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大屏主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61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大屏主机支架,其支架本体为整体薄壁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右边设有第一支撑、中部偏左的部位设有第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的中部及下部相连并设有主减重窗,在所述支架本体靠近第二支撑左侧的中部及下部设有次减重窗;所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的下端分别向下凸起形成凸台;所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的上部分别向上延申形成柱体,在第一支撑上部柱体前面的上端设有大屏第一安装孔,在第二支撑上部柱体前面的上端设有大屏第二安装孔;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上边设有大屏第二安装结构和大屏第一安装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钢质大屏主机支架工序复杂、焊接易变形的问题,能够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提升大屏主机支架的精度。机支架的精度。机支架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大屏主机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通讯、娱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大屏主机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增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导航及娱乐功能,很多新能源汽车普遍都加装了车载大屏。随着汽车对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车载大屏支架作为车身上的小型结构件,目前仍以钢板冲压件为主。钢质车载大屏支架由四个冲压件焊接而成,具有零件数量多,焊接工序多,重量大等问题,不利于节能减排,同时,由于车载钢质大屏主机支架多、焊接精度偏低,仅仅通过优化结构,总成精度提升空间小。参见图3,钢质大屏主机支架采用分体式结构,由钢质结构的大屏左安装板91、大屏右安装板92、大屏主安装板93和大屏副安装板94通过CO2保护焊焊接而成,具有工序复杂,焊接易变形,精度难以保证等不足。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开发新结构的车载大屏主机支架。
[0003]CN 211107213U公开了“一种汽车大屏支架结构”,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内部为空心结构的方型支撑框架及设置在方型支撑框架内的第一X型支撑筋、第二X型支撑筋;方型支撑框架一端与仪表管梁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大屏连接;第一X型支撑筋一端与方型支撑框架连接仪表管梁横梁一端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X型支撑筋一端连接,第二X型支撑筋另一端与方型支撑框架连接汽车大屏一端的内壁连接。其提供的双X型分布的支架符合大屏受力的拓扑结构,对大屏垂向和横向都有很好的支撑效果,结构简单,实现了大屏支架的轻量化,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省了开发成本和模具费用。
[0004]CN 209454669U公开了“一种车载大屏中控安装支架”,包括导航主机、万能框、胶粒卡扣、万能框支架、卡板、卡块和安装槽,所述导航主机固定安装在万能框的一侧,所述万能框的另一侧底部对应设置有两卡板,所述万能框的另一侧边缘两侧和万能框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上卡接有胶粒卡扣,所述胶粒卡扣与安装槽配合连接,所述安装槽开设于万能框支架的侧面边缘,且与卡块的位置相互对应;该车载大屏中控安装支架,利用倒刺原理防止脱落,保证了安装的稳固性,且方便拆装,胶粒卡扣与安装槽配合连接,通过增加了六个胶粒卡扣使得车子在行驶中没有什么杂音,便于拆装。
[0005]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大屏主机支架,其能够解决现有钢质大屏主机支架工序复杂、焊接易变形的问题,能够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提升大屏主机支架的精度。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载大屏主机支架,其特征是:支架本体为整体薄壁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右边设有第一支撑、中部偏左的部位设有第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的中部及下部相连并设有主减重窗,在所述支架本体靠近第二支撑左侧的中部及下部设有次减重窗;所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的下端分别向下凸起形成凸台,在第一支撑下端的凸
台上设有支架第一安装孔,在第二支撑下端的凸台上设有支架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的上部分别向上延申形成柱体,在第一支撑上部柱体前面的上端设有大屏第一安装孔,在第二支撑上部柱体前面的上端设有大屏第二安装孔;在所述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相连部分的上边设有大屏第一安装结构,在所述支架本体靠近第二支撑左侧的上边设有大屏第二安装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的左边设有支耳,在所述支耳上设有长圆形的线束过装孔。
[0009]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及其上的第一支撑、第二支撑、主减重窗和次减重窗的边缘均设有向后弯折且下宽上窄的翻边。
[0010]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支撑的后面设有连通上下的“>”形加强筋,在所述第二支撑的后面设有连通上下的“<”形加强筋。
[0011]进一步,在靠近所述主减重窗边缘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一道倾斜加强筋,并且上边的两道倾斜加强筋分别与“>”形加强筋和“<”形加强筋相连、下边的两道倾斜加强筋分别与支架本体下边的内壁相连。
[0012]进一步,在靠近所述次减重窗边缘的上边设有两道连接加强筋、下边设有一道连接加强筋。
[0013]进一步,所述主减重窗呈倒圆角的矩形;所述次减重窗呈倒圆角的倒梯形。
[0014]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的材质为镁合金,通过压铸一体成型。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在支架本体及其上的第一支撑、第二支撑、主减重窗和次减重窗的边缘均设有向后弯折的翻边,后弯折的翻边起加强筋的作用,能够提高支架本体的强度。
[0016]由于在第一支撑的后面设有连通上下的“>”形加强筋,在第二支撑的后面设有连通上下的“<”形加强筋,并且“>”形加强筋与第一支撑的右侧构成三角形,“<”形加强筋与第二支撑的左侧也构成三角形,能够显著提高支架本体的支撑强度。
[0017]由于支架本体采用镁合金压铸一体成型,不仅工序简单,而且规避了现有钢质分体式结构的大屏主机支架因焊接而产生的变形,相比于现有钢质分体式结构的大屏主机支架减重66%,从而能够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提升支架本体的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现有钢质大屏主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技术特征):1—第一支撑,11—第一安装孔,12—大屏第一安装孔,13—“>”形加强筋;2—第二支撑,21—第二安装孔,22—大屏第二安装孔,23—“<”形加强筋;3—支耳,31—线束过孔;4—主减重窗,41—倾斜加强筋;5—次减重窗,51—连接加强筋;6—大屏第一安装结构,7—大屏第二安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1]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车载大屏主机支架,其特征是:支架本体为整体薄壁结构,支架本体的右边设有第一支撑1、中部偏左的部位设有第二支撑2;第一支撑1与第二支撑2的中部及下部相连并设有主减重窗4,在支架本体靠近第二支撑2左侧的中部及下部设有次减重窗5;在保证支架本体强度的前提下,设置主减重窗和副减重窗,以减轻支架本体的重量,以实现轻量化;第一支撑1和第二支撑2的下端分别向下凸起形成凸台,在第一支撑1下端的凸台上设有支架第一安装孔11,在第二支撑2下端的凸台上设有支架第二安装孔21;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用于支架本体与车辆的转向支撑连接;第一支撑1和第二支撑2的上部分别向上延申形成柱体,在第一支撑1上部柱体前面的上端设有大屏第一安装孔12,在第二支撑2上部柱体前面的上端设有大屏第二安装孔22;在第一支撑1与第二支撑2相连部分的上边设有大屏第一安装结构6,在支架本体靠近第二支撑2左侧的上边设有大屏第二安装结构7。大屏第一安装孔、大屏第二安装孔、大屏第一安装结构和大屏第二安装结构用于车载大屏与支架本体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大屏主机支架,其特征是:支架本体为整体薄壁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右边设有第一支撑(1)、中部偏左的部位设有第二支撑(2);所述第一支撑(1)与第二支撑(2)的中部及下部相连并设有主减重窗(4),在所述支架本体靠近第二支撑(2)左侧的中部及下部设有次减重窗(5);所述第一支撑(1)和第二支撑(2)的下端分别向下凸起形成凸台,在第一支撑(1)下端的凸台上设有支架第一安装孔(11),在第二支撑(2)下端的凸台上设有支架第二安装孔(21);所述第一支撑(1)和第二支撑(2)的上部分别向上延申形成柱体,在第一支撑(1)上部柱体前面的上端设有大屏第一安装孔(12),在第二支撑(2)上部柱体前面的上端设有大屏第二安装孔(22);在所述第一支撑(1)与第二支撑(2)相连部分的上边设有大屏第一安装结构(6),在所述支架本体靠近第二支撑(2)左侧的上边设有大屏第二安装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大屏主机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本体的左边设有支耳(3),在所述支耳(3)上设有长圆形的线束过装孔(3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大屏主机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本体及其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仙和杨琴江方林刘波彭磊杜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