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贴片电阻及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6590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金贴片电阻,包括侧电极,端电极,电阻体,散热片,保护层,绝缘导热层;电极区域的结构为内电极和电阻电极并联,当电阻通电时,电极区域的电阻大大降低,降低了电阻电极对电阻值的干扰,提升了电阻值的量测精度,大大提升了低电阻产品的阻值良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该合金贴片电阻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该合金贴片电阻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该合金贴片电阻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贴片电阻及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阻及其制法,具体为一种高精度合金贴片电阻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电阻。

技术介绍

[0002]精密采样电阻是电路中不可或缺的电子元器件,随着锂电池和无刷电机技术的发展,采样电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采样电阻的作用是当通过采样电阻的电流发生变化,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发生变化,反馈到IC,从而识别出相应的信号,电阻值的精度越高,对反馈的电压信号越准确,输出的电流越稳定。随着锂电池的发展,要求电路中的内电阻的越小越好,以减少电池的损耗,而采用电阻更是锂电池保护电路和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的重要元件当然也同样需要越来越小,而电阻值越小,电极的因素对电阻值的精度影响就显得越大。对电阻量测的精度就越来越高。
[0003]对现有技术中高功率精密贴片电阻结构采用四线量测法进行阻值量测时,电阻电极的电阻会带入电阻值中,使量测的电阻值与实际用户焊接到PCB板的电阻值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低电阻的阻值段所占比重很大,差异就显得尤其突出,一方面良率损失,另一方面用户的电阻值精度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合金贴片电阻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阻电极的电阻值过大,而对整体电阻值产生精度影响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合金贴片电阻器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金贴片电阻器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合金贴片电阻,包括中间电阻、连接于中间电阻两端的电阻电极、位于电阻电极内的内电极、连接于电阻电极下方的底电极;还设有端帽电极,所述端帽电极包括位于底电极下方的端电极以及位于底电极外侧面的侧电极;所述电阻电极的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开口,内电极安装在该开口内;内电极与电阻电极同时与底电极电性连接,以形成内电极与电阻电极的并联关系;且内电极的电阻率低于电阻电极的电阻率。
[000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内电极与电阻电极同时与底电极电性连接以形成并联关系;且内电极的电阻率低于电阻电极的电阻率,以降低了电阻电极区域的电阻值,使电阻电极区域的电阻值不会对整体电阻值的精度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从而提升了电阻的量测精度。
[0009]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金贴片电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提供电阻合金片;
[0012]步骤二,通过曝光显影蚀刻在电阻合金片和散热片上做出设定图形;
[0013]步骤三,通过印刷在电阻合金片上和散热片上的设定区域形成保护层;
[0014]步骤四,通过电镀形成底电极和内电极;
[0015]步骤五,通过激光切割或机械的方式对所得电阻合金片进行修阻;
[0016]步骤六,在所得产品的表面覆盖二次保护层;
[0017]步骤七,沿着端面电极的Y方向进行一次分割;
[0018]步骤八,沿着与端面电极垂直的X方向上进行二次分割;
[0019]步骤九,在所得产品的电极区域和侧面区域进行电镀,形成端电极和侧电极。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贴片电阻中的电阻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合金贴片电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阻的电流路径及综合电阻计算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备方法步骤二所得中间产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步骤二所得中间产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步骤三所得中间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步骤七和八的切割的X方向和Y方向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一
[0029]请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金贴片电阻,包括中间电阻11、连接于中间电阻11两端的电阻电极9、位于电阻电极内的内电极6、连接于电阻电极下方的底电极8、端帽电极、绝缘导热层3、散热片2及保护层4。所述端帽电极包括位于底电极8下方的端电极5以及位于底电极外侧面的侧电极7。所述电阻电极9的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开口,内电极6安装在该开口内。且内电极6的位置设置于电阻电极9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内电极6与电阻电极9同时与底电极8电性连接以形成并联关系;且内电极6的电阻率低于电阻电极9的电阻率。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电阻11与位于中间电阻11两端的电阻电极9为一体成型,且中间电阻11的宽度小于电阻电极9的宽度。所述绝缘导热层3同时覆盖于中间电阻11、电阻电极9、内电极6之上。所述散热片2覆盖于绝缘导热层3之上。本实施例中,内电极6的材料选择为铜、银、铝或金等电阻率较小的材料;每个电阻电极设置的内电极的数量至少为1个。内电极6的长度与电阻电极9的宽度相当,内电极6的两端与电阻电极9的两长边边缘平齐。内电极的宽度d小于电阻电极宽度D的1/2。如图2及图8所示,散热片2的数量为偶数个,两两对正设置,中间留有用于提高热传导的绝缘槽10。
[0030]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设置的内电极6与电阻电极9并联的方式,以将电阻电极9所在位置的电阻率降低。如图3所示,通过该实施例中的电流流向可以大致得出综合电阻R=2R1+2R2+2R3+R0;其中R0为中间电阻11的电阻值,R1为端电极5电阻值,R2为底电极8电阻值,R3为内电极6和电阻合金9的并联的电阻值。R3内电极为铜,20℃时的电阻率为0.0172Ω.m。
[0031]而作为一个对比例,当没有设置内电极6,即只有电阻合金9的电阻值时,设该电阻合金9的电阻值为R4。两者相比较可知,R1和R2都为低电阻的铜电极,电阻相对较小,剩下电
阻R4和R3的比较,以R4电阻电极为锰铜来说明,20℃时的电阻率为0.43Ω.m;由于锰铜的电阻率为铜电阻率的25倍,R4=25ρ*L/(1.6*d)=15.6ρ*L/d,R内电极=ρ*L/(0.2*d)=5ρ*L/d,可得R3=3.78ρ*L/d,并联后的电阻R3约为R4的0.24倍,大大降低了电阻电极区域的电阻,提升了电阻的量测精度。
[0032]实施例二: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一中高精度合金贴片电阻的可选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准备好一个绝缘导热层3,将电阻合金片1和散热片2通过粘胶贴附在绝缘导热层3的上下两个面,使电阻合金片1、散热片2与绝缘导热层3充分贴合,中间没有气泡,通过加热加压,使粘胶固化,保证电阻合金片1与绝缘导热层3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散热片2的数量为偶数个,两两对正设置,中间留有用于提高热传导的绝缘槽10;
[0035]S2,通过曝光显影蚀刻的工艺,即在S1所得产品表面,形成一层10~30um的感光材料,感光材料为环氧树脂或硅胶,感光材料通过365nm的紫外光曝光,曝光对位制作图形时,确保上下两个面的图形具有一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贴片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电阻、连接于中间电阻两端的电阻电极(9)、位于电阻电极内的内电极(6)、连接于电阻电极下方的底电极(8);还设有端帽电极,所述端帽电极包括位于底电极(8)下方的端电极(5)以及位于底电极外侧面的侧电极(7);所述电阻电极的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开口,内电极安装在该开口内;内电极与电阻电极同时与底电极电性连接,以形成内电极与电阻电极的并联关系;且内电极的电阻率低于电阻电极的电阻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贴片电阻,其特征在于:内电极的材料选择为铜、银、铝或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金贴片电阻,其特征在于:每个电阻电极设置的内电极的数量至少为1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贴片电阻,其特征在于:内电极的位置设置于电阻电极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贴片电阻,其特征在于:内电极的长度与电阻电极的宽度相当,内电极的两端与电阻电极的两长边边缘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金贴片电阻,其特征在于:内电极的宽度d小于电阻电极宽度D的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贴片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漫雪唐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萨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