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双冲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13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双冲模,包括安装底板、底模单元、上模单元和拉料单元;安装底板:其上表面设有三块均匀分布的支撑立板,安装底板的前侧面右端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底模单元:设置于支撑立板的上端,底模单元的上表面设有六根对称分布的导柱,每一根导柱的外部均套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弹簧;上模单元:其前后两端开设的滑孔分别与导柱滑动连接,上模单元位于弹簧的上方,上模单元与底模单元位置对应;拉料单元: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右侧;其中:还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前后两端开设的圆孔分别与导柱滑动连接,该高效双冲模,能够实现自动冲压拉料作业,提高冲压效率。提高冲压效率。提高冲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双冲模


[0001]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为一种高效双冲模。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传统的高效双冲模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够把料渣与成品分开收集,不便于作业现场的管理,不能够实现自动冲压拉料作业,不能提高冲压效率,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双冲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双冲模,能够把料渣与成品分开收集,便于作业现场的管理,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双冲模,包括安装底板、底模单元、上模单元和拉料单元;
[0005]安装底板:其上表面设有三块均匀分布的支撑立板,安装底板的前侧面右端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0006]底模单元:设置于支撑立板的上端,底模单元的上表面设有六根对称分布的导柱,每一根导柱的外部均套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弹簧;
[0007]上模单元:其前后两端开设的滑孔分别与导柱滑动连接,上模单元位于弹簧的上方,上模单元与底模单元位置对应;
[0008]拉料单元: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右侧;
[0009]其中:还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前后两端开设的圆孔分别与导柱滑动连接,限位框位于上下两层弹簧之间,底模单元和上模单元均与限位框位置对应,提供了料渣与成品收集装置,能够把料渣与成品分开收集,便于作业现场的管理,提供了自动拉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冲压拉料作业,减轻作业员的负担,提高冲压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模单元包括底模板、底模凸块、复合模腔和断模口,所述支撑立板的上表面均与底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模凸块设置于底模板的上表面中部,底模凸块与限位框中部的方口位置对应,底模凸块的上表面左端开设有复合模腔,底模凸块的上表面右端开设有断模口,导柱对称设置于底模板的上表面前后两端,为材料提供一个冲压成型场所。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单元包括上模板、复合冲头、上模凸块和断模刀,所述上模板前后两端开设的滑孔分别与导柱滑动连接,上模凸块设置于上模板的下表面中部,上模凸
块与限位框中部的方口位置对应,复合冲头设置于上模凸块的下表面左端,断模刀设置于上模凸块的下表面右端,复合冲头与复合模腔位置对应,断模刀与断模口位置对应,与底模单元配合对材料进行冲压。
[0012]进一步的,所述拉料单元包括安装座、电机和拉料头,所述安装座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右侧,电机设置于安装座的上端,拉料头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后端,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能够实现自动拉料作业。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废料盒、成品盒和把手,所述废料盒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废料盒位于左侧的两个支撑立板之间,成品盒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右侧,成品盒位于右侧的两个支撑立板之间,把手数量为两个,把手分别设置于废料盒和成品盒的前侧封板中部,便于冲压时料渣和成品的分类收集。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高效双冲模,具有以下好处:
[0015]1、冲压作业开始时,把材料从限位框中部开设的过料口左端插入,使材料能够完全覆盖复合模腔,通过外部冲压设备对上模板进行向下冲压,上模板带着下方部件沿导柱向下移动,以此使上下两端的弹簧同时压缩,限位框带着内部的材料向下移动,使复合冲头压着材料进入复合模腔内部,以此完成材料的外形及中部的冲孔作业,冲出的料渣通过复合模腔底部开设的通孔落入废料盒内部,随后,外部冲压设备向上移动,上模板失去压力,在弹簧的作用下,装置恢复初始状态,作业员手动把材料向右推动,使刚刚冲压的位置与断模口位置对应,通过外部冲压设备对上模板进行向下冲压,上模板带着下方部件沿导柱向下移动,在断模刀与断模口的配合下把上一步冲压完成的位置切断,切断后的部件通过断模口落入成品盒内部,提供了料渣与成品收集装置,能够把料渣与成品分开收集,便于作业现场的管理。
[0016]2、作业员再次把材料向右推动一个工位,以此使材料右端的冲口与拉料头位置对应,此时,重复以上操对材料进行冲压,随后通过控制开关的调控,电机工作,输出轴带动拉料头转动,拉料头转动的同时通过材料上的冲口拉动材料自动向右移动,拉料头转动一周后进入下一个冲口内,以此装置开始进行自动冲压送料作业,提供了自动拉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冲压拉料作业,减轻作业员的负担,提高冲压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底模单元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安装底板、2控制开关、3支撑立板、4底模单元、41底模板、42底模凸块、43复合模腔、44断模口、5上模单元、51上模板、52复合冲头、53上模凸块、54断模刀、6拉料单元、61安装座、62电机、63拉料头、7导柱、8弹簧、9限位框、10废料盒、11成品盒、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双冲模,包括安装底板1、底模单元4、上模单元5和拉料单元6;
[0022]安装底板1:安装底板1,为其它部件提供一个安装场所,其上表面设有三块均匀分布的支撑立板3,还包括废料盒10、成品盒11和把手12,废料盒10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废料盒10位于左侧的两个支撑立板3之间,成品盒11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成品盒11位于右侧的两个支撑立板3之间,把手12数量为两个,把手12分别设置于废料盒10和成品盒11的前侧封板中部,冲出的料渣通过复合模腔43底部开设的通孔落入废料盒10内部,切断后的部件通过断模口44落入成品盒11内部,安装底板1的前侧面右端设有控制开关2,控制开关2调控拉料单元6进行正常工作,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0023]底模单元4:底模单元4为材料提供一个冲压成型场所,设置于支撑立板3的上端,底模单元4的上表面设有六根对称分布的导柱7,每一根导柱7的外部均套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弹簧8,底模单元4包括底模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双冲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底模单元(4)、上模单元(5)和拉料单元(6);安装底板(1):其上表面设有三块均匀分布的支撑立板(3),安装底板(1)的前侧面右端设有控制开关(2),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底模单元(4):设置于支撑立板(3)的上端,底模单元(4)的上表面设有六根对称分布的导柱(7),每一根导柱(7)的外部均套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弹簧(8);上模单元(5):其前后两端开设的滑孔分别与导柱(7)滑动连接,上模单元(5)位于弹簧(8)的上方,上模单元(5)与底模单元(4)位置对应;拉料单元(6):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其中:还包括限位框(9),所述限位框(9)前后两端开设的圆孔分别与导柱(7)滑动连接,限位框(9)位于上下两层弹簧(8)之间,底模单元(4)和上模单元(5)均与限位框(9)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双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单元(4)包括底模板(41)、底模凸块(42)、复合模腔(43)和断模口(44),所述支撑立板(3)的上表面均与底模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模凸块(42)设置于底模板(41)的上表面中部,底模凸块(42)与限位框(9)中部的方口位置对应,底模凸块(42)的上表面左端开设有复合模腔(43),底模凸块(42)的上表面右端开设有断模口(44),导柱(7)对称设置于底模板(41)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殿忠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金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