨矿车的调运装置多为较大型的移动式调运装置和较小型的固定式调运装置,较大型的移动式调运装置,如电机车、齿轨车等,其自带驱动,能够进行较长距离的调运,但其外形较大,运行线路设计复杂,调运不灵活;较小型的固定式调运装置,如推车机等,整体外形较小,能够顺应运行线路布置,调运灵活,但其驱动装置固定布置,只能适用于较短距离调运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调运矿车的驱动装置,包括运行导轨A1,所述运行导轨A1右侧设置运行导轨B2,所述运行导轨A1、运行导轨B2之间设置导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导轨A1、运行导轨B2、导轨组件3之间配合设置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壳体401、连接板A402、连接板B403、连接轴404、齿轮A405、旋转轮A406、电机A407、旋转轮B408、环形件A409、电机B410、旋转轮C411、旋转轮D412、环形件B413、车轮414、耳片A415和耳片B416,壳体401内部左后侧固定设置连接板A402,所述壳体401内部右前侧固定设置连接板B403,所述连接板A402、连接板B403之间旋转贯穿同一个连接轴404,所述连接轴404中部固定套设齿轮A405,所述连接轴404左端固定设置旋转轮A406,所述连接板A402后部右侧壁固定设置电机A407,且所述电机A407的主轴旋转贯穿所述连接板A402,所述电机A407主轴端固定设置旋转轮B408,所述旋转轮A406、旋转轮B408之间套设同一个环形件A409,所述连接板B403前部左侧壁固定设置电机B410,且所述电机B410的主轴旋转贯穿连接板B403,所述电机B410主轴端固定设置旋转轮C411,所述连接轴404右端固定设置旋转轮D412,所述旋转轮C411、旋转轮D412之间套设同一个环形件B413,所述壳体401左、右对称旋转设置车轮414,所述壳体401前侧壁固定设置耳片A415,所述壳体401后侧壁均布固定设置两个耳片B416,位于所述壳体401左侧的所述车轮414位于所述运行导轨A1内侧,位于所述壳体401右侧的所述车轮414位于所述运行导轨B2内侧,所述齿轮A405与所述导轨组件3相配合。
[0006]所述的运行导轨A1、运行导轨B2分别为槽钢且槽钢上的槽口相对设置。
[0007]所述的导轨组件3包括支撑板A301、支撑板B302、销轴303,支撑板A301右侧相对设置支撑板B302,所述支撑板A301、支撑板B302之间均布固定设置多个销轴303,且所述齿轮A405与相邻的所述销轴303啮合,能很好的对矿山有轨矿车长、短距离的调运装置提供动力。
[0008]所述的壳体401前、后侧壁中部下侧分别开设槽口,且壳体401上开设的槽口罩在相邻的所述导轨组件3上部,防止导轨组件3上部与壳体401摩擦。
[0009]所述的旋转轮A406、旋转轮B408分别为链轮,所述环形件A409为链条,所述旋转轮A406、旋转轮B408分别与所述环形件A409啮合,环形件A409让旋转轮A406、旋转轮B408之间的动力输出稳定。
[0010]所述的旋转轮C411、旋转轮D412分别为链轮,所述环形件B413为链条,所述旋转轮C411、旋转轮D412分别与所述环形件B413啮合,环形件B413让旋转轮C411、旋转轮D412之间的动力输出稳定。
[0011]所述的电机A407、电机B410分别为减速制动电机,便于通过电机A407、电机B410制停驱动组件4。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耳片A、耳片B分别与所需的调运装置铰接,逆时针同时开启电机A、电机B,电机A带动旋转轮B旋转,旋转轮B带动环形件A旋转,环形件A带动旋转轮A旋转,旋转轮A带动连接轴逆时针旋转,电机B带动旋转轮C,旋转轮C带动环形件B,环形件B带动旋转轮D,旋转轮D带动连接轴逆时针旋转,连接轴带动齿轮A逆时针旋转,齿轮A向后推相邻的销轴,驱动组件带动调运装置向前运行,顺时针同时开启电机A、电机B,电机A带动旋转轮B旋转,旋转轮B带动环形件A旋转,环形件A带动旋转轮A旋转,旋转轮A带动连接轴顺时针旋转,电机B带动旋转轮C,旋转轮C带动环形件B,环形件B带动旋转轮D,旋转轮D带动连接轴顺时针旋转,连接轴带动齿轮A顺时针旋转,齿轮A向前推相邻的销轴,驱动组件带动调运装置向后运行。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很好的对矿山有轨矿车长、短距离的调运装置提供动力。2、壳体前、后侧壁中部下侧分别开设槽口,且壳体上开设的槽口罩在相邻的所述导轨组件上部,防止导轨组件上部与壳体摩擦。3、旋转轮A、旋转轮B分别为链轮,所述环形件A为链条,所述旋转轮A、旋转轮B分别与所述环形件A啮合,环形件A让旋转轮A、旋转轮B之间的动力输出稳定。4、旋转轮C、旋转轮D分别为链轮,所述环形件B为链条,所述旋转轮C、旋转轮D分别与所述环形件B啮合,环形件B让旋转轮C、旋转轮D之间的动力输出稳定。5、电机A、电机B分别为减速制动电机,便于通过电机A、电机B制停驱动组件。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A

A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B

B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

运行导轨A、2

运行导轨B、3

导轨组件、301

支撑板A、302

支撑板B、303

销轴、4

驱动组件、401

壳体、402

连接板A、403

连接板B、404

连接轴、405

齿轮A、406


转轮A、407

电机A、408

旋转轮B、409

环形件A、410

电机B、4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运矿车的驱动装置,包括运行导轨A(1),所述运行导轨A(1)右侧设置运行导轨B(2),所述运行导轨A(1)、运行导轨B(2)之间设置导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导轨A(1)、运行导轨B(2)、导轨组件(3)之间配合设置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壳体(401)、连接板A(402)、连接板B(403)、连接轴(404)、齿轮A(405)、旋转轮A(406)、电机A(407)、旋转轮B(408)、环形件A(409)、电机B(410)、旋转轮C(411)、旋转轮D(412)、环形件B(413)、车轮(414)、耳片A(415)、耳片B(416),壳体(401)内部左后侧固定设置连接板A(402),所述壳体(401)内部右前侧固定设置连接板B(403),所述连接板A(402)、连接板B(403)之间旋转贯穿同一个连接轴(404),所述连接轴(404)中部固定套设齿轮A(405),所述连接轴(404)左端固定设置旋转轮A(406),所述连接板A(402)后部右侧壁固定设置电机A(407),且所述电机A(407)的主轴旋转贯穿所述连接板A(402),所述电机A(407)主轴端固定设置旋转轮B(408),所述旋转轮A(406)、旋转轮B(408)之间套设同一个环形件A(409),所述连接板B(403)前部左侧壁固定设置电机B(410),且所述电机B(410)的主轴旋转贯穿连接板B(403),所述电机B(410)主轴端固定设置旋转轮C(411),所述连接轴(404)右端固定设置旋转轮D(412),所述旋转轮C(411)、旋转轮D(412)之间套设同一个环形件B(413),所述壳体(401)左、右对称旋转设置车轮(414),所述壳体(401)前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海龙李士兴郑伟卫段建涛李静刘元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