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625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和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通道,换热管设置在换热通道内;换热通道的下端与设置在内壳体下端的烟气进管连通,换热通道的上端与设置在内壳体上端的风机的进气口连通;外壳体设置在内壳体外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中空夹层;中空夹层由隔板分隔成左夹层腔和右夹层腔,风机的出气口与右夹层腔的上端连通,右夹层腔的下端与左夹层腔的下端连通,左夹层腔的上端通过烟气出管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回收利用生物质锅炉产生的烟气余热,提高生物质锅炉的热利用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质锅炉
,尤其涉及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锅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生物质锅炉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余热,若直接排放到空气,会导致能量流失,为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回收利用生物质锅炉产生的烟气余热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回收利用生物质锅炉产生的烟气余热,提高生物质锅炉的热利用效率。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通道内;所述换热通道的下端与设置在内壳体下端的烟气进管连通,所述换热通道的上端与设置在内壳体上端的风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外部,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中空夹层;所述中空夹层由隔板分隔成左夹层腔和右夹层腔,所述风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右夹层腔的上端连通,所述右夹层腔的下端与所述左夹层腔的下端连通,所述左夹层腔的上端通过烟气出管与外界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右夹层腔的下端设置有控制烟气回流的控制阀和检测右夹层腔内部烟气温度的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控制阀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阀为一进二出切换阀,所述控制阀的进气端与右夹层腔的下端连通,所述控制阀的两个出气端分别连接左夹层腔的下端和换热通道的下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右夹层腔的一侧与压力调节箱内的储气腔连通,所述压力调节箱内设置有密封板和气缸;所述密封板的边缘与压力调节箱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密封板滑动以调节所述储气腔的容积大小;所述右夹层腔内设置有气压感应器,所述气压感应器与所述气缸电信号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由若干换热室和若干竖向通道组成,所述换热室的横截面呈“凹”字状,若干所述换热室竖向排列,相邻两个换热室的端部通过竖向通道相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的下端与所述烟气进管之间设置有灰尘过滤板,所述灰尘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集尘室。
[0009]进一步地,所述左夹层腔的上端与所述烟气出管之间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内填充有活性炭。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其有益效果如下:
[0011]1)通过换热管内的热介质吸收烟气中的余热,以实现生物质锅炉的余热回收,并对换热后的烟气进行温度检测,若烟气的温度高于设定值,使烟气回流进行二次换热,从而
提高了热利用效率;
[0012]2)设置有压力调节箱,在烟气回流进行二次换热的过程中,压力调节箱可以避免系统内部气压过大导致烟气从烟气进管倒流;
[0013]3)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形成中空夹层,中空夹层可以减少内壳体内部的烟气与外界的热量交换,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减少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0016]附图3为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为换热通道在内壳体内的连接示意图;
[0018]附图5为换热管和换热通道的连接示意图;
[0019]附图6为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7为换热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附图1至7所述的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内壳体1、外壳体2和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3的两端分别为热介质入口4和热介质出口5,换热管3内通入热介质并与生物质锅炉产生的烟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生物质锅炉进行余热回收,换热管3一般为金属管体。
[0023]所述内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通道6,所述换热管3设置在所述换热通道6内。如附图1中所示,所述换热通道6的下端与设置在内壳体1下端的烟气进管7连通,烟气进管7的一端收集生物质锅炉产生的烟气,烟气进管7的另一端穿过外壳体2和内壳体1并与内壳体1的内部下端连通。所述换热通道6的上端与设置在内壳体1上端的风机8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外壳体2设置在所述内壳体1外部,所述外壳体2和内壳体1之间形成中空夹层。所述中空夹层由隔板10分隔成左夹层腔11和右夹层腔12,左夹层腔11的下单和右夹层腔12的下端通过控制阀14相连通,左夹层腔11和右夹层腔12的其余部分相对隔离。所述风机8的出气口与所述右夹层腔12的上端连通,所述右夹层腔12的下端与所述左夹层腔11的下端连通,所述左夹层腔11的上端通过烟气出管13与外界连通。风机8的设置是为了驱使换热通道6上端的烟气进入右夹层腔12。
[0024]为了提高烟气热量的利用效率,所述右夹层腔12的下端设置有控制烟气回流的控制阀14和检测右夹层腔12内部烟气温度的温度感应器15。所述温度感应器15与所述控制阀14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阀14为一进二出切换阀,所述控制阀14的进气端与右夹层腔12的下端连通,所述控制阀14的两个出气端分别连接左夹层腔11的下端和换热通道6的下端。通过温度感应器15测得的温度不同来反馈控制所述控制阀14的出气方向。若温度感应器15测得右夹层腔12内的烟气温度大于设定值,则由控制阀14控制烟气回流至换热通道6内进行二次换热;若小于设定值,则由控制阀14控制烟气流入左夹层腔12后再从烟气出管13排出至外界。
[0025]所述右夹层腔12的一侧与压力调节箱16内的储气腔17连通,所述压力调节箱16内
设置有密封板18和气缸19。如附图2中所示,所述密封板18的边缘与压力调节箱16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气缸19驱动所述密封板18滑动以调节所述储气腔17的容积大小。所述右夹层腔12内设置有气压感应器20,所述气压感应器20与所述气缸19电信号连接。在烟气回流进行二次换热的过程中,烟气进管7也在输入烟气,因此整个余热回收系统内部的气压会增大,当气压感应器20检测到气压增大时,气压感应器20将信号传递到气缸19处,气缸19启动并带动密封板18朝远离右夹层腔12的一侧运动,储气腔17的容积增大,避免系统内部气压过大导致烟气从烟气进管7倒流;当烟气出管13开始排出烟气时,系统内部压力减小,气缸19复位并减小储气腔17的容积。
[0026]如附图5和7中所示,所述换热通道6由若干换热室21和若干竖向通道22组成,所述换热室21的横截面呈“凹”字状,若干所述换热室21竖向排列,相邻两个换热室21的端部通过竖向通道22相连通,该结构设置可以提高烟气在换热通道6的行程,使换热管3和烟气可以充分换热。
[0027]所述换热通道6的下端与所述烟气进管7之间设置有灰尘过滤板23,对烟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拦截,所述灰尘过滤板23的下方设置有集尘室24,收集灰尘过滤板23上掉落的灰尘颗粒。
[0028]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1)、外壳体(2)和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3)的两端分别为热介质入口(4)和热介质出口(5);所述内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通道(6),所述换热管(3)设置在所述换热通道(6)内;所述换热通道(6)的下端与设置在内壳体(1)下端的烟气进管(7)连通,所述换热通道(6)的上端与设置在内壳体(1)上端的风机(8)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外壳体(2)设置在所述内壳体(1)外部,所述外壳体(2)和内壳体(1)之间形成中空夹层;所述中空夹层由隔板(10)分隔成左夹层腔(11)和右夹层腔(12),所述风机(8)的出气口与所述右夹层腔(12)的上端连通,所述右夹层腔(12)的下端与所述左夹层腔(11)的下端连通,所述左夹层腔(11)的上端通过烟气出管(13)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层腔(12)的下端设置有控制烟气回流的控制阀(14)和检测右夹层腔(12)内部烟气温度的温度感应器(15),所述温度感应器(15)与所述控制阀(14)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阀(14)为一进二出切换阀,所述控制阀(14)的进气端与右夹层腔(12)的下端连通,所述控制阀(14)的两个出气端分别连接左夹层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贝贝范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丰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