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况无人巡逻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894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路况无人巡逻车,尤其涉及无人巡逻车结构领域,当车轮陷入坑洼地形被卡死时,通过在车底内舱内的液压缸推动抬升架运动,抬升架相对于车底下降,传送履带的下侧面与地面接触并在脱困电机的传动下旋转;最后,无人巡逻车在传送履带的带动下移动出卡死地形;此结构通过传送履带辅助无人巡逻车在复杂地形上移动,在平坦的地形通过抬升装置收回传送履带,即可进行正常车轮行驶;此无人巡逻车可应对较常见的复杂地形,并减少人力到现场辅助脱困的情况,提高无人巡逻车的灵活性,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况无人巡逻车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巡逻车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况无人巡逻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近几年各个厂家都在开发制造无人巡逻车,无人巡逻车已经小部分的应用于生活园区的巡逻或者警察的常规巡逻;无人巡逻小车代替人力巡逻,相比人力巡逻,无人巡逻车更不会出错并且可以不间断、高效率地工作。
[0003]无人巡逻小车的运动轨迹由电脑输入控制,在其运动轨迹中,无人巡逻小车还不能准确识别障碍并越过障碍,当无人巡逻小车开入坑洼地形,或者其车轮陷入泥泞的情况发生时,巡逻小车没有脱困的方法,需要人工到现场对小车进行移动,这会浪费一定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路况无人巡逻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巡逻小车在遇地形卡死的情况下无法脱困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多路况无人巡逻车,包括车底,所述车底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内舱,所述内舱内部设置有抬升装置,所述抬升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抬升架,所述抬升架位于所述车底的底部,所述液压缸一端固设于所述内舱底面,一端与所述抬升架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架上固设有脱困装置,所述脱困装置包括脱困电机、旋转主轴、旋转从轴以及传送履带,所述脱困电机固设在所述抬升架上,所述旋转主轴和所述旋转从轴分别旋转设置在所述抬升架上,所述传送履带连接在所述旋转主轴和所述旋转从轴之间,所述脱困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主轴运动,所述传送履带的下侧面低于所述抬升架的底面。
[0006]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此无人巡逻车,当车轮陷入坑洼地形被卡死时,通过在车底内舱内的液压缸推动抬升架运动,抬升架相对于车底下降,传送履带的下侧面与地面接触并在脱困电机的传动下旋转;最后,无人巡逻车在传送履带的带动下移动出卡死地形;此结构通过传送履带辅助无人巡逻车在复杂地形上移动,在平坦的地形通过抬升装置收回传送履带,即可进行正常车轮行驶;此无人巡逻车可应对较常见的复杂地形,并减少人力到现场辅助脱困的情况,提高无人巡逻车的灵活性,值得推广。
[0008]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架包括若干排列设置的横杆和将若干所述横杆连接起来的连接杆。
[0009]进一步地,所述横杆底部的两端为弧形斜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架的顶面固设有若干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固设有卡扣,所述内舱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卡扣滑设于所述滑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架的顶面固设有导向杆,所述内舱的底面上固设有导向筒,所
述导向杆的顶部固设有上顶圆盘,所述导向筒的底端固设有下顶圆盘,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下顶圆盘并伸入所述导向筒内部,所述上顶圆盘与所述下顶圆盘之间连接有弹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架的材料选用聚甲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多路况无人巡逻车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车底的内部结构图;
[0015]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脱困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导向筒处的剖视图;
[0018]上述附图中:1、车底;11、内舱;111、滑槽;2、抬升装置;21、液压缸;22、抬升架;221、横杆;222、连接杆;23、滑杆;24、卡扣;25、导向杆;26、上顶圆盘;27、弹簧;28、导向筒;29、下顶圆盘;3、脱困装置;31、脱困电机;32、旋转主轴;33、旋转从轴;34、传送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路况无人巡逻车,如图1和图2所示,此多路况无人车的车底1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方形内舱11,所述内舱11内部设置有抬升装置2,所述抬升装置2包括液压缸21和抬升架22,所述抬升架22位于所述车底1的底部,所述液压缸21一端固设于所述内舱11底面,一端与所述抬升架22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架22上固设有脱困装置3,液压缸21位于内舱11的中心位置,如图4所示,所述脱困装置3包括脱困电机31、旋转主轴32、旋转从轴33以及传送履带34,所述脱困电机31固设在所述抬升架22上,所述旋转主轴32和所述旋转从轴33分别旋转设置在所述抬升架22上,所述传送履带34连接在所述旋转主轴32和所述旋转从轴33之间,所述旋转主轴32和所述旋转从轴33将传送履带34张紧,传送履带34上还可均匀布置增加摩擦力的挡块,脱困电机31通过齿轮传动将旋转传递至旋转主轴32,如图1,所述传送履带34的下侧面低于所述抬升架22的底面,当抬升架22下降后,传送履带34的下侧面与底面接触。
[0021]此无人巡逻车,当车轮陷入坑洼地形被卡死时,通过在车底1内舱11内的液压缸21推动抬升架22运动,抬升架22相对于车底1下降,传送履带34的下侧面与地面接触并在脱困电机31的传动下旋转;最后,无人巡逻车在传送履带34的带动下移动出卡死地形;此结构通过传送履带34辅助无人巡逻车在复杂地形上移动,在平坦的地形通过抬升装置2收回传送履带34,即可进行正常车轮行驶;此无人巡逻车可应对较常见的复杂地形,并减少人力到现场辅助脱困的情况,提高无人巡逻车的灵活性,值得推广。
[0022]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抬升架22的材料选用聚甲醛,聚甲醛为耐磨且轻质的塑料,可减轻无人巡逻车的运动负荷,如图2所示,所述抬升架22包括五根排列设置的横杆221和将所述横杆221连接起来的连接杆222;传送履带34设置在横杆221之间的间隙内,传送履带34的下侧面在抬升架22下降时能接触地面,传送履带34的数量优选为两幅,并分配在抬升架22底部的两侧,横杆221与连接杆222组合的架体结构能进一步地减少抬升架22的重量和材料的用量,提高无人巡逻车的机动性,所述横杆221底部的两端设置为弧形斜面,抬升
架22下压并与地面接触后,无人巡逻车沿弧形斜面更能平滑地从坑洼地形移动出来。
[0023]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抬升架22的顶面固设有若干滑杆23,在内舱11的前后侧位置均设置三根滑杆23,在内舱11的左右侧位置均设置两根滑杆23,所述滑杆23的顶部固设有向外翻折的卡扣24,对应的内舱11侧面开设有若干滑槽111,所述卡扣24滑设于所述滑槽111内,滑槽111用于限定滑杆23的竖直滑动距离,限制抬升架22向下移动的极限距离,设置在内舱11四侧的滑杆23也用于限制抬升架22的横向晃动。
[0024]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抬升架22的顶面固设有四个导向杆25,所述内舱11的底面上固设有导向筒28,所述导向杆25的顶部固设有上顶圆盘26,所述导向筒28的底端固设有下顶圆盘29,所述导向杆25穿过所述下顶圆盘29并伸入所述导向筒28内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况无人巡逻车,包括车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1)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内舱(11),所述内舱(11)内部设置有抬升装置(2),所述抬升装置(2)包括液压缸(21)和抬升架(22),所述抬升架(22)位于所述车底(1)的底部,所述液压缸(21)一端固设于所述内舱(11)底面,一端与所述抬升架(22)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架(22)上固设有脱困装置(3),所述脱困装置(3)包括脱困电机(31)、旋转主轴(32)、旋转从轴(33)以及传送履带(34),所述脱困电机(31)固设在所述抬升架(22)上,所述旋转主轴(32)和所述旋转从轴(33)分别旋转设置在所述抬升架(22)上,所述传送履带(34)连接在所述旋转主轴(32)和所述旋转从轴(33)之间,所述脱困电机(31)驱动所述旋转主轴(32)运动,所述传送履带(34)的下侧面低于所述抬升架(22)的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况无人巡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架(22)包括若干排列设置的横杆(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友锋简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四通都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