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透水蓄水地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01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透水蓄水地坪,包括透水混凝土层、碎石层、路基层、素地层,所述路基层中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连接碎石层底部,所述素地层中设置有第一渗水装置、第二渗水装置,所述第一渗水装置为球体,上面设置有若干根渗透管,顶部通过管道通向透水混凝土层上表面,管道末端设置有地漏;所述第二渗水装置连接蓄水箱的侧壁上部。通过设置蓄水箱,可以储蓄雨水;通过第一渗水装置,可以将雨水快速排入素地层;通过第二渗水装置,将蓄水箱多余的雨水排入素地层;通过设置渗透管,可以增大第一渗水装置、第二渗水装置的渗透面积,将雨水快速排入素地层;通过设置地漏,可以防止杂物堵塞管道、第一渗水装置和渗透管,降低渗水透水效果。水透水效果。水透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透水蓄水地坪


[0001]本技术涉及透水地坪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透水蓄水地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硬化地面越来越多,与自然地面相比,硬化地面的透水、蓄水能力非常弱,因此雨水都是排入地下管道,无法进入地底土壤,长此以往,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可能导致地面塌陷、热岛效应等一系列问题。
[0003]目前,大多数的透水地坪采用透水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如申请号为CN201921030268.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透水地坪,包括素地层,所述素地层向上依次是路基层,碎石层、透水混凝土层,所述路基层内设置有雨水处理装置,所述雨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碎石层与所述路基层之间设置有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管连通的收集管,位于所述路基层中且与所述收集管连通的蓄水箱、位于所述蓄水箱底部的抽水泵、一端与所述抽水泵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位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上表面的输水管、一端与所述蓄水箱连通且另一端位于所述素地层中的出水管。
[000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专利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暴雨天气,路面积水速度过快,透水排水能力会降低;二是在中小雨天气,雨水被收集进入蓄水箱,进入不了地下,不能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环保透水蓄水地坪,该技术既能满足所有天气使用,地面不会积存雨水,又可合理分配雨水进入地下和蓄水池,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透水蓄水地坪,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透水混凝土层、碎石层、路基层、素地层,所述路基层中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碎石层底部,所述素地层中设置有第一渗水装置、第二渗水装置,所述第一渗水装置为球体,上面设置有若干根渗透管,顶部通过管道通向透水混凝土层上表面,管道末端设置有地漏;所述第二渗水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蓄水箱的侧壁上部。
[0007]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渗水装置上设置有若干小孔。
[0008]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渗水装置与第二渗水装置完全相同。
[0009]作为优化,所述蓄水箱至少连接一组第二渗水装置。
[0010]作为优化,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透水混凝土层上表面,管道末端设置有连接装置。
[0011]作为优化,所述渗透管为长管,上面设置有若干小孔。
[0012]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3]通过设置蓄水箱,可以储蓄雨水;通过设置第一渗水装置,可以将地坪来不及渗透
的雨水快速排入素地层;通过设置第二渗水装置,可以将蓄水箱多余的雨水排入素地层;通过设置渗透管,可以增大第一渗水装置、第二渗水装置的渗透面积,将雨水呈散射装快速排入素地层;通过设置地漏,可以防止地面杂物进入管道、第一渗水装置和渗透管,降低渗水透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渗水装置和渗透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透水混凝土层,2.碎石层,3.路基层,4.素地层,5.蓄水箱,6.第一渗水装置,7.第二渗水装置,8.渗透管,9.地漏,10.水泵,11.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图1至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环保透水蓄水地坪,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透水混凝土层1、碎石层2、路基层3、素地层4,所述碎石层2下底面为波浪形,所述路基层3中设置有蓄水箱5,蓄水箱5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碎石层2波谷底部,所述素地层4中设置有第一渗水装置6、第二渗水装置7,所述第一渗水装置6为球体,上面设置有若干根渗透管8,顶部通过管道通向透水混凝土层1上表面,管道末端设置有地漏9;所述第二渗水装置7通过管道连接蓄水箱5的侧壁上部。
[0019]通过设置蓄水箱5,可以储蓄雨水;通过设置第一渗水装置6,可以将地坪来不及渗透的雨水快速排入素地层4;通过设置第二渗水装置7,可以将蓄水箱5多余的雨水排入素地层4;通过设置渗透管8,可以增大第一渗水装置6、第二渗水装置7的渗透面积,将雨水呈散射装快速排入素地层4;通过设置地漏9,可以防止地面杂物进入管道、第一渗水装置6和渗透管8,降低渗水透水效果。
[0020]所述第一渗水装置6上设置有若干小孔。通过设置小孔,可以使第一渗水装置6快
速排水。
[0021]所述第一渗水装置6与第二渗水装置7完全相同。
[0022]所述蓄水箱5至少连接一组第二渗水装置7。
[0023]所述蓄水箱5内设置有水泵10,水泵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透水混凝土层1上表面,管道末端设置有连接装置11。通过设置水泵10,可以抽出蓄水箱5中蓄寸的雨水进行使用;通过设置连接装置11,可以连接多种使用设备。
[0024]所述渗透管8为长管,上面设置有若干小孔。通过设置小孔,可以使渗透管8向素地层4快速排水。
[0025]在暴雨天气时,雨水聚集过快,透水混凝土层1来不及渗透雨水,地坪上形成的积水就会通过地漏9进入第一渗水装置6,进行渗透,若积水较多,还会将雨水通过渗透管8向更大范围的素地层4进行渗透排出;并且当蓄水箱5蓄满后,多余的雨水便会通过蓄水箱5的侧壁上部的管道进入第二渗水装置7,然后进入素地层4;在中小雨天气,雨水可以渗透进入蓄水箱,也能通过地漏9、第一渗水装置6进入素地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透水蓄水地坪,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透水混凝土层(1)、碎石层(2)、路基层(3)、素地层(4),其特征是:所述路基层(3)中设置有蓄水箱(5),蓄水箱(5)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碎石层(2)底部,所述素地层(4)中设置有第一渗水装置(6)、第二渗水装置(7),所述第一渗水装置(6)为球体,上面设置有若干根呈散射状分布的渗透管(8),顶部通过管道通向透水混凝土层(1)上表面,管道末端设置有地漏(9);所述第二渗水装置(7)通过管道连接蓄水箱(5)的侧壁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透水蓄水地坪,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渗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学前田长琦姜苓苓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西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