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20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装配所需工具;S2:软管下料;S3:剥外胶层;S4:进行装配;S5:软管扣压和试压;S6:软管总成两端接头进行封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通过从I号模头出来的管坯随即就要进入Ⅱ号模头包覆外层塑料,因此I号模头挤出的管坯不能用水冷却,而必须用风环冷却,使得管坯上的水份不会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通过设置的牵引装置可保证软管网状织物的规则性,也可以将牵引和机与绕织装置联动,通过数控切割,具有切割精度高、全程不落地,避免污染的好处,通过将软管总成两端接头进行封盖,可避免在存储、运输过程中,有尘污进入。有尘污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管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软管主要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和民用淋浴软管,穿线软管主要镀锌钢带、不锈钢带、PA、PE、PP等塑料材料制成的软管,软管曾广泛应用于给水管路系统和燃气输送管路系统,但是几年来PVC管路系统在燃气输送领域的市场份额几近为零,给水系统的用量也有稍稍的下滑.不过,软管在无压管道系统如排水、排污和排废系统里的用量获得了平稳增长,主要是因为原材料的生产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如其他热塑性塑料大,使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为低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准备装配所需工具,软管下料,剥外胶层,进行装配,软管扣压和试压,软管总成两端接头进行封盖。
[0005]优选的,准备主挤出机、副挤出机、机头、风冷装置、剥胶机、织网装置以及牵引、光照检验和卷取装置,主副挤出机选用Φ45mm的挤出机即可,挤出机螺杆长径比L/D=20,分四段加热、无级调速,两机中心高均为l00mm,机头的选用取决于软管规格的大小,绕织装置由左右纬织转梭与定轴组成,根据增强指标的高低,可设计一组或多组绕织装置,每组绕织装置,又可设计多根左右纬线和多根径线,定轴的两端分别装上左右转梭,每个转梭上可配入1~5个梭芯线卷架,当传动轴带动左右转梭旋转时,梭芯上线就被绕在不断挤出的软管内壁管坯上,根据管坯挤出的速度和所需织网的稀密程度,来确定转梭的转速和梭芯线卷的多少,一般是每个转挤上有l

2个棱芯卷即可以起到显著的增强效果,经线是由定轴上的经线孔穿入的无需旋转,牵引装置同软管的牵引一样,光捡箱是用来检验软管的壁厚均匀性及织网规则程度,用一支60瓦日光灯管配入带玻璃的箱内即可,收卷装置采用摩擦离合器方式保持收卷张力。
[0006]优选的,根据要扣压软管总成的总长及两端接头的规格、型号,计算需要锯切胶管的长度,计算完毕后,使用数控进行切割。
[0007]优选的,彻底清洗软管表面及内部尘污,避免污染,软管应根据接头和外套的尺寸计算软管两端外胶层剥胶长度,并用粉笔划出剥胶长度位置;用剥胶机剥至划线位置,剥胶后软管内壁无损伤。
[0008]优选的,将接头芯插入软管内孔中,使外套外沿台肩与接头芯环槽重合,以保证扣压时外套台肩扣压入接头芯环槽,弯接头在装配时,装配角度要根据要求装,检查装好的软管总成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0009]优选的,根据要扣压的软管规格,在扣压机上选择合适的模具扣好接头,进行静压试验,按软管额定压力的2倍作为静压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为45s

60s,不得有渗漏等异常现象。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从I号模头出来的管坯随即就要进入Ⅱ号模头包覆外层塑料,因此I号模头挤出的管坯不能用水冷却,而必须用风环冷却,使得管坯上的水份不会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通过设置的牵引装置可保证软管网状织物的规则性,也可以将牵引和机与绕织装置联动,通过数控切割,具有切割精度高、全程不落地,避免污染的好处,通过将软管总成两端接头进行封盖,可避免在存储、运输过程中,有尘污进入,通过此方法生产的软管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成本大为降低,价格仅有橡胶管的1/3~1/2左右,并且在透明、耐油、阻燃、重量、寿命等方面的性能大大优于橡胶管,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装配所需工具,准备主挤出机、副挤出机、机头、风冷装置、剥胶机、织网装置以及牵引、光照检验和卷取装置,主副挤出机选用Φ45mm的挤出机即可,挤出机螺杆长径比L/D=20,分四段加热、无级调速,两机中心高均为l00mm,机头的选用取决于软管规格的大小,绕织装置由左右纬织转梭与定轴组成,根据增强指标的高低,可设计一组或多组绕织装置,每组绕织装置,又可设计多根左右纬线和多根径线,定轴的两端分别装上左右转梭,每个转梭上可配入1~5个梭芯线卷架,当传动轴带动左右转梭旋转时,梭芯上线就被绕在不断挤出的软管内壁管坯上,根据管坯挤出的速度和所需织网的稀密程度,来确定转梭的转速和梭芯线卷的多少,一般是每个转挤上有l

2个棱芯卷即可以起到显著的增强效果,经线是由定轴上的经线孔穿入的无需旋转,牵引装置同软管的牵引一样,光捡箱是用来检验软管的壁厚均匀性及织网规则程度,用一支60瓦日光灯管配入带玻璃的箱内即可,收卷装置采用摩擦离合器方式保持收卷张力。
[0013]S2:软管下料,根据要扣压软管总成的总长及两端接头的规格、型号,计算需要锯切胶管的长度,计算完毕后,使用数控进行切割。
[0014]S3:剥外胶层,彻底清洗软管表面及内部尘污,避免污染,软管应根据接头和外套的尺寸计算软管两端外胶层剥胶长度,并用粉笔划出剥胶长度位置;用剥胶机剥至划线位置,剥胶后软管内壁无损伤。
[0015]S4:进行装配,将接头芯插入软管内孔中,使外套外沿台肩与接头芯环槽重合,以保证扣压时外套台肩扣压入接头芯环槽,弯接头在装配时,装配角度要根据要求装,检查装好的软管总成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0016]S5:软管扣压和试压,根据要扣压的软管规格,在扣压机上选择合适的模具扣好接头,进行静压试验,按软管额定压力的2倍作为静压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为45s

60s,不得有
渗漏等异常现象。
[0017]S6:软管总成两端接头进行封盖。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从I号模头出来的管坯随即就要进入Ⅱ号模头包覆外层塑料,因此I号模头挤出的管坯不能用水冷却,而必须用风环冷却,使得管坯上的水份不会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通过设置的牵引装置可保证软管网状织物的规则性,也可以将牵引和机与绕织装置联动,通过数控切割,具有切割精度高、全程不落地,避免污染的好处,通过将软管总成两端接头进行封盖,可避免在存储、运输过程中,有尘污进入,通过此方法生产的软管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成本大为降低,价格仅有橡胶管的1/3~1/2左右,并且在透明、耐油、阻燃、重量、寿命等方面的性能大大优于橡胶管,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准备装配所需工具;S2:软管下料;S3:剥外胶层;S4:进行装配;S5:软管扣压和试压;S6:软管总成两端接头进行封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主挤出机、副挤出机、机头、风冷装置、剥胶机、织网装置以及牵引、光照检验和卷取装置,主副挤出机选用Φ45mm的挤出机即可,挤出机螺杆长径比L/D=20,分四段加热、无级调速,两机中心高均为l00mm,机头的选用取决于软管规格的大小,绕织装置由左右纬织转梭与定轴组成,根据增强指标的高低,可设计一组或多组绕织装置,每组绕织装置,又可设计多根左右纬线和多根径线,定轴的两端分别装上左右转梭,每个转梭上可配入1~5个梭芯线卷架,当传动轴带动左右转梭旋转时,梭芯上线就被绕在不断挤出的软管内壁管坯上,根据管坯挤出的速度和所需织网的稀密程度,来确定转梭的转速和梭芯线卷的多少,一般是每个转挤上有l

2个棱芯卷即可以起到显著的增强效果,经线是由定轴上的经线孔穿入的无需旋转,牵引装置同软管的牵引一样,光捡箱是用来检验软管的壁厚均匀性及织网规则程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平陈善明徐泽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联润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