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80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摩托车,包括车架;前车轮;后车轮;控制器;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架及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前悬架联接至车架,所述后车轮通过后悬架联接至车架;发动机,支撑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前车轮或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联接至所述发动机,该发动机内设置有燃烧室,且该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及与气缸体相连的气缸盖,气缸盖上设置有排气道;排气系统,用于排放发动机中的废气,该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道和与排气管道相连通的气体处理组件,且排气管道与排气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燃烧室内燃烧后的废气二次氧化,减少废气中CO、NOx的含量,降低尾气排放限值,提升摩托车的环保指标。提升摩托车的环保指标。提升摩托车的环保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摩托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摩托车的排放限值提出来了更高要求,比如2016年对两轮和三轮摩托车执行欧四标准,2017年对四轮摩托车执行欧四标准,并且欧盟在对两轮摩托车在欧四阶段开始增加了对燃油蒸发排放的要求,具体欧四的排放指标如表1所示,
[0003]表1
[0004][0005]随着环保需求的提升,各国对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进一步降低摩托车的排放限值,从而提升摩托车的环保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排放限值的摩托车。
[0007]作为优选的,一种摩托车,包括:
[0008]车架;
[0009]前车轮;
[0010]后车轮;
[0011]控制器;
[0012]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架及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前悬架联接至车架,所述后车轮通过后悬架联接至车架;
[0013]发动机,支撑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前车轮或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联接至所述发动机,该发动机内设置有燃烧室,且该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及与气缸体相连的气缸盖,气缸盖上设置有排气道;
[0014]排气系统,用于排放发动机中的废气,该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道和与排气管道相连通的气体处理组件,且排气管道与排气道相连通;
[0015]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向由燃烧室所排出的废气中混入空气的补气通道,补气通道与排气道连通。
[0016]可选的,沿着摩托车的中心线作垂面,补气通道长度方向的轴线在垂面的投影和排气道长度方向的轴线在垂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0017]可选的,沿着摩托车的中心线作垂面,补气通道长度方向的轴线在垂面的投影和排气道长度方向的轴线在垂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
,且气缸盖上设置有气流缓冲区,气流缓冲区连通补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0018]所述气流缓冲区的截面的面积大于补气通道的截面的面积,该气流缓冲区为喇叭形、半球形、圆柱形中的一种。
[0019]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补气通道座,补气通道设置在补气通道座上;补气通道座为气缸盖的一部分;补气通道座上设置有连接平面,补气通道的轴线与连接平面内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相垂直。
[0020]可选的,所述气缸盖上还设置有冷却水道、安装气门弹簧的腔、润滑油腔及进气道,所述补气通道与冷却水道、安装气门弹簧的腔、润滑油腔及进气道相互独立;冷却水道与补气通道相邻,且冷却水道与补气通道之间具有阻隔部,补气通道部分形成在阻隔部上;阻隔部为气缸盖的一部分。
[0021]可选的,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与补气空滤器连通的开关阀,当发动机冷机启动时,开关阀开启;当发动机达到预设温度时,开关阀关闭;所述开关阀为流量控制阀、占空比电磁阀、常开电磁阀、常闭电磁阀中的一种;开关阀受控于该摩托车的控制器或阀门控制器。
[0022]可选的,所述补气空滤器包括空滤外壳和设置在空滤外壳内的滤纸,空滤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接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气接口。
[0023]可选的,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单向阀,该单向阀设置有进气连接端和出气连接端,进气连接端与补气空滤器连通,出气连接端与补气管连通。
[0024]可选的,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泵送空气进入至补气空滤器内的气泵,该气泵通过管道与补气空滤器连通;气泵受控于该摩托车的控制器或气泵控制器。
[0025]可选的,所述发动机为包括有前缸和后缸的多缸发动机,开关阀上连通有第一送气支管,第一送气支管与发动机的前缸相对应,第一送气支管靠近于发动机的前缸;开关阀上连通有第二送气支管,第二送气支管与发动机的后缸相对应;该第一送气支管包括与开关阀相连的第一直管部、第二直管部及连接第一直管部和第二直管部的弯形管部,第一送
气支管部的长度方向与摩托车的高度方向相同;第二送气支管的长度方向与摩托车的宽度方向相同;第二送气支管包括与开关阀相连的第一管体、与第一管体相连的管接头及由发动机一侧绕至发动机另一侧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与管接头相连接,且管接头通过螺栓固定于发动机的后缸相连;第一管体包括第一弯管部、与第一弯管部相连的弧形管部及弧形部相连的第二弯管部,第二弯管部与管接头相连;第二管体包括第一弯形管部、第二弯形管部及第三弯形管部,第三弯形管部与单向阀连通。
[0026]可选的,所述发动机为单缸发动机,开关阀上连接有一根输气管,该输气管包括直管形的第一管部和直管形的第二管部及连接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的弯形管部,第二管部与单向阀连通。
[002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8]1、对燃烧室内燃烧后的废气二次氧化,减少废气中CO、NOx的含量,降低尾气排放限值,降低尾气排放限值至CO为700mg/km以下, NMHC为47.6mg/km以下,以及THC为70mg/km以下,提升摩托车的环保指标。
[0029]2、对废气进行二次氧化,废气中CO、NOx氧化放热,增加冷机启动阶段发动机内部热量,发动机快速达到预定工作温度,冷机启动时间缩短,进一步减少废气产生,提高摩托车的环保性能。同时冷机启动时间缩短,发动机内润滑油升温时间短,发动机内部磨损减小,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30]3、对废气二次氧化,缩短冷机启动时间,提高摩托车的操控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摩托车的立体图。
[0032]图2为图1中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立体图
[0033]图3为图1中发动机的立体图。
[0034]图4为图1中发动机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5]图5为图4中气缸盖和补气管的立体图。
[0036]图6为图5中气缸盖的立体图。
[0037]图7为图5中气缸盖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8]图8为图6中气缸盖上补气通道倾斜角度α大于90
°
的剖视图。
[0039]图9为图6中气缸盖上补气通道倾斜角度α等于90
°
的剖视。
[0040]图10为图6中气缸盖上补气通道倾斜角度α小于90
°
的剖视图。
[0041]图11为图1中补气管与排气通道相连,且补气管与排气通道的轴线夹角β小于90
°
的剖视图。
[0042]图12为图1中补气管与排气通道相连,且补气管与排气通道的轴线夹角β大于90
°
的剖视图。
[0043]图13为图2中补气空滤器和发动机空滤器相互独立的立体图。
[0044]图14为图2中补气空滤器的剖视图。
[0045]图15为图13中第一支管内设有节流塞的剖视图。
[0046]图16为图13中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管径有差异的剖视图。
[0047]图17为图13中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管径有差异,且第一支管内设有节流塞的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摩托车,包括车架;前车轮;后车轮;控制器;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架及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前悬架联接至车架,所述后车轮通过后悬架联接至车架;发动机,支撑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前车轮或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联接至所述发动机,该发动机内设置有燃烧室,且该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及与气缸体相连的气缸盖,气缸盖上设置有排气道;排气系统,用于排放发动机中的废气,该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道和与排气管道相连通的气体处理组件,且排气管道与排气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向由燃烧室所排出的废气中混入空气的补气通道,补气通道与排气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着摩托车的中心线作垂面,补气通道长度方向的轴线在垂面的投影和排气道长度方向的轴线在垂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着摩托车的中心线作垂面,补气通道长度方向的轴线在垂面的投影和排气道长度方向的轴线在垂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
,且气缸盖上设置有气流缓冲区,气流缓冲区连通补气通道和排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少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缓冲区的截面的面积大于补气通道的截面的面积,该气流缓冲区为喇叭形、半球形、圆柱形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补气通道座,补气通道设置在补气通道座上;补气通道座为气缸盖的一部分;补气通道座上设置有连接平面,补气通道的轴线与连接平面内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相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上还设置有冷却水道、安装气门弹簧的腔、润滑油腔及进气道,所述补气通道与冷却水道、安装气门弹簧的腔、润滑油腔及进气道相互独立;冷却水道与补气通道相邻,且冷却水道与补气通道之间具有阻隔部,补气通道部分形成在阻隔部上;阻隔部为气缸盖的一部分。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峰陈志勇郭长青党向元谢乐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