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媒体和光记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700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获得一种除降低差错率外还可实现5级以上的多级记录的光记录媒体。一种在覆盖透光性基板14的槽16的记录层12上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的光记录媒体10,在上述记录层12中沿着光行进方向S连续规定虚拟记录单元40,该虚拟记录单元由沿着槽16的照射行进方向S的任意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任意单位宽度构成,并且照射的激光束的波长为λ、激光束的照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时,槽的宽度W设定为0.20×(λ/NA)<W<0.50×(λ/NA),按5级以上设定照射时间照射激光束,可多级记录信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供记录用的数据多级切换激光束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至少一方来照射、在记录层上形成多种记录标记来对信息进行多级记录的。根据该光记录方法,由于与简单地通过坑的有无来记录2值数据的情况相比,在深度方向上可记录多个数据,可增加按一定长度分配的信号的量。从而可提高线记录密度。作为多级切换再现信号的深度的方法,一般地是多级切换激光束的功率、形成几种不同的记录标记。目前,作为该记录载体,提出了利用全息术的记录媒体和把记录层作成多层的记录媒体。这里,记录反射信号的调制度彼此不同的多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做多级记录。另一方面,这些多级记录有关的光记录方法随着记录时的激光束的功率增大,即,形成的反射信号的深度加深,出现再现时信号品质恶化的问题。其理由当前还不明确,但按本专利技术的预想,其原因是由于增大激光的功率,而增大了记录标记的面积的原因。例如,利用原来的方法,为使记录媒体的记录信息量高密度化,缩短记录标记,其中多级切换激光束的功率来进行多级记录的情况下,其信号品质恶化变得显著了。结果,发挥不出多级记录的优点。即,如果采用多级记录,由于记录标记的间隔扩大,即使信号质量恶化了也必须一定程度地确实能够检测出数据,因此记录标记的高密度化变得困难,存在陷于不兼容状况的问题。原来的分级切换激光束的功率来多级记录的光记录方法的构思中,前提是记录标记长比记录时的会聚光束(光束腰)的直径还大。即,通过多级调制记录标记自身的光反射率,直接读取该反射率来实现多级记录。一般地,会聚光束的直径是Kλ/NA(K是常数、λ是激光波长、NA是透镜的数值孔径)。CD使用的拾取器中,通常是λ=780nm、NA=0.45,会聚光束的直径约为1.6μm。此时,记录标记长近似1.6μm时,上述信号恶化的问题显著,进行5级以上的多级记录困难。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详细讨论,推测原来以记录标记长比记录时的会聚光束(光束腰)的直径还大为前提,通过多级调制记录标记自身的光反射率,直接读取该反射率来实现多级记录是其中原因之一。以上的问题考虑是激光束的功率设定、记录媒体的特性等所有要素复杂结合的结果,但据本专利技术人所知,其原因目前尚不明确,高密度的多级记录因包含该记录方法而不能实现却是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人对光记录媒体重点作锐意研究,发现了在记录层上假定一定大小的虚拟记录单元,在其上形成大小不同的记录标记,多级调制虚拟记录单元整体的反射率来进行多级记录的记录方法,确认按照该记录方法,可在光记录媒体上进行5级以上的高密度的多级记录。即,通过下面的专利技术可实现上述目的。(1)一种光记录媒体,在具有规定的槽的透光性基板上至少覆盖上述槽形成记录层,至少在上述记录层上照射激光束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层上沿着光行进方向连续规定虚拟记录单元,该虚拟记录单元由沿着上述槽的用于记录再现的激光束照射行进方向的任意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任意单位宽度构成,并且上述激光束的波长为λ(nm)、上述激光束的照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时,上述槽的宽度W(nm)设定为0.20×(λ/NA)<W<0.50×(λ/NA),按5级以上设定照射时间或照射功率至少一方来照射上述激光束,可在上述虚拟记录单元上形成5种以上大小不同的记录标记,基于上述记录标记对该虚拟记录单元的面积比调制光反射率,可多级记录信息。(2)根据(1)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宽度W设定在0.25×(λ/NA)<W<0.45×(λ/NA)。(3)根据(1)或(2)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按大致平行状态形成多个上述槽,相邻的上述槽之间的间距P(nm)设定在0.65×(λ/NA)<P,最好是0.7×(λ/NA)<P<1.2×(λ/NA)。(4)根据(1)或(2)或(3)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层包含有机色素。(5)根据(1)至(4)之一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层包含花青系色素。(6)一种光记录媒体,在具有规定的槽的透光性基板上至少覆盖上述槽形成花青色素构成的记录层,至少在上述记录层上照射激光束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层上沿着光行进方向连续规定虚拟记录单元,该虚拟记录单元由沿着上述槽的用于记录再现的激光束照射行进方向的任意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任意单位宽度构成,并且上述激光束的波长为λ(nm)、上述激光束的照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时,上述槽的宽度W(nm)设定为0.25×(λ/NA)<W<0.55×(λ/NA),按5级以上设定照射时间或照射功率至少一方来照射上述激光束,可在上述虚拟记录单元中形成5种以上大小不同的记录标记,基于上述记录标记对该虚拟记录单元的面积比调制光反射率,可对信息进行多级记录。(7)根据(6)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宽度W设定在0.30×(λ/NA)<W<0.50×(λ/NA)。(8)根据(6)或(7)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按大致平行状态形成多个上述槽,相邻的上述槽之间的间距P(nm)设定在0.65×(λ/NA)<P,最好是0.7×(λ/NA)<P<1.2×(λ/NA)。(9)一种光记录媒体,在具有规定的槽的透光性基板上至少覆盖上述槽形成记录层,至少在上述记录层上照射激光束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层上沿着光行进方向连续规定虚拟记录单元,该虚拟记录单元由用于对上述槽进行记录再现的激光束照射行进方向的任意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任意单位宽度构成,并且以上述槽底面为基准的上述记录层的最小膜厚比上述透光性基板的上述槽的深度小,按5级以上设定照射时间或照射功率至少一方来照射上述激光束,可在上述虚拟记录单元中形成5种以上大小不同的记录标记,基于上述记录标记对该虚拟记录单元的面积比调制整个虚拟记录单元的光反射率,可对信息进行多级记录。(10)根据(9)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以上述槽底面为基准的上述记录层的最小膜厚M相对上述透光性基板的上述槽的深度F设定为0.2×F<M<1.0×F。(11)根据(9)或(10)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以上述槽底面为基准的上述记录层的最小膜厚M相对上述透光性基板的上述槽的深度F设定为0.3×F<M<0.8×F。(12)根据(9)到(11)之一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以上述槽底面为基准的上述记录层的最小膜厚M相对上述透光性基板的上述槽的深度F设定为0.4×F<M<0.6×F。(13)根据(9)到(12)之一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层包含有机色素。(14)根据(13)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层包含的上述有机色素包含花青色素。(15)一种光记录媒体,对透光性基板上形成的记录层照射激光束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标记形成区域中,在与上述激光束的相对移动方向上连续规定由规定的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规定的单位宽度构成的多个虚拟记录单元,并且在上述虚拟记录单元的上述激光束未照射状态的初始反射率为X%并且该激光束已照射状态下形成最大记录标记时的最低反射率为Y%时,上述虚拟记录单元的特性设定为(X-Y)/X大于0.3,最好大于0.4,按5级以上切换上述激光束的照射时间和照射功率至少一方可对该虚拟记录单元进行多级记录。(16)根据(15)的光记录媒体,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记录媒体,在具有规定的槽的透光性基板上至少覆盖上述槽形成记录层,至少在上述记录层上照射激光束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层上沿着光行进方向连续规定虚拟记录单元,该虚拟记录单元由沿着上述槽的用于记录再现的激光束照射行进方向的任意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任意单位宽度构成,并且上述激光束的波长为λ(nm)、上述激光束的照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时,上述槽的宽度W(nm)设定为0.20×(λ/NA)<W<0.50×(λ/NA),按5级以上设定照射时间或照射功率至少一方来照射上述激光束,可在上述虚拟记录单元上形成5种以上大小不同的记录标记,基于上述记录标记对该虚拟记录单元的面积比调制光反射率,可多级记录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1-3-30 60/279,753;US 2001-3-30 60/279,754;US1.一种光记录媒体,在具有规定的槽的透光性基板上至少覆盖上述槽形成记录层,至少在上述记录层上照射激光束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层上沿着光行进方向连续规定虚拟记录单元,该虚拟记录单元由沿着上述槽的用于记录再现的激光束照射行进方向的任意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任意单位宽度构成,并且上述激光束的波长为λ(nm)、上述激光束的照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时,上述槽的宽度W(nm)设定为0.20×(λ/NA)<W<0.50×(λ/NA),按5级以上设定照射时间或照射功率至少一方来照射上述激光束,可在上述虚拟记录单元上形成5种以上大小不同的记录标记,基于上述记录标记对该虚拟记录单元的面积比调制光反射率,可多级记录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宽度W设定在0.25×(λ/NA)<W<0.45×(λ/N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按大致平行状态形成多个上述槽,相邻的上述槽之间的间距P(nm)设定在0.65×(λ/NA)<P,最好是0.7×(λ/NA)<P<1.2×(λ/NA)。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层包含有机色素。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层包含花青系色素。6.一种光记录媒体,在具有规定的槽的透光性基板上至少覆盖上述槽形成花青色素构成的记录层,至少在上述记录层上照射激光束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层上沿着光行进方向连续规定虚拟记录单元,该虚拟记录单元由沿着上述槽的用于记录再现的激光束照射行进方向的任意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任意单位宽度构成,并且上述激光束的波长为λ(nm)、上述激光束的照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时,上述槽的宽度W(nm)设定为0.25×(λ/NA)<W<0.55×(λ/NA),按5级以上设定照射时间或照射功率至少一方来照射上述激光束,可在上述虚拟记录单元中形成5种以上大小不同的记录标记,基于上述记录标记对该虚拟记录单元的面积比调制光反射率,可对信息进行多级记录。7.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宽度W设定在0.30×(λ/NA)<W<0.50×(λ/NA)。8.根据权利要求6或7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按大致平行状态形成多个上述槽,相邻的上述槽之间的间距P(nm)设定在0.65×(λ/NA)<P,最好是0.7×(λ/NA)<P<1.2×(λ/NA)。9.一种光记录媒体,在具有规定的槽的透光性基板上至少覆盖上述槽形成记录层,至少在上述记录层上照射激光束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层上沿着光行进方向连续规定虚拟记录单元,该虚拟记录单元由用于对上述槽进行记录再现的激光束照射行进方向的任意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任意单位宽度构成,并且以上述槽底面为基准的上述记录层的最小膜厚比上述透光性基板的上述槽的深度小,按5级以上设定照射时间或照射功率至少一方来照射上述激光束,可在上述虚拟记录单元中形成5种以上大小不同的记录标记,基于上述记录标记对该虚拟记录单元的面积比调制整个虚拟记录单元的光反射率,可对信息进行多级记录。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以上述槽底面为基准的上述记录层的最小膜厚M相对上述透光性基板的上述槽的深度F设定为0.2×F<M<1.0×F。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以上述槽底面为基准的上述记录层的最小膜厚M相对上述透光性基板的上述槽的深度F设定为0.3×F<M<0.8×F。12.根据权利要求9到11之一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以上述槽底面为基准的上述记录层的最小膜厚M相对上述透光性基板的上述槽的深度F设定为0.4×F<M<0.6×F。13.根据权利要求9到12之一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层包含有机色素。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层包含的上述有机色素包含花青色素。15.一种光记录媒体,对透光性基板上形成的记录层照射激光束形成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标记形成区域中,在与上述激光束的相对移动方向上连续规定由规定的单位长度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规定的单位宽度构成的多个虚拟记录单元,并且在上述虚拟记录单元的上述激光束未照射状态的初始反射率为X%并且该激光束已照射状态下形成最大记录标记时的最低反射率为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冈博之塚本修司洞井高志大槻史朗
申请(专利权)人:TDK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