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984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3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浇铸的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其包括输模机构、下模、工作台以及支撑板,支撑板将工作台架设在地面上,输模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进料端旁,工作台上设置有浇铸组件,浇铸组件包括门架,门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上,门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贯穿门架向下延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上模,工作台上设置有驱动下模移动至上模下方或者远离上模的传输机构。本申请具有自动上料、提高自动浇铸效率的效果。提高自动浇铸效率的效果。提高自动浇铸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浇铸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是一种对于金属进行热加工的公艺,目前已有6000余年的历史。在进行铸造时,先将固体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再将其注入具有特定零件形状的铸造空腔中,等到液体金属冷却凝固后,打开模具获得成品零件或零件毛坯。一般使用可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作为被铸物质,使用砂、金属或陶瓷作为铸造模具。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模具一般由上模与下模组成,上模通过机架架设于操作台的上方,进行浇铸时操作人员使用吊装装置将下模放置于工作台上的预定位置,再启动装置使上模下降,上模与下模完成对接后,上模与下模之间围成浇铸空腔,向其中注入被铸物质完成浇铸。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浇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吊装装置逐一将下模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固定位置,使其与上模位置对应,完成浇铸操作后再将下模与铸件使用吊装装置搬下,降低了浇铸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包括输模机构、下模、工作台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工作台架设在地面上,所述输模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进料端旁,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浇铸组件,所述浇铸组件包括门架,所述门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上,所述门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贯穿门架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上模,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驱动下模移动至上模下方或者远离上模的传输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模机构对下模进行传输,将其运送至工作台的进料端,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输机构继续对下模进行传送,在下模经过门架时,第一气缸启动,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下降,带动上模下降并与工作台上的下模进行对接并进行浇铸,完成浇铸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升,带动上模上升,在传输机构的作用下,下模以及浇铸件被运送出工作台。通过输模机构、传输机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下模的自动上料、运输以及浇铸,具有自动上料、提高自动浇铸效率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输模机构包括传送带与传动轴组,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位于地面上,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与工作台的进料端对接,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挡板,所
述挡板与传送带的宽度方向同向设置,所述传动轴组包括传送带主动轴与传送带从动轴,所述传送带主动轴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传送带运动的驱动输模组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模依次置于传送带上,相邻两挡板之间放置一个下模。在驱动输模组件的驱动下,传送带向上运输,将下模逐一运送至工作台的进料端,实现对下模的上料。
[0011]可选的,所述驱动输模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为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传送带主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上料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发生旋转,由于第一齿轮为不完全齿轮,第二齿轮为完全齿轮,两者啮合时第二齿轮间歇旋转,实现了对下模进行间歇上料,为上模在工作台上的传输与浇铸提供了时间间隔。降低了由于连续上料造成下模在工作台上堆积、影响浇铸过程的可能性。
[0013]可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动辊与第二电机,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传动辊的传动辊容纳腔,所述传动辊容纳腔沿着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所述传动辊转动连接于传动辊容纳腔中,所述传动辊的一部分弧面露出工作台表面,多个传动辊的端部穿出工作台并共同套设有驱动带,选取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辊为传动辊主动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传动辊主动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下模的传输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传动辊主动轴旋转,驱动带发生旋转,驱动带带动其余的传动辊发生同步旋转。传动辊的一部分弧面经过开口伸出工作台,对放置在工作台上的下模进行传输。
[0015]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连接有用于对下模进行对中的对中组件,所述对中组件包括第二气缸与推板,所述第二气缸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关于门架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贯穿门架并伸向门架内,所述推板连接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模运送至门架下方时,相对的两个第二气缸启动,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伸长,带动推板向中央移动,将下模夹在两块推板之间,使下模处于中央与上模对应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浇铸的精度。
[0017]可选的,两侧推板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条,所述下模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凸条匹配的限位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上的限位凸条与下模侧壁上的限位槽对接,为下模的移动提供了限位与导向。
[0019]可选的,所述传输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进料端与出料端,所述工作台的中间段设置有用于推动下模运动的推模机构,所述推模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气缸、连接板、丝杆以及导轨,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两块支撑板之间,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板并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两块支撑板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于丝杆的丝母,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导轨滑移配合的滑块,所述第三气缸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面,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贯穿连接板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下模移动的推架,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推架连接,所述工作台上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推架竖直部分穿过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位于进料端与出料端的传动辊之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模从进料端传输机构的传输下进入工作台中央段时,第三气缸启动,推架从滑移槽靠近进料端的一端伸出并与下模的侧壁抵接,第三电机启动,丝杆发生转动,在丝杆与丝母的螺纹配合作用以及滑块与导轨的限位导向作用下,连接板沿着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从工作台的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推架将下模推动,使得下模完成对中以及浇铸操作。当下模被推架推至与出料端的传动辊接触时,第三气缸启动,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下降,推架的竖直部分降至工作台下,第三电机反转,使连接板运送至初始位置,重复以上操作完成对下模的传送。
[0021]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对下模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卡接块与弹簧,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卡接块容纳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卡接块容纳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块呈楔形,所述卡接块的斜面面向工作台的进料端,所述下模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接块对应的卡接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模被两块推板夹在中间时,推模机构启动使得下模沿着工作台的长度方向移动,由于限位凸条与限位槽对接,使得下模不能在竖直方向发生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包括输模机构(1)、下模(8)、工作台(2)以及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将工作台(2)架设在地面上,所述输模机构(1)设置于工作台(2)的进料端旁,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浇铸组件(5),所述浇铸组件(5)包括门架(51),所述门架(51)固定连接于工作台(2)上,所述门架(5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52),所述第一气缸(52)的输出轴贯穿门架(51)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气缸(5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上模(53),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驱动下模(8)移动至上模(53)下方或者远离上模(53)的传输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模机构(1)包括传送带(101)与传动轴组(102),所述传送带(101)的进料端位于地面上,所述传送带(101)的出料端与工作台(2)的进料端对接,所述传送带(101)上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挡板(104),所述挡板(104)与传送带(101)的宽度方向同向设置,所述传动轴组(102)包括传送带主动轴(1021)与传送带从动轴(1022),所述传送带主动轴(1021)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传送带(101)运动的驱动输模组件(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输模组件(103)包括第一电机(1031)、第一齿轮(1032)以及第二齿轮(1033),所述第一齿轮(1032)套设在第一电机(103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1032)为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二齿轮(1033)套设在传送带主动轴(1021)上,所述第一齿轮(1032)与第二齿轮(1033)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4)包括传动辊(41)与第二电机(42),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沿工作台(2)的宽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传动辊(41)的传动辊容纳腔(43),所述传动辊容纳腔(43)沿着工作台(2)的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所述传动辊(41)转动连接于传动辊容纳腔(43)中,所述传动辊(41)的一部分弧面露出工作台(2)表面,多个传动辊(41)的端部穿出工作台(2)并共同套设有驱动带(44),选取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辊(41)为传动辊主动轴(45),所述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于传动辊主动轴(4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军张其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震达增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