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油箱集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31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燃油箱集液器,包括集液器主体和设置在集液器主体底部的单向阀,集液器主体焊接在油箱壳体上端,且集液器主体与油箱壳体之间设有焊接面,使得集液器主体与油箱壳体之间留有间隙,集液器主体包括壳体、上盖板和连接管路,壳体内侧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壳体底部最低端位置处开设有漏孔,漏孔位于焊接面的内侧,漏孔一端设有铰接座,且漏孔通过铰接座与单向阀进行铰接并使得单向阀对漏孔进行密封。从而在集液器内的油液过多时,油液的重力使得单向阀打开并流入油箱壳体内,使得集液器的布置可低于排气阀,方便了燃油系统集液器的布置,使得整个系统的布置更加简单快捷,节约了大量的设计成本。节约了大量的设计成本。节约了大量的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燃油箱集液器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燃油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燃油箱集液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6排放法规的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汽车燃油系统有了动态泄漏的要求,即油箱壳体内的燃油进入炭罐,导致炭罐失效。目前一般采用在阀门与炭罐连接的管路中间加装集液器(一种零件,用来存储从排气阀流出的燃油)来避免此问题。但是集液器的布置安装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局限性,它的布置位置需要比排气阀的出口高,以便内部的燃油在车辆平稳后通过其内部本身的斜坡式设计从排气口回流到排气阀门,并回流至油箱壳体内(如若不能回流,长时间行驶后,集液器内的油量便会超过额定容量,超出的燃油便会流入炭罐。但是在燃油系统布置时,经常没有足够的车身边界空间来布置集液器,使它高于排气阀,给燃油系统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新型燃油箱集液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箱传统集液器布置困难的问题。
[0004]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燃油箱集液器,包括集液器主体和设置在集液器主体底部的单向阀,所述集液器主体焊接在油箱壳体上端,且集液器主体与油箱壳体之间设有焊接面,使得集液器主体与油箱壳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集液器主体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上盖板和设置在壳体两端的连接管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多个挡板,壳体内侧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壳体底部最低端位置处开设有漏孔,所述漏孔位于焊接面的内侧,漏孔一端设有铰接座,且漏孔通过所述铰接座与单向阀进行铰接并使得单向阀对漏孔进行密封。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包括单向阀盖板、单向阀轴、单向阀弹簧,所述单向阀盖板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中贯穿设置所述单向阀轴,单向阀轴上设置单向阀弹簧,且单向阀轴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铰接座中,使得单向阀盖板在单向阀弹簧的推动下抵紧在壳体底部并对漏孔进行密封。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位于所述漏孔一侧为水平设置,且单向阀盖板水平贴合在壳体底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漏孔以及单向阀盖均为圆形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盖板上端中心设有圆形凸起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焊接面的横截面呈封闭图形,从而形成密封结构并对漏孔和油箱壳体孔之间进行密封。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2]本技术采用在集液器底部开设漏孔,通过在漏孔一端铰接设置单向阀,单向阀在弹簧作用下抵紧壳体底部进行密封,从而在集液器内的油液过多时,油液的重力使得
单向阀打开并流入油箱内,使得集液器的布置可低于排气阀,方便了燃油系统集液器的布置,使得整个系统的布置更加简单快捷,节约了大量的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中集液器主体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壳体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壳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集液器主体的爆炸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单向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单向阀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集液器主体1、壳体11、上盖板12、连接管路13、挡板14、漏孔15、铰接座16、单向阀17、单向阀盖板171、单向阀轴172、单向阀弹簧173、连接座174、焊接面18、油箱壳体2、排气阀3、炭罐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
[0021]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新型燃油箱集液器,包括集液器主体1和设置在集液器主体1底部的单向阀17,所述集液器主体1通过热板焊接的方式焊接在油箱壳体2上端,且集液器主体1与油箱壳体2之间设有焊接面18,使得集液器主体1与油箱壳体2之间留有足够间隙,以保证单向阀17盖开启行程不受影响,所述集液器主体1包括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上的上盖板12和设置在壳体11两端的连接管路13,上盖板12与壳体11之间采用激光焊接,壳体11两端通过连接管路13分别与炭罐4和排气阀3连接,所述壳体11内部设有多个挡板14,壳体11内侧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壳体11底部最低端位置处开设有漏孔15,所述漏孔15位于焊接面18的内侧,漏孔15一端设有铰接座16,且漏孔15通过所述铰接座16与单向阀17进行铰接并使得单向阀17对漏孔15进行密封。
[0023]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17包括单向阀盖板171、单向阀轴172、单向阀弹簧173,所述单向阀盖板171一端设有连接座174,所述连接座174中贯穿设置所述单向阀轴172,单向阀轴172上设置单向阀弹簧173,且单向阀轴172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铰接座16中,使得单向阀盖板171在单向阀弹簧173的推动下抵紧在壳体11底部并对漏孔15进行密封。
[002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1底部位于所述漏孔15一侧为水平设置,且单向阀盖板171水平贴合在壳体11底部。
[0025]进一步的,所述漏孔15以及单向阀17盖均为圆形结构。
[0026]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盖板171上端中心设有圆形凸起结构。
[0027]进一步的,所述焊接面18的横截面呈封闭图形,可以为圆形或方形等,从而形成密封结构并对漏孔15和油箱壳体2孔之间进行密封。
[0028]工作原理:当车辆正常平稳行驶时,没有油液从排气阀3流出,单向阀17也处于关闭状态,油箱壳体2内部的油液无法直接进入集液器。
[0029]当车辆晃动较大时,有油液从排气阀3流出,并从连接管路13进入集液器,油液便会聚集在单向阀17处(集液器的最低处),油液的重力使得单向阀盖板171打开,油液通过单向阀17直接重新回到油箱壳体2内部。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器主体(1)和设置在集液器主体(1)底部的单向阀(17),所述集液器主体(1)焊接在油箱壳体(2)上端,且集液器主体(1)与油箱壳体(2)之间设有焊接面(18),使得集液器主体(1)与油箱壳体(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集液器主体(1)包括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上的上盖板(12)和设置在壳体(11)两端的连接管路(13),壳体(11)内部设有多个挡板(14),壳体(11)内侧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壳体(11)底部最低端位置处开设有漏孔(15),所述漏孔(15)位于焊接面(18)的内侧,漏孔(15)一端设有铰接座(16),且漏孔(15)通过所述铰接座(16)与单向阀(17)进行铰接并使得单向阀(17)对漏孔(15)进行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17)包括单向阀盖板(171)、单向阀轴(172)、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庆旺高永强朱明泽王佑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世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