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58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盘片盒,其结构特征是具有可滑动地插在记录盘片150的凹形存放部对面的托盘130和外壳101之间的、且同时开关外壳方驱动轴插入口121、外壳方磁头插入口122、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132和托盘方磁头插入口133的快门160,从而能提供防止快门滑动引起的记录盘片损伤。(*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片盒,特别是关于如光盘盒、光-磁盘盒、磁盘盒等盘片盒那样的、其内部存放盘片状记录载体的状态下直接装入盘片再生装置,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记录读出等的盘片盒。作为存放盘片状记录载体状态下能直接装于盘片再生装置的盘片盒,已知有日本实公平3-48780(以往技术1)和日本特开平3-122880(以往技术2)。以往技术1,如其申请公告公报图3的分解斜视图详细表示的那样,将罩盖(1表示该公报图3所示标记,以下相同)装成相对箱框(2)能自由旋转与自由开关,并设置一个在箱框(2)的盘片安置孔(25)内存放盘片(21)的同时,与盘片(21)的一个面搭接的状态下能自由旋转的快门(3)。另一方面,以往技术2将コ形截面的快门装成能在外壳的外侧自由滑动,从而使快门与盘片不直接接触。以往技术1,因紧靠盘片(21)之下设置快门(3),开关快门(3)时或者搬运盘片盒等时,快门(3)会接触盘片(21)的记录面,损伤记录面,由此造成记录、再生时的错误。对此,以往技术2没有以往技术1那样的问题,但有下述其它问题。即因快门露出在外,往往会因其棱边而伤手等,特别是金属制快门。另外,让快门露出时,由于使用者还可以在原本使用状态以外的状态下简单地打开快门,手指有可能经过磁头插入口触及盘片的记录面而引起错误。再者,コ形快门为有点儿打开倾向,快门和外壳之间形成间隙,尘屑等从此间隙侵入,附在盘片的记录面上也成为出错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性高且防尘效果好的盘片盒,它不会发生快门碰伤盘片记录面或者快门易开而手指碰触盘片记录面等情况,由此防止碰伤、沾污盘片记录面。而且,不会发生因快门和外壳间形成间隙,尘屑从该间隙侵入附在记录面而再生时出现读取错误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其内部存放盘片记录载体且装在盘片驱动装置上使用的盘片盒,其结构具有①其一个平面上形成能旋转地存放上述盘片记录载体的凹形存放部,并在另一个平面的所定位置处形成托盘方磁头插入口及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的扁平状托盘;②尺寸选定成能存放托盘,其一个侧面上形成用于插入托盘的托盘插入口,并在对应托盘方磁头插入口及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的位置处形成外壳方磁头插入口和外壳方驱动轴插入口的外壳;③设置成能在托盘的凹形存放部对面的平面部与上述外壳之间滑动的快门;快门通过其滑动能使上述托盘方磁头插入口、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外壳方磁头插入口和外壳方驱动轴插入口同时开启或者同时关闭。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将快门设置成能在托盘的凹形存放部对面的托盘与外壳之间滑动。换言之,因托盘介于盘片状记录载体(以下简称“记录盘片”)和快门之间,快门不会如以往那样直接接触记录盘片,能消除快门损伤记录盘片的情况,减少出错。又因快门不露出在外,不会因不当心打开快门而使用者用手等碰触或沾污记录盘片。而且,即使快门要向内侧或外侧变形,也会被外壳或者托盘所抑制,从而能始终发挥很高的防尘效用。附图说明图1和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盘片盒100的概要,图1是俯视斜视图,图2是仰视斜视图。以下,参见图1和图2简要说明盘片盒100。图1中,本申请盘片盒100包括外壳101,外壳101的截面大致为コ形,其一个侧面上形成托盘插入口102。而且,外壳101由合成树脂制的上半部外壳110和下半部外壳120构成。上半部外壳110,选大致为矩形的俯视面形状,其上面形成有插入方向表示部111,该表示部111由表示盘片盒向记录·再生装置插入的方向的箭头和英文“IN”构成。而且沿靠近托盘插入口102的边的左右分开的两处,设置锁定用托盘锁定孔112。另一方面,下半部外壳120上,如图2所示,连续形成外壳方驱动轴插入口121和外壳方磁头插入口122。并将装有外部存贮器件(图中未示出)等的印制底板140装在下半部外壳120上,在印制底板140的下面所定位置上设置接触端子141。能向外壳101插入抽出的托盘130采用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如图1所示,在上面的大致中央部位具有存放记录盘片的圆形的凹形存放部131,对应外壳方驱动轴插入口121和外壳方磁头插入口122的位置处连续形成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132和托盘方磁头插入口133(参见图3)。而且在托盘130的上面眼前部分的左右分开的二处,设置对应托盘锁定孔112的弹性构件134。由于形成槽隙135,该弹性构件134,在受揿压时变位而具有弹力。弹性构件134的上面分别设置与托盘锁定孔112结合的锁定突部136。光盘等记录盘片150可出入地存放于托盘130的凹形存放部131。盘片盒100根据驱动装置的结构,可以把记录盘片150存放于托盘130,再将该托盘130插入外壳101后在锁定的状态下直接装入驱动装置,也可以在揿压弹性构件134,解除与外壳101的锁定后,从外壳101抽出托盘130,再从托盘130取出记录盘片150,将其单独装上驱动装置。图3至图9表示本申请盘片盒100的细节,图3是盘片盒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表示记录盘片夹持前状态的部分剖面图;图5是表示记录盘片夹持状态的部分剖面图;图6是表示第2快门支承状态的部分剖面图;图7是盘片盒的纵向剖面图;图8是用于说明盘片盒中快门开启动作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盘片盒后部的部分斜视图。以下,参见图3至图9,说明本申请盘片盒100的具体结构。图3中,在上半部110的大致中央部位形成比记录盘片150的驱动轴插入孔151大的圆形开孔113。开孔113上形成台阶部114(参见图4),支承钳位件115,且使其能自由旋转。在开孔113上以焊接等适当方法固定盖板116,防止钳位件115掉落。钳位件115不使用时,靠其自重支承于台阶部114(参见图4),使用时,则协动驱动装置的驱动轴171弹性地夹持记录盘片150(参见图5)。在下半部外壳120的内面中包含外壳方驱动轴插入口121及外壳方磁头插入口122的区域,形成可让第1快门160滑动的凹部123。而且在下半部外壳120后壁的盘片盒插入方向的先插入一侧形成缺口部124。并在后壁的稍近眼前一侧处,从一侧壁至另一侧壁连续形成高度比后壁低的导壁125。上半部外壳110上也同样地形成缺口部117和导壁118(参见图7和图8)。导壁125的两端突出地设置弹簧压板126和止动件127。而且在近止动器127的眼前一侧形成四方形端子孔142和定位用的突起143。该突起143用于装有电可擦信息存贮器即所谓EEROM的印刷底板140的定位。该印刷底板140的下面设置多个接触端子141。这些接触端子141从端子孔142露出(参见图2)。端子孔142用第2快门161开关。第2快门161和第1快门160做成在导壁125上能沿同一方向滑动(参见图4、图6、图8)。两快门160、161受一弹簧驱使,朝关闭方向靠。另外,为便于说明,图2中表示第2快门161滑动后打开端子孔的状态。也就是说,不用盘片盒100时,由第2快门161关闭端子孔142。电池架144,通过在其内侧放入钮扣电池状态下从下半部外壳120的侧面压入,连同电池一起插入印刷底板140上所设的框体146内。托盘130的大致中央部位连续形成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132和托盘方磁头插入口133。在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132和托盘方磁头插入口133以外的区域上形成大致呈C字形的凹形存放部131。凹形存放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其内部存放盘片记录载体且装在盘片驱动装置上使用的盘片盒,其特征在于具有①其一个平面上形成能旋转地存放上述盘片记录载体的凹形存放部,并在其另一个平面的所定位置处形成托盘方磁头插入口及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的扁平状托盘;②尺寸选定成能存放上述托盘,其一个侧面上形成用于插入上述托盘的托盘插入口,并在对应上述托盘方磁头插入口及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的位置处形成外壳方磁头插入口和外壳方驱动轴插入口的外壳;③设置成能在上述托盘的凹形存放部对面的平面部与上述外壳之间滑动的快门;上述快门,通过其滑动能使上述托盘方磁头插入口、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外壳方磁头插入口和外壳方驱动轴插入口同时开启或者同时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2-11-30 320239/921.一种其内部存放盘片记录载体且装在盘片驱动装置上使用的盘片盒,其特征在于具有①其一个平面上形成能旋转地存放上述盘片记录载体的凹形存放部,并在其另一个平面的所定位置处形成托盘方磁头插入口及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的扁平状托盘;②尺寸选定成能存放上述托盘,其一个侧面上形成用于插入上述托盘的托盘插入口,并在对应上述托盘方磁头插入口及托盘方驱动轴插入口的位置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松正典汤川真行高本纯治太田雅彦桑忠弘三浦诚饭田保丹谷欣胤
申请(专利权)人:任天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