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66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盘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盘装置中,在固定安装于固定框架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附近,可以转动地配设有盘导引件,该盘导引件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并且可以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行CD、DVD等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特别涉及盘装置的盘状记录介质的盘加载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CD、DVD等盘状记录介质(以下简称为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被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而作为携带用或车载用使用。在此种盘装置中,为了不使来自装置外部的振动直接向记录再生中的盘传递,安装了转台或主轴马达的模块形成被振动吸收构件保持于固定侧框架上的浮置构造。在此种浮置构造的模块(浮置模块)上,设有将被插入的盘向记录再生位置搬送并从记录再生位置将盘排出的盘搬送驱动机构、将记录再生位置的盘固定的盘夹持机构及用于将记录再生位置的盘记录再生的盘记录再生机构等许多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盘装置中,当将盘从盘插入口插入时,导引销栓即在盘的周缘部滑动而引导盘,并且与导引销栓连动的微型开关将盘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输出。因该盘检测信号被向控制电路输入,正逆旋转马达即被驱动,抵接在盘的表面的移送滚筒开始旋转,盘被搬送。此时,设于浮置模块上的盘夹持机构的夹板抬起,转台的上方被作为盘的搬送空间而确保。另外,此时浮置模块被与导引销栓连动的锁定机构固定于固定侧框架上而变为锁定状态。在转台上被引导的盘被因弹簧的弹力而转动的夹板夹持,并且夹持盘的浮置模块的锁定机构脱离锁合状态。其结果是,浮置框架被从锁定机构上完全地松开,浮置模块成为仅由振动吸收构件支撑的浮置状态,盘成为可以记录再生的状态。被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盘装置是如下的狭槽加载方式,即,盘被直接插入装置内,该盘在装置内被搬送而配置于记录再生位置。此种狭槽加载方式的盘装置由于容易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因此一般被作为携带用或车载用的盘装置使用。作为其他的方式,有在托盘上放置盘,将该托盘在装置内搬送而配置于记录再生位置的托盘加载方式。在此种托盘加载方式的盘装置中,即使在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使用者还要错误地双重加装盘,由于是将托盘排出而放置盘的方式,因此2片盘不会被同时插入,另外使用者或其他的盘也不会接触到记录再生中的盘,因而是理想的方式。但是,托盘加载方式的盘装置由于是对放置了盘的托盘进行驱动控制的构成,因此在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方面不是理想的方式。所以,作为携带用或车载用,一般来说使用能够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且便利性良好的狭槽加载方式的盘装置。专利文献1特开平07-320371号公报(第4页,图12)在被如上所述地构成的以往的狭槽加载方式的盘装置中,虽然为了作为携带用或车载用而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的各构成部件被小型地构成,然而由于是狭槽加载方式,因此需要有防止在盘已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使用者又错误地插入盘的机构。作为此种盘的双重插入防止机构,有如下地构成的以往例,即,在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在盘插入口配置双重插入防止销栓。但是,在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设置双重插入防止销栓的构成使得机构变得复杂,是与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背道而驰的构成。另外,将盘直接插入盘插入口的以往的方式的情况下,记录再生位置的盘的记录面处于可以从盘插入口看到的位置,虽然在使用者要错误地将第2片盘向盘插入口插入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双重插入防止销栓防止插入,然而会有盘相互之间以边缘部分或边缘周边部分接触的情况。像这样,就有可能因盘相互之间的边缘部分或边缘周边部分的接触而使得记录面损伤,因而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盘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1所述,具备被固定安装于成为装置外观的筐体上,具有盘状记录介质被插入及排出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固定框架、被可以转动地配设于所述固定框架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附近,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并且被可以将所述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地构成的盘导引件、在所述固定框架上被经由粘弹性构件以浮置状态配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具有进行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及/或再生的功能的浮置组件。被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可以实现盘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并且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2所述,技术方案1的浮置组件具有盘搬送部,其具有将盘状记录介质向盘导引件推靠而自转,将该盘状记录介质向所需的位置搬送的滚臂,当所述盘搬送部将盘状记录介质搬送到了记录再生位置时,所述滚臂转动或移动,利用盘导引件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被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3所述,技术方案1的浮置组件具有盘搬送部,其具有将盘状记录介质向盘导引件推靠而自转,将该盘状记录介质向所需的位置搬送的滚臂,当所述盘搬送部将盘状记录介质搬送到了记录再生位置时,所述盘导引件的一部分向与盘状记录介质的移动轨迹交叉的方向移动,利用盘导引件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被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可以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4所述,技术方案1的固定框架由上框架和下框架构成,盘导引件被可以转动规定角度地悬挂安装于所述上框架的内面。被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可以容易地构成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的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5所述,技术方案1的盘导引件具有被折曲成2段的结构,在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时就会被收容。被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可以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6所述,在技术方案1的浮置组件的形成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位置上具有实质上以圆弧状突出的颚防护板,在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盘导引件就会与所述颚防护板抵接。被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7所述,技术方案1的盘导引件的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封闭的部分具有凹部形状。被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盘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相接触的情况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外观筐体去除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向图1所示的盘装置插入盘状记录介质的途中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盘装置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上框架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钳位部3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浮置组件10的搬送部4、盘搬送驱动部5及横切底盘6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盘记录再生驱动部7和印刷基板8及横切底盘6利用减震弹簧90保持的下框架90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盘搬送部4和盘导引件2的锁合关系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图11所示的盘搬送部4的从装置前面看到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装置,其具备:具有插入及排出盘状记录介质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固定框架;可以转动地配设于所述固定框架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附近,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并且被可以将所述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地构成的 盘导引件、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经由弹性构件以浮置状态配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具有进行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及/或再生的功能的浮置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10-20 359881/20031.一种盘装置,其具备具有插入及排出盘状记录介质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固定框架;可以转动地配设于所述固定框架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附近,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并且被可以将所述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地构成的盘导引件、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经由弹性构件以浮置状态配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具有进行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及/或再生的功能的浮置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浮置组件具有盘搬送部,该盘搬送部具有将盘状记录介质向盘导引件推靠而自转,并将该盘状记录介质向所需的位置搬送的滚臂,当所述盘搬送部将盘状记录介质搬送到了记录再生位置时,所述滚臂转动或移动,利用盘导引件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浮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笠原真也鹿毛信吾荒木之宏弥勒信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