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60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4
本申请涉及一种螺母检测机,涉及螺母检测设备的领域,其包括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螺母的安装座,安装座经旋转平台驱动后能够依次位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还包括与第一工位对应的用于检测螺母内径大小的内径检测装置、与第二工位对应的用于检测螺母止规的止规检测装置和与第三工位对应的用于检测螺母通规的通规检测装置。本申请具有提高螺母缺陷检测时的工作效率的效果。有提高螺母缺陷检测时的工作效率的效果。有提高螺母缺陷检测时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母检测机


[0001]本申请涉及螺母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母检测机。

技术介绍

[0002]螺母是一种常见的紧固件,因具有良好的紧固性和可拆卸性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相关技术中,有一种六角螺母,轴向贯穿,中部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0004]在对六角螺母的缺陷检测中,通常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对六角螺母各项数据进行检测,专利技术人认为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检测效率低,不便于螺母的快速检测,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检测螺母缺陷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螺母缺陷的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母检测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螺母检测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螺母检测机,包括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螺母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经所述旋转平台驱动后能够依次位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还包括与第一工位位置对应的用于检测螺母内径大小的内径检测装置、与第二工位位置对应的用于检测螺母止规的止规检测装置和与第三工位位置对应的用于检测螺母通规的通规检测装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检测的螺母放置于处于第一工位上的安装座内,通过内径检测装置能对螺母的内径是否合格进行检测,当内径检测装置对螺母检测完成后,转动旋转平台使安装座移动至第二工位进行止规检测,当止规检测装置对螺母检测完成后,转动旋转平台使安装座移动至第三工位进行通规检测,该螺母检测机的设置提高了工作人员对螺母缺陷进行检测时的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内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灯光板和摄像头,所述灯光板连接于第一固定架上且处于旋转平台的下方,所述摄像头连接于第一固定架上且处于旋转平台的上方,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灯光板相对设置,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电连接于外部计算机。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母所在的安装座处于第一工位时,旋转平台下方的灯光板对螺母进行照射,使灯光板的灯光从螺母的内径射出并被摄像头所采集到,摄像头将所采集的图像传输到外部计算机中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螺母的内径是否合格。
[0011]可选的,所述止规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设置于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一气缸、设置于第一气缸活塞杆上的第一移动板、连接于第一移动板的第一位移传感器、连接于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一电机和同轴连接于第一电机输出轴的止规头,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对第一移动板起上下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位移杆,所述第一外壳连接于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位移杆连接于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均朝下设置,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外部计算机。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母所在的安装座处于第二工位时,启动第一气缸使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移动板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止规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止规头向下移动并进行转动,使止规头能够与螺母内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此时第一位移杆移动的距离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输出到外部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来判断止规头旋进螺母内的圈数是否大于规定的最大圈数,若止规头旋进螺母的圈数大于规定的最大圈数,则螺母止规不合格,反之合格。
[0013]可选的,所述通规检测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设置于第三固定架上的第二气缸、设置于第二气缸活塞杆上的第二移动板、连接于第二移动板的第二位移传感器、连接于第二移动板上的第二电机和同轴连接于第二电机输出轴的通规头,所述第三固定架上设置有对第二移动板起上下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位移杆,所述第二外壳连接于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位移杆连接于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朝下设置,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外部计算机。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母所在的安装座处于第三工位时,启动第二气缸使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二移动板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通规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通规头向下移动并进行转动,使通规头能够与螺母内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此时第二位移杆移动的距离通过第二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输出到外部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来判断通规头是否能完全与螺母进行螺纹连接,若通规头能完全与螺母进行螺纹连接,则螺母通规合格,反之不合格。
[0015]可选的,所述安装座经所述旋转平台的驱动下还能位于上料工位、废料工位和成品工位,所述上料工位位于第一工位的前侧用于待检测螺母的存放,所述废料工位处于第三工位的后侧用于缺陷螺母的存放,所述成品工位处于废料工位的后侧用于成品螺母的存放。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工位的设置便于待检测螺母的存放,使内径检测完毕的螺母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待检测的螺母能移动至第一工位进行检测,以减小内径检测装置等待螺母进行检测的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废料工位和成品工位的设置便于对螺母进行划分,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有缺陷的螺母进行处理。
[0017]可选的,还包括与上料工位相对应的第一传送带、用于将螺母排列运输至第一传送带上的转动盘、将第一传送带上的螺母运输至上料工位的夹持运输机构和用于控制夹持运输机构升降的升降机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盘将散乱的螺母有序的排列输送至第一传送带上,以便于螺母的快速上料,此时通过夹持运输机构能将第一传送带上的螺母移动至旋转平台的上方,利用升降机构控制夹持运输机构的升降以实现螺母的升降,使螺母能够固定于安装座中,减小螺母在移动的过程中相对旋转平台进行移动的情况发生。
[0019]可选的,还包括与废料工位相对应的废料导轨,用于将废料工位上的螺母运输至废料导轨上的夹持运输机构和用于控制夹持运输机构升降的移动机构。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运输机构和移动机构的配合能够将处于废料工位的带有缺陷的螺母取出并移动至废料导轨上,使带缺陷的螺母能够从废料导轨中排出进行收集,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带缺陷的螺母进行处理。
[0021]可选的,所述废料导轨为两条,移动机构包括控制夹持运输机构在两条废料导轨上移动的横向移动组件和控制夹持运输机构升降的纵向移动组件。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内径不合格的螺母能够与止规通规不合格的螺母进行区分,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带缺陷的螺母进行不同的处理。
[0023]可选的,还包括与成品工位相对应的第二传送带、用于将成品工位上的螺母运输至第二传送带上的夹持运输机构和用于控制夹持运输机构升降的升降机构。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夹持运输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将成品工位上的螺母从旋转平台移动至第二传送带上,此时成品的螺母通过第二传送带能输送至下一环节。
[0025]可选的,所述夹持运输机构包括直线滑轨、沿直线滑轨长度方向滑移的滑块、设置于直线滑轨长度方向一侧的第三气缸、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平台(2),所述旋转平台(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螺母的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经所述旋转平台(2)驱动后能够依次位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还包括与第一工位位置对应的用于检测螺母内径大小的内径检测装置(12)、与第二工位位置对应的用于检测螺母止规的止规检测装置(13)和与第三工位位置对应的用于检测螺母通规的通规检测装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检测装置(12)包括第一固定架(121)、灯光板(122)和摄像头(123),所述灯光板(122)连接于第一固定架(121)上且处于旋转平台(2)的下方,所述摄像头(123)连接于第一固定架(121)上且处于旋转平台(2)的上方,所述摄像头(123)与所述灯光板(122)相对设置,所述摄像头(123)的输出端电连接于外部计算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规检测装置(13)包括第二固定架(131)、设置于第二固定架(131)上的第一气缸(135)、设置于第一气缸(135)活塞杆上的第一移动板(136)、连接于第一移动板(136)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316)、连接于第一移动板(136)上的第一电机(137)和同轴连接于第一电机(137)输出轴的止规头(138),所述第二固定架(131)上设置有对第一移动板(136)起上下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1313),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1316)包括第一外壳(13161)和第一位移杆(13162),所述第一外壳(13161)连接于第一连接块(1313),所述第一位移杆(13162)连接于第一移动板(136),所述第一气缸(135)的活塞杆和第一电机(137)的输出轴均朝下设置,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1316)的输出端电连接于外部计算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规检测装置(14)包括第三固定架(141)、设置于第三固定架(141)上的第二气缸(145)、设置于第二气缸(145)活塞杆上的第二移动板(146)、连接于第二移动板(146)的第二位移传感器(1416)、连接于第二移动板(146)上的第二电机(147)和同轴连接于第二电机(147)输出轴的通规头(148),所述第三固定架(141)上设置有对第二移动板(146)起上下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块(1413),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杨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朗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