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831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包括挠度测量雷达;挠度测量雷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装配加强埋件;加强埋件包括装配在支撑脚的顶座板,顶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字板;工字板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垂直钢板部,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钢板部;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对上、下间隔设置的埋杆体;每一对所述埋杆体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埋杆,U形埋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握裹柱;握裹柱贯穿所述U形埋杆,上述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垂直钢板部底部的装配部。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能够实现稳固的将检测铁路桥梁的挠度测量雷进行架设。桥梁的挠度测量雷进行架设。桥梁的挠度测量雷进行架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桥梁无线检测系统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桥梁是一种在桥梁上铺设铁轨,通过该方式实现火车跨河行驶运输。
[0003]由于火车的重量较大,在铁轨上行驶,容易造成铁路桥梁发生振动以及形变。其中,挠度是衡量铁路桥梁是否安全的终于标准。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微波雷达进行铁路桥梁挠度检测。
[0004]雷达多架设在河道两侧,由于河道多为沙土,土质松软,一遇到雨天沙土冲刷到河道内,架设在沙土上的雷达极容易倾斜,造成检测数据不够精准,同时在暴雨天气下,跟随沙土冲刷到河道内。
[0005]造成上述技术缺陷的实质原因在于:现有技术公开的微波雷达上并未安装有稳固埋设等装置结构,便于将微波雷达稳固安装在土质松软的河滩两岸。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
[0007]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8]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包括挠度测量雷达;
[0009]所述挠度测量雷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脚;
[0010]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装配加强埋件;
[0011]所述加强埋件包括装配在支撑脚的顶座板,所述顶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字板;
[0012]所述工字板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垂直钢板部,所述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钢板部;
[0013]所述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对上、下间隔设置的埋杆体;
[0014]每一对所述埋杆体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埋杆,所述U形埋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握裹柱;
[0015]所述握裹柱贯穿所述U形埋杆,
[0016]所述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垂直钢板部底部的装配部。
[0017]优选地,所述U形埋杆包括贯穿所述垂直钢板部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的前、后端具有垂直设置的垂直端,所述握裹柱分布在垂直部以及水平部上。
[0018]优选地,若干个所述U形埋杆分布在水平钢板部的上下两侧。
[0019]优选地,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若干个装配螺栓
装配连接在顶座板上。
[0020]优选地,所述水平钢板部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埋设钢柱。
[0021]优选地,所述埋设钢柱的左右端部均具有弯折端;
[0022]相邻所述埋设钢柱之间前后对称设置。
[0023]优选地,所述装配部包括固定连接在垂直钢板部底部之间的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嵌入钉柱。
[0024]优选地,所述装配板焊接在垂直钢板部之间。
[0025]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6]本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通过设计挠度测量雷达;实现挠度测量。
[0027]通过设计挠度测量雷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脚、支撑脚的底部装配加强埋件、加强埋件包括装配在支撑脚的顶座板,所述顶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字板、工字板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垂直钢板部,所述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钢板部、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对上、下间隔设置的埋杆体、每一对所述埋杆体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埋杆,所述U形埋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握裹柱、握裹柱贯穿所述U形埋杆、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垂直钢板部底部的装配部。实现稳固埋设在河道两岸便于铁路桥梁精准检测。
[0028]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能够实现稳固的将检测铁路桥梁的挠度测量雷进行架设,且上述装置部件设计实现在土质松软的河道或者河滩上进行架设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精准性以及避免了检测设备被雨水冲刷跟随冲刷的泥土流淌至河道内。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U形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水平钢板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的俯视图;
[00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5]如图1

5所示,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包括挠度测量雷达1。其中,挠度测量雷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用于检测桥梁的微波检测雷达仪。
[003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雷达检测仪,无法平稳的安装在土质松软的河道两岸,本技术中进行如下技术改进:
[0037]挠度测量雷达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脚11;支撑脚11的底部装配加强埋件2。
[0038]通过在河道内开设埋设孔,将加强埋件2埋设到埋设孔中,实现稳固架设雷达。
[0039]具体而言,加强埋件2包括装配在支撑脚11的顶座板,具体是,支撑脚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1,所述安装座111通过若干个装配螺栓装配连接在顶座板上。
[0040]顶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字板;工字板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垂直钢板部,所述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钢板部211;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对上、下间隔设置的埋杆体。
[0041]每一对所述埋杆体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埋杆23(若干个所述U形埋杆23分布在水平钢板部211的上下两侧),所述U形埋杆2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握裹柱233;握裹柱233贯穿所述U形埋杆。U具体而言,U形埋杆包括贯穿所述垂直钢板部的水平部231,所述水平部231的前、后端具有垂直设置的垂直端232,所述握裹柱233分布在垂直部232以及水平部231上。
[0042]当加强埋件2埋设到埋设孔后,浇筑上混凝土,此时,U形埋杆23、握裹柱233埋设凝土与混凝土中,U形埋杆23上的握裹柱233增加了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度,进而不容易跟随河道两岸被冲刷的土壤发生偏移。
[0043]为了进一步提高架设的稳定性,上述水平钢板部21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埋设钢柱2111。埋设钢柱2111的左右端部均具有弯折端;相邻所述埋设钢柱2111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浇筑混凝土后,埋设钢柱2111进一步增加了握裹力度。
[0044]上述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垂直钢板部底部的装配部3。
[0045]装配部3包括固定连接在垂直钢板部底部之间的装配板31,所述装配板31上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嵌入钉柱32。装配板31焊接在垂直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挠度测量雷达;所述挠度测量雷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装配加强埋件;所述加强埋件包括装配在支撑脚的顶座板,所述顶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字板;所述工字板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垂直钢板部,所述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钢板部;所述垂直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对上、下间隔设置的埋杆体;每一对所述埋杆体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埋杆,所述U形埋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握裹柱;所述握裹柱贯穿所述U形埋杆,所述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垂直钢板部底部的装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线检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埋杆包括贯穿所述垂直钢板部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的前、后端具有垂直设置的垂直端,所述握裹柱分布在垂直部以及水平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波雷达技术铁路桥梁动挠度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富宋广浩张黎阳刘越旺李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务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