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189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属于轨枕预应力张拉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壳体后端设有穿心式千斤顶,穿心式千斤顶上设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穿心式千斤顶中穿有主拉杆,壳体前部还设有螺母旋拧机构,旋拧头至螺母旋拧机构后端为贯通的直道,主拉杆的端头具有膨大结构;直道与主拉杆之间还具有拉杆连接机构,拉杆连接机构连接有运动方向与主拉杆相垂直的位移机构。本装置专门针对轨枕张拉设计,使用方便,可同步读取预应力值和张拉伸长值,有助于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属于轨枕预应力张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铁道系统交通的日益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应用量剧增。轨枕是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系统的重要受力构件,承受着来自钢轨的各种作用力,并弹性地将作用力传布于道床,能够有效地保持轨道的轨距、方向和位置。目前,我国铺设的轨枕大多为混凝土轨枕。在轨枕生产过程中,轨枕预应力张拉是影响轨枕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螺旋肋钢丝在施加预应力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非均匀张拉现象,由此引起的应力分布不均可能对轨枕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0003]目前,大部分混凝土轨枕生产厂家的预应力张拉设备都不能实现自动张拉和记录,而是通过人工测量控制预应力筋的张拉伸长值,并利用油泵压力表读取控制张拉力。轨枕筋应力以及预应力张拉伸长值控制不准确,是引起预应力结构产生裂纹,导致预应力结构产生过大变形以至造成结构失效或报废的主要原因。此外,现有的张拉设备用于轨枕张拉时操作较为繁琐,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专门针对轨枕张拉设计,使用方便,可同步读取预应力值和张拉伸长值,有助于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用于传导压力的壳体,壳体前端设有顶臂,壳体后端设有穿心式千斤顶,所述穿心式千斤顶上设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穿心式千斤顶中穿有主拉杆,壳体前部还设有由马达驱动的螺母旋拧机构,螺母旋拧机构的旋拧头露出于壳体前端,旋拧头至螺母旋拧机构后端为贯通的直道,且该直道正对主拉杆的端头,主拉杆的端头具有膨大结构;直道与主拉杆之间还具有拉杆连接机构,所述拉杆连接机构包括外壳和连接体,连接体上设有分别用于置入主拉杆和钢筋张拉杆的杆体并挂住杆体端头膨大结构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外壳上具有与连接体上槽口位置对应的外壳槽口,连接体和外壳之间设有沿张拉方向设置的复位弹簧,连接体复位状态下,第一槽口位于主拉杆端头膨大结构的后端,拉杆连接机构连接有运动方向与主拉杆相垂直的位移机构,位移机构复位时,各拉杆从相应槽口中脱出。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力传感器为柱式力传感器,设于穿心式千斤顶的后端;穿心式千斤顶的前端抵住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主拉杆依次穿过柱式力传感器和穿心式千斤顶,并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拉杆的末端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中心具有螺孔,法兰盘与主拉杆螺纹连接,法兰盘与所述力传感器的末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螺母旋拧机构包括齿轮传动机构,所述旋拧头为设于空心轴杆前端的用于旋拧螺母的旋套,所述空心轴杆通过键连接的方式插在齿轮传动机构末级齿轮的中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轴杆具有相对于齿轮传动机构的伸缩自由度,空心轴杆上套有用于将其前顶的压缩弹簧。
[0011]进一步的,所述位移机构为推杆机构。
[0012]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集成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可直接读取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值和张拉伸长值,为预应力张拉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从而保证张拉质量。
[0014]2、本技术专门针对轨枕张拉设计,机械化程度高,可通过拉杆连接机构实现张拉力的传导,并通过螺母旋拧机构自动锁紧螺母,从而极大地节省人工,有助于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0015]3、本技术完成一次张拉后,可快速撤下,同时相应机构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回位,可实现流水线式的连续作业,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专利,下面提供一幅或多幅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中预应力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螺母旋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拉杆连接机构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拉杆连接机构的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轨枕预应力张拉模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4所示,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用于传导压力的壳体1,壳体1前端设有顶臂11,壳体后端设有穿心式千斤顶31,所述穿心式千斤顶31上设有力传感器32和位移传感器33,穿心式千斤顶31中穿有主拉杆4,壳体1前部还设有由马达21驱动的螺母旋拧机构,螺母旋拧机构的旋拧头24露出于壳体1前端,旋拧头24至螺母旋拧机构后端为贯通的直道,且该直道正对主拉杆4的端头,主拉杆4的端头具有膨大结构40;直道与主拉杆之间还具有拉杆连接机构,所述拉杆连接机构包括外壳51和连接体52,连接体52上设有分别用于置入主拉杆和钢筋张拉杆的杆体并挂住杆体端头膨大结构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520,外壳上具有与连接体上槽口位置对应的外壳槽口510,连接体和外壳之间设有沿张拉方向设置的导轨54和复位弹簧53,连接体复位状态下,第一槽口恰好位于主拉杆端头膨大结构的后端,拉杆连接机构的外壳连接有运动方向与主拉杆4相垂直的位移机构55,并通过导轨约束在壳体1内;位移机构可采用推杆机构,位移机构复位时,各拉杆从相应槽口中脱出。
[0024]进一步的,仍见图1,所述力传感器32为柱式力传感器,设于穿心式千斤顶31的后端;穿心式千斤顶31的前端抵住所述壳体1的外壁;所述主拉杆4依次穿过柱式力传感器32
和穿心式千斤顶31,并进入所述壳体1的内部。
[0025]进一步的,仍见图1,所述主拉杆4的末端连接有法兰盘34,所述法兰盘34的中心具有螺孔,法兰盘34与主拉杆4螺纹连接,法兰盘34与所述力传感器32的末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26]进一步的,如图1和2,所述螺母旋拧机构包括齿轮传动机构22,所述旋拧头24为设于空心轴杆23前端的用于旋拧螺母的旋套,所述空心轴杆23通过键连接的方式插在齿轮传动机构22末级齿轮的中央。
[0027]此外,所述空心轴杆23具有相对于齿轮传动机构22的伸缩自由度,空心轴杆23上套有用于将其前顶的压缩弹簧25。显而易见的,空心轴杆23上应当具有防止其从齿轮传动机构22中脱出的限位结构。为了保证旋拧头尽量将螺母拧到底,旋拧头的伸出长度应事先计算好,且压缩弹簧25应始终保持压缩状态以提供足够的推力。
[0028]图5为与本装置相适配的张拉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6,模具本体中具有长方形的型槽;型槽两端的模具本体侧壁上分别穿有六根拉杆,其中,一边侧壁上为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根短拉杆62以及位于两根短拉杆外围四角的四根长拉杆61,另一边侧壁上为与所述四根长拉杆一一正对的四根短拉杆以及与所述两根短拉杆一一正对的两根长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导压力的壳体,壳体前端设有顶臂,壳体后端设有穿心式千斤顶,所述穿心式千斤顶上设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穿心式千斤顶中穿有主拉杆,壳体前部还设有由马达驱动的螺母旋拧机构,螺母旋拧机构的旋拧头露出于壳体前端,旋拧头至螺母旋拧机构后端为贯通的直道,且该直道正对主拉杆的端头,主拉杆的端头具有膨大结构;直道与主拉杆之间还具有拉杆连接机构,所述拉杆连接机构包括外壳和连接体,连接体上设有分别用于置入主拉杆和钢筋张拉杆的杆体并挂住杆体端头膨大结构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外壳上具有与连接体上槽口位置对应的外壳槽口,连接体和外壳之间设有沿张拉方向设置的复位弹簧,连接体复位状态下,第一槽口位于主拉杆端头膨大结构的后端,拉杆连接机构连接有运动方向与主拉杆相垂直的位移机构,位移机构复位时,各拉杆从相应槽口中脱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锡泽孟冉李彦胜张海峰薛洪发李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高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